徐菲
摘 要:中職開展德育教育要針對學生的特點,通過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表現與問題進行內容的調整,要采用新的教學方法,階段性的教學手段以及多樣化的教學理念,實現高效的中職學生德育教育工作。
關鍵詞:誠信;抗壓性;教學主體;溝通;階段性
一、中職學生在校學習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分析:
1.1行為粗魯少禮:部分學生在小學初中階段,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相反的模仿電視劇中一些講義氣,結交朋友的橋段,言語粗魯,舉止缺乏禮儀,這種行為容易個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1.2孤立:行為孤立,不愿意參與集體活動。學習和生活中,都喜歡獨處,溝通能力差。對于自己的需求不能正確的表達,自我認知能力較差
1.3過于自我,誠信缺失:不得不承認的是,這與當前社會獨生子女多,每個孩子都成為了家中的寶貝。生活中寵愛有加,給他們留下了好的,利于自己的都應該屬于自己的錯誤思想。沒有誠信的概念,所以造成誠信缺失現象屢屢出現。
1.4抗壓性差,解決問題能力低:很多中職學生抗壓性差,遇到問題不知如何處理,沒有冷靜可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針對中職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的方法探析
2.1轉換德育教學主體:在傳統的德育教學中,教師是德語教學的主體,主要通過教師的課堂講授來完成德育教育工作。但是中職學生學習能力低,對于學習的興趣不高,如果單一的采用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容易造成學生喪失學習興趣的厭學現象。轉換主體的方法,就是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通過任務布置、學生預習、學生講演等方式,展現學生的風采,讓學生在課堂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得到相應的鍛煉,提升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成為了學生學習的伙伴,傾聽者,參與到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展現課堂學習的活力。
2.2溝通,搭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梁:
要解決部分學生孤立的性格問題,要讓教師融入學生當中,成為學生的朋友,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密切的溝通。課堂上對問題進行討論,生活中,教師走入班級,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生活狀態。當學生遇到了問題,教師是學生解決問題的指導者;當學生情緒低落,教師給予支持和鼓勵,指出未來是一片光明,讓學生從情緒的泥沼當中掙脫出來,走向新的坦途?;顒又锌梢詼贤?,課堂中可以溝通,私下里也可以溝通。溝通成為橋梁,溝通打破隔膜,教師成為學生信任的人,無論在德語教育教學中,還是實際生活里,都可以讓德育工作開展到實處。
2.3學習中要做到德行統一:
學習無疑是中職學生的第一要務,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但學習與德育素質培養并不矛盾。學習中虛心向老師和同學請教,言談符合禮儀要求,舉止得體,學習目標明確,奮斗目標陽光樂觀。這都是德行統一的表現。教師在德語教育工作中要觀察學生的表現,并適當給予指導。
2.4團體活動全面鍛煉學生精神面貌:
針對部分學生存在性格孤僻、過于自我,誠信缺失的問題??梢酝ㄟ^團體活動來進行解決。首選體育活動,在體育活動中,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體榮譽感,讓孤僻、自我的學生找到團體歸屬。例如籃球、足球等項目,是多人項目,只有主動配合信任伙伴,才能夠獲得勝利。在配合信任的活動中,學生潛移默化的得到鍛煉,培養出優秀的品質,克服缺點,取得進步。
2.5分階段逐步完成德育教育工作:
在德育教育當中,要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心理特點,分配相關的任務。在一年級的德育任務,主要是幫助學生適應新的學習環境,促進其具有感恩教育和勵志教育,用科學的方法去指導學生,培養學生的公民素養,實現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在二年級的德育任務,鞏固一年級的養成效果,繼續深化其行為,讓其向自律的方向發展,尊重職業行為規范,進而繼續實行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實現對職業的認知,引導學生去觀察和總結生活,進一步實現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在三年級的德育任務,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實現對其創業教育、就業教育,培養其社會責任感,并提升其公關的本領,實現自我保護。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在新的世界,教育工作者面臨著更多的挑戰。當下我們的教育目標是培養現代化的、有理想、有道德的新世紀人才。在就業環境如此不順暢的當下,我們在給學生加大競爭力的同時,也應為學生加強心理輔導,給予學生相關的德育教育。
綜上所述,針對中職學生在校生活學習中的表現,進行分析,找出問題的根源。針對部分學生性格、能力、生活習慣等方面出現的問題,進行教學主體轉換,以學生為主體,提升德育教學工作效率和興趣;善于與學生溝通,成為學生信任的朋友,融入學生生活中;觀察學生學習中的表現,給予指導實現學習中的德行統一,并且合理的額分階段進行德育教育各個環節工作的開展,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構建與學生專業相結合的職業道德教育模式——以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為例[J].戴啟生. 江蘇教育研究.2014(36)
[2]加強課堂紀律管理 提高“5+3”職業道德教育模式實效性[J].羅平. 教育教學論壇.2012(40)
[3]中職校感悟式道德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季峰. 職業技術.2010(12)
[4體驗教育,觸動心靈的道德教育模式——高職院校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探析[J].葉巖燕,饒生來.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2)
[5]構建道德教育模式提高道德教育實效[J].王長良,賈德庫. 職業技術教育.199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