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智英
摘 ?要:高中階段是學生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在語文學科中,群文閱讀方式可以促使學生閱讀更多的內容,獲得更充分的鍛煉。所以,對于高中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而言,教師應當將群文閱讀的方式巧妙地運用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進行更有效的閱讀,提升閱讀學習的效果,促進學生的語文能力發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方式;策略研究
在新時期的教育教學中,一直注重教學優化,并且涌現出了很多新的教學方式。教師應當從思想上重視教學優化,并將多種教學方式運用在實際教學中,促進教學提升。基于此,在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認識到群文閱讀教學的效用,并對其進行精心地研究,掌握群文閱讀教學的特點,進而有效地進行運用。也即是說,對于群文閱讀教學而言,教師需要增添教學內容,并進行巧妙地教學設計,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與思考,讓群文閱讀發揮出更好的效果。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對高中語文中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進行研究。
一、精選群文閱讀內容
對于高中階段的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而言,在進行教學準備時,教師需要精選閱讀內容。也即是說,對于高中生而言,高中階段是他們進行大量閱讀的階段,教師在這一階段應當將教學目光從語文教材中擴展開來,在關注語文教材內容的同時也注重課外資源的尋找。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群文閱讀并不是一味的增加閱讀內容,閱讀內容之間需要具有一定的聯系。即教師挑選的課外內容需要與教材內容有一定的聯系,如此可以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
例如:在進行《短新聞兩篇》的教學時,我又給學生增加了一些課外的內容。具體來說,隨著各種電子設備的普及,人們接觸新聞的途徑越來越多。因此,我從學生常看的微博、今日頭條上找了兩條新聞,與語文教材中的兩篇短新聞組成了群文閱讀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我先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很多他們平時看資訊常用的APP。看到這些,學生開始小聲討論起來。趁此,我給學生展示了事先準備好的微博和今日頭條上的兩條新聞。看到新聞的出處,學生不自覺地開始了閱讀。由此可以看出,閱讀內容的選擇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以及學生閱讀積極性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應當注重群文閱讀內容的選擇。
二、創設群文閱讀情境
在高中語文中進行群文閱讀教學,閱讀量會得到提升,而閱讀量的提升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壓力,并且,有些學生會排斥閱讀學習內容的增加。鑒于此,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多樣化的閱讀情境,讓學生的注意力從閱讀量上轉移開,被情境吸引。為此,教師設計的情境需要對學生有足夠的吸引力。所以,教師可以在設計情境時,加入一些學生喜歡的元素,讓學生能夠迅速投入到情境中,進行主動的閱讀。
例如:在進行《燭之武退秦師》的教學時,我將之與《將相和》《晏子使楚》聯合起來,進行了群文閱讀教學。并且,為了提升學生進行群文閱讀的熱情和效率;我創設了影視視頻情境。具體來說,在課程一開始的時候,我就給學生播放了三段視頻,時長為五分鐘,用1.5倍速進行播放。視頻是《燭之武退秦師》《將相和》和《晏子使楚》的內容集錦。看到視頻,很多學生立刻被吸引了注意力。此時,為了深化學生對視頻的關注,我讓學生仔細看視頻,并猜猜視頻中講了幾個故事,分別是什么故事。有了猜故事的設計,不管學生能不能猜出來,都會對之后的閱讀產生興趣。所以,教師應當注重群文閱讀情境的設計。
三、強化群文閱讀探究
在高中階段的語文群文閱讀中,探究是非常重要的閱讀方式。一是因為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基礎,這意味著學生有了探究基礎;二是因為在探究閱讀中,學生的多方面能力都可以得到鍛煉,對學生綜合實力的提升大有幫助。所以,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閱讀。也即是說,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探究閱讀任務,讓學生進行單獨或者合作探究閱讀,并在適當的時候對學生的探究閱讀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提升他們的探究閱讀效果。
例如:在進行《詩兩首》的教學時,我又給學生找了兩首由小學生創作的現代詩,比如《光》,讓學生進行群文閱讀學習。并且,為了鍛煉學生的能力,我讓他們進行了合作探究閱讀。具體來說,探究閱讀時間為十五分鐘,每四位學生為一組,他們需要閱讀這四首詩,理解其意思,并找出現代詩的特點。時間限制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的緊迫感,很多學生在合作探究中進行了分工,并在合作討論中認識到了現代詩的多個方面。由此可見,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習潛力,教師需要給他們提供發揮潛力的機會,即教師需要多多為學生設計探究閱讀任務,促進學生的能力發展。
總而言之,閱讀不僅可以讓學生學到知識,還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與思想,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群文閱讀的方式優化教學,讓學生能夠閱讀多樣化的內容,并進行高效的閱讀。如此一來,學生的文學素養會得到提升,綜合實力也會得到強化。
參考文獻:
[1]司體忠.“群文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路徑管窺[J].語文學刊,2016(10):105-108.
[2]吳雙. 語文群文閱讀課堂教學模式建設[D].廣西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