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蘭
摘 ?要:歷史學科當中承載的信息含量比較多,而且其中歷史學科的學習意義在于增長學生的知識儲備,引導學生感悟歷史。如今的教學改革注重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課堂中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提倡學生質疑。教師也需要根據班級學生的特點,采取一些可以符合學生學習特點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的課堂聽課效果可以得到一些提高。針對于這種情況,筆者發現課堂互動的教學方法可以很好地應用于學科教學當中,并且具有很好的效果,那么筆者就互動方法在課堂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歷史;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氛圍;引導深度思考;構建和諧關系
一般來說,課堂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太少,學生在課堂中不僅僅需要保證好自己的注意力始終保持在集中的狀態,而且也需要做到認真聽課,學生的精力也比較有限,做好比較困難。大多數的學生本身對歷史學科并沒有抱有太大的學習興趣,因此很難真正地讓學生自己做到認真學習。教師在課堂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去思考,去參與到課堂中,并且和學生之間做到多交流,讓學生對教師抱有好感,這樣也可以增加一些學生進行學習的興趣。
一、活躍歷史課堂氛圍
課堂中只有教師進行講課的話,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就會分散,最主要的是教師需要調動課堂中的氛圍,可以使得學生有積極性進行聽課。很多歷史知識點當中都包含很多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因為這些年代久遠的原因,導致學生本身對學科學習的積極性比較低。因此課堂中教師可以在講課的過程中,與學生進行一些互動,比如說穿插一些有趣的歷史故事,調動好課堂中的氛圍。
例如,在教授“百家爭鳴局面”這一課時,課堂中教師可以先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嘗試進行回答。可以先讓學生看課本,找出百家爭鳴的背景,這樣可以使得學生的注意力快速地集中到課本當中,然后學生就會非常認真地去找答案。教師找學生進行回答,可以多找幾個學生進行補充答案,這樣會使得學生為了想要找出答案,非常努力地在課本當中進行尋找,使得課堂中的氛圍可以被很好地調動起來,這樣學生也就會在這樣的氛圍當中更加放松地進行知識的學習,并且效果也會更好。
二、引導學生深度思考
很多學生在進行記憶知識點的過程中,大多采取的都是“死記”的方式,不僅記憶的效果不高,而且也會使得學生逐漸失去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中,教師在講解到一些知識點的過程中,需要給學生留下一些時間,讓學生進行思考。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再次讓學生進行深入理解,這樣知識點學習之后,由于學生本身進行了很多思考,因此在進行記憶的過程中,效果就會很好,印象也比較深刻。同時也可以使得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學習當中逐漸形成自身較強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這一課時,課堂中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描述一個場景,讓學生進行思考,古代的一些中外交流的好處體現在哪些方面的,現在的中外交流更多的是可以促進中國經濟的增加以及和其他國家的關系,那么學生就可以根據唐朝的一些相關背景進行思考。學生思考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嘗試回答,并且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得到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向,這樣教師在進行知識點的講解時就可以著重根據學生的思考情況,讓學生進行一些深度問題的思考。
三、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傳統的教學方法當中,師生之間的關系比較緊張,學生在課堂中往往只是被動地進行知識點的學習,而且學習的效果也不是特別好。因此課堂中更多的互動關系,可以使得學生對教師教學的方法產生一些好感,更加愿意聽教師授課。再者對于如今的課堂教學形式來說,課堂中師生之間的互動也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跟隨著教師的思路進行聽課。師生之間的互動環節增多了,教師也可以對學生有更多的了解,便于課堂教學。
例如,在教授“鴉片戰爭”這一課時,由于鴉片戰爭這一課的內容在初中階段中所占的比重是比較大的,因此就需要教師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多給學生拓展一些相關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點的全面理解。教師可以多問學生都有什么相關內容的理解情況,讓學生可以更多地表達出自己的知識理解情況,這樣的情況下,可以使得學生對于這一小節的內容理解得更好,并且從這個方面來說可以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可以和諧一點,進一步使得學生更加愿意聽從教師的講解,使得課堂中教師的講解效果更好。
總而言之,課堂互動的方式可以很好地使得學生在課堂中進行積極思考,并且對于如今的教學形式而言,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方式非常重要,更加需要學生更加自主地進行學習。而且教學方法也不能是單一的,還需要教師多觀察學生,根據學生在課堂中的反應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從這個方面來說,教師所需要做出的努力還有很多。再者,根據學生在課堂中的聽課情況,也可以得出教師應該更多地與學生進行互動,讓教師可以更多地了解學生。
參考文獻:
[1]卓穎.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05).
[2]張建兵.初中歷史教學中加強互動性的方法[J].學周刊,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