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龍春
摘 ?要:初中物理學科是初中階段的學生所要學習的一門重要學科,學好物理這一學科不僅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非常有必要,而且在學生以后的高中階段來說物理學科同樣占有非常高的地位。課堂教學的時間很短,但是物理這一學科的教學任務很重,也就是說學生在一節課中所要接受的知識很多。但是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是初學物理學科,因此在初級階段需要明確認知好物理學科,打好基礎,這就體現出了教師在課堂教學環節中的任務十分重大。那么如何才能達到高效課堂呢?
關鍵詞: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結合生活教學;激發興趣;學以致用
盡管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課堂學習方式,但是由于物理學科是學生初次接觸,因此學生會發現學習起來很吃力,甚至有些知識點難以理解清楚,長時間堆積,對學生的學習非常不利。但是并不是說學習好物理學科全需要學生自己的努力,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同樣有很大的影響。初次接觸一門學科,肯定需要學生對其感興趣,才能夠在課堂中認真地去學習,那么要達到這種程度也需要教師積極采取措施去吸引學生的興趣,巧妙設置課堂情節,讓學生主動加入到課堂教學進程中,達到高效課堂的效果。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階段的學生貪玩好動,但是這個階段的學生也是集體榮譽感很強的時候,因此教師可以采取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小組之間相互討論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而且也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相互交換思考的方式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加強了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同時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也可以吸引學生的參與興趣,讓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進行學習,這也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堂物理學科的學習。
例如,在教師教學“電阻的測量”這一課時的時候,教師在課堂開始前,可以先拿出一個壞的收音機,并告訴學生,經過檢查,收音機一根電阻線斷了,怎么才能知道它的阻值,利用收音機,把物理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激發學生聽課興趣,教師導入新課,需要讓學生了解具體的過程,通過課前準備的實驗視頻,讓學生分組寫出自己的解決方案。這樣學生在觀看物理實驗的過程中相互交流想法,通過交流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可以激發學生參與到小組活動中的興趣,提高學生之間相互配合物理實驗的能力。
二、知識理解更加方便
物理學科的學習中會有很多的實驗,這些實驗在課本中也體現出來了,但是由于課本中顯示的程度有限,因此學生還是難以通過一些圖片的形式就能夠對知識理解透徹,這就體現出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入一些實驗環節的重要性。當然這也并不是說必須要學生全部都到實驗室中進行一些具體的實驗,而是一些實驗教師可以采用課件輔助教學的形式,將視頻在課堂中給學生播放,通過動態的形式也是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去理解知識的。
例如,在教師教學“串聯和并聯”這一課時的時候,在教學過程中要設法讓學生體會到物理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教學設計中,通過從學生熟悉生活中高樓和橋上五光十色的夜景引入,這些會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無處不蘊含著物理知識,極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通過學習三種電路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將所學知識用于解釋日常生活中與電學有關現象的意識。學生在理解知識起來會更方便,同時對一些電路的具體操作步驟能夠更加清晰。學生對根據電路圖畫實物圖掌握情況較差,需要加強練習。
三、方便知識學以致用
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需要有共鳴,而這種共鳴就是生活化教學。物理學科來源于生活,而物理學科的知識也是可以能夠被應用到生活中去的,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物理學科知識之后能夠達到學以致用的程度,這才是初中階段教學對學生學習所要達到的要求。而教師在課堂中如果只是采用課本的術語去給學生講解知識,學生對一些專業的術語難以有一個較清楚的認知,這樣就不利于教師教學目標的達成。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或者用生活化的語句去給學生講解知識,那么課堂效果就會很容易就達成。
例如,在教師教學“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這一課時的時候,教師在講課之前可以先問學生這樣一個小問題,我們日常生活中看電視聽廣播,那些圖像的聲音怎么形成的?然后學生就會很有積極性地進行回答,這樣也可以讓教師對學生的日常有一些認知度。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可以事先準備一個關于移動通信工具使用的工作過程的視頻,在講課的過程中借助多媒體教學進行輔助講課,教師可以在講課時用揚聲器聲頻變化進行示范,這樣也便于學生的理解,把知識應用于生活學習中。
總而言之,初中物理學科的課堂教學需要教師采取一些措施和手段幫助學生更好地去學習物理知識。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學生的課堂中的學習,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去接受物理學科的長期學習。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從而調整教學進度,加強了學生學習物理學科知識的信心。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保證課堂效率的更好達成。
參考文獻:
[1]張飛.試論初中物理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的應用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18(02).
[2]李強.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J].現代教育科學,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