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鵬
摘 ?要: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已經接受過相關的音樂教學,但是由于小學音樂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內容淺薄,導致學生逐漸喪失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所以在進行初中階段的音樂教學時,老師要思考新型的音樂教學手段,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根本目的,本文就初中音樂創新教學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教學方法;創新教學;初中音樂
在進行初中階段的音樂教學過程中,尤其是七年級的學生,學生剛剛步入初中校園,若不能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則必然使學生喪失相關的學習興趣。所以在進行音樂教學時,老師應該首先基于學生特點,創設相關情景;其次還應該講述音樂中包含的情感,提高學生理解力;最后老師與學生進行互動,完善相應內容,本文便對以上方面進行探討。
一、設置相應情境,提高理解能力
音樂學科是一門靈動的藝術,教師很難用語言將其中的內涵表達給學生,學生對音樂這一內容的理解也十分有限,所以在教學時,老師可以基于學生特點,創設相關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借助相關的信息技術直觀地向學生傳遞相應的音樂知識,幫助學生了解,同時使學生知曉音樂來源于生活這一基本概念,發現音樂魅力所在。
例如老師在講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相關內容時,老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講述相關的歌曲背景,隨后還可以搜尋相關的視頻使學生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創作過程,老師可以借助相關節目,比如《國家寶藏》,使學生對我們的國歌有一個更加直觀的了解,同時老師還可以講述相關的歷史事件,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使學生逐漸具有感恩的心,為接下來的音樂教學提供一定的便利。老師還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進行相關的角色扮演,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逐漸領悟相關的音樂內涵,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能力,為接下來的初中音樂創新教學提供一定的便利條件,在教學時,老師還應該注意相關知識應該講究循序漸進,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
二、講述音樂情感,感受相關內涵
音樂實際上是情感的載體,所以相關的音樂也多體現了相關作者的心境,老師可以借助相關的歌曲以及曲調進行相應的講述,幫助學生直觀地感受相關的音樂情感,進而感受更深層次的內涵,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還可以結合當下的音樂作品以及音樂亂象進行相應的講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音樂觀念,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效率,進而提升音樂素養。
例如老師在講述《保衛黃河》的相關內容時,老師首先要告訴學生這首歌曲具有明顯的民族特色以及民族精神,老師可以首先提出相關的問題:這首歌曲中的民族精神究竟是什么?然后老師借助信息技術播放相關的音樂,在學生聽完之后,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提問,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的內容,隨后老師還可以借助相關的歌詞進行簡單的分析,幫助學生理解《保衛黃河》的音樂情感,以及其中所具有的相關內涵,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能力,為接下來的音樂教學提供一定的便利。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也可以形成相關的對比,比如講述《黃河大合唱》的相關知識,通過這兩首歌曲進行直觀的比較,使學生對音樂知識有一個更為直觀的了解,增強學生音樂學習核心素養,老師在教學時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演唱,提高學生音樂實踐能力。
三、進行師生互動,完善教學內容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的“你聽我講”的教學模式已經被淘汰,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滿足學生的日常需求。這就需要教師及時轉變教學觀念,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要求,以滿足學生的需求為最終目的,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使學生有問題及時反饋,教師也能更加及時地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實現高效課堂的建設。
例如老師在教授《滾滾長江東逝水》的相關內容時,可以先播放相關的歌曲,然后詢問學生:“大家對這首歌曲了解嗎?”學生回答:“這是《三國演義》電視劇的片尾曲。”老師還可以講述相關詞作者以及演唱者的知識,告訴學生相關的演唱技巧,如果可以的話,老師也可以進行相應的演唱,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老師還可以詢問學生:“對于我國四大名著的歌曲,大家知道多少?”學生經過翻閱書本,或者思考進行相關的回答,最后老師也可以詢問學生:“大家可以進行演唱嘗試嗎?”學生踴躍參加,進行相關歌曲的演唱,老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相關的發聲練習,幫助學生了解相應的音樂知識,通過師生共同交流的方式,提高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為初中音樂創新教學提供便利。
綜上所述,對于七年級的學生,學生剛剛步入初中校園,若不能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則必然使學生喪失相關的學習興趣。所以在進行音樂教學時,老師首先應該基于學生特點,創設相關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還應該講述音樂中包含的情感,提高學生理解力,幫助學生感悟內涵;最后老師與學生進行互動,完善相應內容。
參考文獻:
[1]朱芳宇.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7(06):92.
[2]陳玉蘭.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J].北方音樂,2017(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