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加義
摘 ?要:在現階段的數學教學中,越來越注重對學生探究力的培養,如此有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發展,也有助于學生的深遠發展。因此,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設計多種方式培養學生的探究力,并將對學生探究力的培養滲透在數學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促使學生的探究力得到充分的鍛煉與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探究能力;培養方式
在新時期的教學環境下,教師需要學會放手,讓學生學會自主成長。為此,教師首先需要培養學生的探究力,讓學生能夠有能力進行高效的學習和成長。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來說,學生探究力的提升有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也有助于學生的學習信心和成就感的提升,而學習信心和成就感的提升有助于促使學生進行主動的探究學習,進而強化學生的探究力,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對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教師需要注重數學教學的整個過程,運用多種有效的方式進行探究教學。故而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力的方式進行研究。
一、注重預習探究
課前預習是在為課堂教學打基礎,對課堂教學的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而且課前預習的環境較為自由,這也就意味著學生自主發展的空間較大,非常適合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注重課前預習,還要促使學生進行預習探究。也就是說,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一定的探究任務,以知識的基礎學習為主,在此前提下,用探究來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認識。如此既能深化學生的預習學習,又能鍛煉學生的探究力。
例如:在進行“分數乘整數”的教學前,我讓學生進行了預習探究。展開來說,像這樣的計算部分的預習較為簡單。因此,出于鍛煉學生的探究力的考慮,我讓學生在學習分數乘整數計算規則的基礎上,探究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技巧。在預習中,學生可用的探究手段有很多,比如上網查資料、查閱書籍等等。為了強化學生的探究,我特意告訴學生會在課堂教學中找學生來進行計算技巧的分享。有了這樣的要求,學生的預習學習效果有了明顯的提升,通過學生在課堂分享中的表現可以看出,學生為自己的探究結果感到驕傲。因此,教師應當注重預習探究,讓學生在探究中越來越得心應手。
二、強化課堂探究
課堂教學是數學教學的主要方面,自然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探究力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師需要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強化學生探究。也就是說,課堂教學分為導入、新知識教學、總結等多個環節,在不同的環節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不同的探究學習任務,并通過不同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即教師可以用問題提問的方式,也可以用游戲的方式,等等。不論教師運用何種方式,其本質都是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對知識進行理解、分析、判斷,等等。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探究力以及思維力都會得到強化。
例如:在進行“位置與方向(一)”的教學時,在學生依據課本進行探究學習前,我先給學生提問了一個問題,即:要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大家有哪些方法?學生以前學過關于位置和方向的知識,因此,這個問題對他們來說較為簡單,意在給學生創造探究基礎,并通過這種小小的成就感提升學生的探究熱情。在這樣的鋪墊下,學生開始了對新知識的探究。在探究過程中,學生非常認真,并且各有所長,比如有學生做了詳細的筆記,也有學生在課本上進行了重點標記,等等。在學生的探究結束之后,我借著知識總結的環節引導學生進行了精細的學習,并對學生的探究進行了肯定和針對性的指導。通過這樣的探究學習,學生的探究力會更進一步提升。
三、優化擴展探究
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來說,教學擴展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內容。高效的教學擴展可以讓學生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促使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到提升。因此,教師需要把握好擴展環節,引導學生進行擴展探究,深化數學擴展的效果。也就是說,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在新知識學習過程中的狀態來確定擴展探究的內容以及程度,同時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擴展學習提出一定的要求,并進行一定的監督,致力于讓擴展探究的效果發揮得淋漓盡致。
例如:在進行“圓的認識”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狀態較為積極,因此,在基礎的內容教學結束之后,我讓學生進行了擴展探究。展開來說,學生已經學過三角形、長方形等圖形的周長以及面積的計算,有了一定的基礎,因此,我讓學生在擴展學習中探究圓的周長以及面積如何計算。這次的擴展探究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學生可以進行獨立探究,也可以進行合作探究,并且可以上網進行資料查詢。通過這樣的擴展學習,學生的探究力可以得到強化。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是學生能力發展的基礎階段,對學生之后的能力強化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將對學生探究力的培養滲透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并巧用多種策略來磨煉學生的探究力,讓學生的探究力得到穩固的提升,同時讓學生的探究越來越高效。
參考文獻:
[1]方家培. 小學高年級數學探究式教學現狀、問題及其對策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7.
[2]裴玉. 探究式教學法對小學數學教與學效果影響的行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