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巴特·哈那提
摘 要:幼兒教育是對孩子的重要啟蒙教育時期,興趣是幼兒參與學習的最直接因素,幼兒對游戲有著天生的喜愛,所以游戲化教學是最好的幼兒教育方式,教師應該將教學以游戲活動的方式進行開展,滿足幼兒的學習需要。但是當前在幼兒教育中卻存在著游戲精神缺失的嚴重問題,主要體現在幼兒自由的缺失和游戲創造性的缺失,嚴重影響了幼兒的游戲參與體驗,所以幼兒教師應該注重進行游戲精神的重建,要樹立正確的游戲教育觀念,科學合理組織游戲活動,要重點關注幼兒在游戲中的自主性,還要通過優化指導增加互動交流,從而更好地體現出游戲教學的優勢。
關鍵詞:幼兒教育;游戲精神;缺失;重建
引言
游戲在幼兒教育中是一種主要的教學方式,游戲更加符合幼兒這個年齡段的心理需求。但在如今的幼兒教育中,將游戲當作幼兒在娛樂的同時,也是促進知識與技能學習的手段,導致游戲充滿控制和對知識技能的追逐,這樣的游戲,只不過是相對好玩的教育活動,它忽略了游戲的內在精神。同時,現在很多幼兒園教師過分地追求游戲形式,只在乎游戲的工具價值,沒有體現游戲的娛樂性、自由性及創造性,直接強加給幼兒進行訓練,因此幼兒教師需要重視游戲精神缺失的現狀,并且及時進行重建,從而進一步優化幼兒教育的質量。
1 幼兒教育中游戲精神缺失的問題分析
1.1幼兒自由的缺失
在現在的幼兒游戲當中,幼兒處在不平等的地位上,很少有機會進行自我表達,通常也就是教師會在游戲中問“是不是?”“能不能?”等類型的問題,這樣并不能對幼兒的思維進行有效啟發,始終只能被動的接受,幼兒的游戲自由嚴重缺失。比如,如果有一個幼兒想運用紙板材料做熱氣球,此時教師就會直接明確告訴他這樣是不可能成功的,通過分析這樣一個簡單的例子可以發現,幼兒剛剛在游戲中產生了一些設想,卻被教師直接阻止,卻沒有直接鼓勵幼兒去探索,引導他們更好的去創造,這才是真正的游戲精神,游戲就應該是幼兒自由的游戲。
1.2游戲創造性的缺失
現在很多幼兒教師過度關注教育的目的,對幼兒們進行封閉式的教學,要求幼兒的一舉一動都必須要按照教師的要求,在游戲設計上缺少創新,重復性的開展游戲活動。實際上每個幼兒都是獨特的個體,幼兒教育也不是通過復制、粘貼的方式對幼兒培養,他們具有獨立的思想,然而現在的幼兒卻猶如提線木偶一般被束縛了思想[1]。游戲精神應該是具有創造性的,幼兒的年齡雖然很小,但是他的思想活躍,想象力十分豐富,渴望更加開放自由的學習方式,所以這樣古板落后的教育模式下不是真正的游戲,是游戲精神缺失的一個表現,不利于促進幼兒創造性的發展,這是與素質教育改革理念相違背的。
2 幼兒教育中游戲精神的重建
2.1樹立正確的游戲教育觀念,科學合理組織游戲活動
幼兒教師是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指導者,重建幼兒游戲精神首先應該從教師方面入手。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幼兒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游戲教育觀念,在組織幼兒開展游戲的時候,不能過度追求幼兒掌握了什么知識,首先必須要讓幼兒從游戲中獲得自由和快樂。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幼兒教師,必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教學素養,對于游戲要有更多的全面認識,更加科學合理地組織開展游戲活動[2]。例如在“找不同”游戲中,應該提供豐富多樣的游戲材料,要充分滿足幼兒的玩耍愿望,在這個過程中,不用可以的強調和要求,幼兒的觀察能力就會潛移默化地得到鍛煉和提升,幼兒在這樣的游戲中是自由的,快樂的,游戲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2.2關注幼兒的自主性,發揮幼兒想象力和創造
幼兒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雖然非常幼小,但卻有著獨特的思維方式,他們想象力豐富,經常會進行一些天馬行空的想象,說以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話,這些都是幼兒真實內心的展現,我們應該注意保護。幼兒啟蒙教育就是要引導孩子們的精神成長,教師絕對不能扼殺孩子的天性,所開展的游戲必須要確保幼兒在其中的自主性,能夠自由地發揮,充分展現幼兒寶貴的想象力和創造力[3]。例如在進行舞蹈類游戲的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嚴格規定每個舞蹈動作,必須要求孩子們按照統一標準展示形體姿態,而是要鼓勵幼兒在游戲中自由發揮,自由展現各種各樣的舞蹈動作,不再被游戲規則所束縛,這樣就能真正體現幼兒的自主性,讓幼兒真正感受到了游戲精神的價值。
2.3優化教師指導手段,增加互動交流
孩子們都是十分活潑的,并且十分愿意參與到游戲中來,教師可以利用孩子的天性,通過多種游戲指導手段,幫助幼兒更好地參與游戲互動,這樣孩子更愿意聽教師的指導,游戲也會進展的更加順利。幼兒教師的游戲活動指導手段方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可以通過播放音樂對幼兒進行感官刺激,更好的集中注意力[4]。比如首先播放《兩只老虎》這個熟悉的音樂,然后組織幼兒們開展角色扮演活動,這樣幼兒在游戲中就會對保護動物產生更多的認識,更加熱愛小動物,確保了游戲活動的教育價值。實物展示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幼兒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的發展階段,教師可以運用生活中的實物加入到游戲活動中,幫助幼兒更好的認識和感受。例如在“數字游戲”中,就可以組織幼兒們進行紅豆、黃豆的排隊,引導他們區分不同事物,并且通過排列方式數出來多少個,指導幼兒更多地開動腦筋,這樣他們會產生更深刻的理解,調動了學習積極性。
結語
總之,在幼兒教育當中,游戲化教學已經是一種經常做的和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其中,游戲精神相當于游戲的靈魂,正是因為游戲精神的存在,才使得幼兒熱愛游戲。幼兒教師要反思當前游戲精神缺失的現實問題,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更好地引導學生自由地參與游戲,關注幼兒的游戲體驗,要讓他們在游戲當中感到快樂,享受自由,鼓勵幼兒充分想象和探索創新,從而借助游戲促進幼兒教育持續發展,讓幼兒享受一個快樂多彩的童年時光。
參考文獻
[1]韓瑞敏.幼兒教育中游戲精神的缺失與重建[D].鄭州:河南師范大學,2016.
[2]趙麗娥.幼兒教育中游戲精神的缺失與重建[J].好家長,2018(02):50-51.
[3]金凡.幼兒教育中游戲精神的缺失與重建[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7(10):125.
[4]宋燕,劉暉.學前教育中游戲教學的重要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9(02):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