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尚陽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一直是數學教師關注的方面,提升教學效率可以在有效的時間內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而言,教師應當多角度優化教學,從細節之處促進學生學習。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教學策略
一、提升課堂趣味性
課堂趣味性的提升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意愿更加強烈,也可以讓學生的學習心態更加積極。因此,教師可以運用不同的方式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將學生在課間經常玩的小游戲與數學內容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自己喜歡的游戲學到知識;教師也可以根據不同的內容設計有趣的問題,讓學生不知不覺地沉浸在問題的思考中;教師還可以將不同的情境與數學教學結合起來,給學生的數學學習披上不同的“外衣”。
例如:在進行“小數乘整數 ”的教學時,我給學生設計了一個水果店主的身份,并給學生展示了一些水果的圖片,圖片上有水果的標價,比如,蘋果:5.23元/個;橙子:8.50元/個;獼猴桃:6.15元/個。學生可以根據圖片選擇3到5種自己喜歡的水果進貨,在進貨的時候,學生需要報出自己想進貨的數量并算出總價。比如,有學生想進6個蘋果,5個橙子,20個獼猴桃,學生需要先算出每種水果的總價,然后將這些總價相加算出最終的價格。水果店主的身份學生很喜歡,正是因為有了這個身份,學生把進貨當成了自己的事,所以在計算總價時特別積極、認真,很擔心算錯了,自己虧本。通過這樣的趣味設定,既能進行新知識教學,又能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還不會讓學生覺察到計算練習的增多。這節課的課堂教學效率很高,所以,教師應當多設計趣味性的方式進行教學。
二、提升課程探究性
課程探究性的提升是數學教學效率提升的一個關鍵方面,對學生數學意識與數學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具體來說,要提升數學課程的探究性,教師還需要注意幾個細節,一是探究內容的選擇,教師需要選擇那些難度稍微高于學生現有能力的內容供學生探究;二是探究目標或者探究任務的設計,教師需要設計一些既定的目標或者任務,給學生一定的緊迫感;三是探究的形式,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內容和目標讓學生進行獨自探究或者合作探究。
例如:在進行“位置”的教學時,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認識行、列,并知道確定第幾行、第幾列的規則,了解數對的含義,能將數對與位置進行對應。因此,我讓學生進行了游戲式的探究。具體來說,我在上課之前,讓學生都去教室外等著,在教室里藏了幾個小小卡片,并在黑板上用數對的形式寫下來卡片的位置。上課之后,學生需要根據黑板上的提示找到這些卡片,看看哪位學生找到的最多。在游戲中,學生需要猜測黑板上的提示是什么意思,在游戲結束之后,學生需要通過教材驗證自己的猜測。這樣的教學看起來是在玩游戲,其實玩游戲的前中后,學生都在探究。通過這樣的趣味探究,既可以提升教學效率,又能培養學生的聯想力和思考力。
三、提升教學豐富性
教學豐富性的提升可以給學生帶來一定的新鮮感和充實感,讓學生用心發現數學學習的妙處。因此,教師首先需要將要教學的數學課程內容進行精細化的了解,把握好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其次,教師需要在數學知識點的基礎上加入一些其他內容,這些內容可以與知識點直接相關,也可以為知識點的學習做鋪墊,還可以在知識教學之后給學生進行延伸。然不管教師選擇哪些內容來豐富數學教學,所選擇的內容都必須符合學生的興趣偏好。
例如:在進行“用字母表示數、數量關系、運算定律及計算公式”的教學時,因為學生第一次接觸用字母表示數的內容,所以在理解上具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用類似的表示方式給學生進行了鋪墊。具體來說,在教學前我讓學生都說一說自己喜歡什么動物,并將自己喜歡的動物寫下來做成一張卡片,粘在衣服上。在學生都做完之后,我告訴學生這節課會模擬一個動物園的情境,他們將代表自己喜歡的動物參加動物拍賣大會,比如,李同學喜歡大象,拿在動物拍賣大會上大象=李同學。在學生接受了自己與動物的這一表示關系之后,我給學生展示了幾張圖片,圖片上用字母來表示數,有一張基礎圖圖片,告訴學生m=5,n=7,其他圖片上的東西都用m和n表示。有了前面的鋪墊,學生對用字母表示數的概念接受很快。因此,教師需要用適當的內容來豐富教學。
四、提升評價多維性
評價雖然是新知識教學結束之后的環節,但評價效果卻對學生學習有著重要影響。也就是說,很多小學生對于自己的學習狀態與學習行為的認識并不清晰,因為不清晰,所以不知道如何改進,而評價正好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認識清晰起來,進而更好地進行改進。因此,教師的數學教學評價需要注重過程、細節、層次、語言等多個維度,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認識自己,并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例如:在進行“可能性”的評價時,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可能性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難。比如,有學生總是算多或者算少可能性,還有學生在理解題意上總出現偏差。基于此,我在評價時采取了柔和的語言指出問題,并在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之后,給他們提出了建議。比如,對于可能性算多或者算少的情況,我告訴學生可能性的計算本來就有一定的難度,算多算少的情況很容易出現,這樣既能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問題,又能讓學生不用過分自責。緊接著,我建議學生下次在計算可能性時將有可能的情況列一列,寫一寫,這樣可以幫助思考。通過這樣的評價,有助于學生之后的學習效率提升。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生喜歡新意與變化,所以教師需要讓數學教學充滿新意和變化。也就是說,教師需要運用多種不同的方式和豐富的內容,讓數學教學可以豐富多彩起來,讓學生的學習體驗充實快樂起來,讓學生的數學能力不斷發展起來。
參考文獻
[1]劉興民.以生為本 提升效率——小學數學課堂如何進行有效教學[J].中國農村教育,2019(30):116.
[2]李占鵬.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升中的價值[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7):154+156.
[3]邱惠芳.讓“質疑”之花盛開在計算教學中——德善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品格滲透的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