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業產品的外在形式和內在結構,就像是一個人的發膚和器官。工業產品的外在形式設計是工業設計師根據產品功能所作出的創造性活動,每一種新的產品形式產生就意味著含有一定的形式意義。就像是人的器官如果出現什么變化,也會直接的體現在發膚上。產品設計的外在形式美不是獨立的自由的美,更是一種依附美,換種說法就是一個產品的外在形式只有和產品內在結構等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才能體現出產品外在形式的設計美。同樣的,在現代社會,對于高品質設計,也存在著很多的標準,文章將先分析工業產品的外在形式和內在結構的關系,再來淺析高品質設計的標準。
關鍵詞:現代高品質設計標準;外在形式;內在結構;工業設計
一.什么是設計的外在形式
產品設計的外在形式就是產品的外在表達,他的表達手法有很多種,可以通過線條,曲面,形體,色彩,材質,手工藝等來直接表達。
二.什么是設計的內在結構
產品的內在結構,就是產品的結構設計。是針對產品內部結構,機械部分的設計。一個優秀的產品首先應該是好用的,也就是產品的功能要過關。而產品實現功能,就取決于產品各個部分優秀的結構設計的綜合使用。工業設計師在設計產品結構時,不僅要考慮各個零件的使用,還要考慮產品零件的緊湊性,搭配使用情況,要安全,耐用,性能好,易于制造,成本低。有時候,一個產品還需要設計師跨界合作,要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協調合作的能力,在各種限制因素,各種條條框框里尋找對立中的統一。
三.設計的外在形式與內在結構的關系
單說外在形式的美的話,德國哲學大師康德說過,形式美是自由的美,狄德羅則認為它是絕對的美和獨立的美。但是,對于產品設計而言,外在形式美是依附的美,也就是說,產品的外在形式美不能單獨脫離內在結構,必須與內在結構,使用性能等結合起來,才可以體現出它獨特的形式美。在產品的創造過程中,形式美是以產品的內在結構為取向目標,而進行創造的。形式美在滿足產品實用,性能好,易于生產等功能之后,可以和色彩,線條,手工藝等有機結合,實現新的創造。每一種新的形式美的誕生,都和內在結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同樣的,有時內在結構也可以為了形式美而做出改變。這一點在服飾上體現的尤其明顯。為了達到想要的服飾的美的效果,設計師不得不去認真思考衣服的結構,思考其他的方式去滿足衣服的形式美。正因如此,服飾行業才會在形式和內在的不斷的矛盾中,不斷創新,發展的越來越好。所以說,設計的外在形式和內在結構不是相互獨立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依存的,并且有相互矛盾的點,但同樣,在這些對立點中,可以找到共存,可以共同雙螺旋式發展進步。
四.現代高品質設計標準
說到設計標準,可能大家會第一時間想到迪特·拉姆斯的好設計的十大標準。在迪特·拉姆斯看來好的設計應該是創新的,美的,易于理解的,不唐突的,誠實的,更加實用的,歷久彌新的,巨細靡遺的,精簡的,保護環境的。
迪特·拉姆斯認為現代設計中,蘋果的設計是最符合他的十大好設計標準的設計。那么蘋果設計真的符合十大好設計標準么?
(一)更美還是更好用,蘋果一直在努力
蘋果設計可以說是跨時代的設計,它的產品是美的,精簡的,創新的,易于操作的。有人說喬布斯就是一個設計鬼才,天生就是做設計的。蘋果的設計尤其以蘋果手機為代表,畢竟手機的銷售額占蘋果銷售的大頭。每年只要蘋果發布會之后,各大蘋果專賣店外面都是人滿為患。有些人甚至覺得買了蘋果手機,自己就是懂設計的人了。蘋果手機外觀的簡潔線條,外殼的金屬質感,獨特易操作的手機系統,都是他的設計亮點。
(二)蘋果的設計真的是誠實的
說到誠實這一個標準,大家不禁會思考,這個誠實到底在說什么?難道是食品包裝上請以實物為準?其實,蘋果設計的誠實更多的體現在它的宣傳廣告上。提到廣告,如果說杜蕾斯是一個靠精彩有內涵的段子來嘩眾取寵吸引眼球的青春期少年,那蘋果的廣告會讓你覺得他就是一個努力聽課,考試從不作弊的,本本分分的乖孩子。
蘋果的宣傳廣告永遠都是精致的炫酷的,各種入水生火的場景怎一個炫目了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們的宣傳片,動態壁紙,廣告都是靠一個古老的手藝做出來的:拍攝。
高品質的設計從來都不只是專注自身產品,它們的售后服務,品牌文化,設計元素,都是在很好的和消費者溝通,讓更多的消費者可以更好的理解他的設計,了解他的品牌,這樣也會越做越好。
在現代社會,筆者認為高品質設計不僅僅局限于那十大標準,還應該是有感情的,有品質的,關懷整個社會民生的。現代高品質設計的標準,不僅僅是產品本身是美的,精簡的,創新的,易于理解的,不唐突的,實用的,產品的品質細節表達也應該是誠實的,巨細靡遺的,同樣的,產品的背后所帶來的附加值,也應該是有品質的,可以傳播文化的,引人共鳴的。當然最重要的是,應該以人的情感為出發點,找到產品的定位,在這個信息化時代,結合現下最先進的技術,落地產品,真真實實的為人類更優質的生存服務。這是我們當代設計師所應該認真思考的高品質設計。
希望我們這代設計師做設計的時候,在滿足外在形式和內在結構的同時,能夠傳播細膩的易于吸收的設計情感,弘揚獨特的文化魅力以及中國幾千年歷史所傳承下來的匠人精神。
作者簡介:
梁若翔(1996.8—),女,漢族,籍貫:安徽淮北人,蘇州大學藝術學院,18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設計學,研究方向:工業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