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超



摘要:新冠疫情期間的居家式網絡教學(文中簡稱“網教”)屬于主導型,它不同于輔助性網絡教學。學生返校后的教學效果調查顯示,效果不甚理想,改變現有網教內容和教學手段成為必然。根據調查結果,分析了當前網教存在的問題,重點探討了“游戲式”教法和數字模擬實訓等內容,以期提高公安類業務課程的網教質量。
關鍵詞:網絡教學;公安業務課;主導型網教;“游戲式”教法;數字模擬實訓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9094-(2020)07C/08C-0028-04
一、疫情期間網絡教學的調查
受新冠疫情影響,我國各類學校都推遲了返校上課的時間。教育部發布了《關于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有關工作安排的通知》,推廣網絡教學,以期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各所高校也積極響應,組織網絡教學。公安高校亦全面組織了網絡教學,采用居家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一)學生學習態度調查
江蘇警官學院根據地域新冠疫情情況,經批準,4月中旬學生返校,4月下旬開始正常教學。為了解學生參與網絡教學的情況和學習效果,筆者對5個區域的全體學生,共計242人,在第一次面授課前發放調查問卷,課堂作答,回收有效問卷239份。調查結果見表1至表4。
(二)學生作業完成質量的檢查
公共安全管理課程共布置兩次網上作業,均很簡單,作業量也較少。第一次作業是1個論述題,按時提交作業人數占總人數的30.7%,第二次作業是30個選擇題,按時提交作業人數占總人數的68.3%。
課程組教師對網上提交的作業進行了評閱。論述題中,概念部分的表述十分正確和完整,絕大多數是從網絡資料中復制粘貼下來的。對論述題中的分析部分闡述得較為簡單,主要局限于表面現象,不夠全面,缺乏深入思考。解決問題的措施部分,只有少數學生觀點鮮明、論述充分、層次清楚,邏輯關系正確。多數學生闡述的內容與前面闡述的內容存在不相關、無聯系現象,針對性不強,邏輯關系較為混亂。說明這些學生所述措施的內容來源于其他論文或報道,他們截取了別人論文中的措施部分,未進行加工,直接粘貼到作業中。因而,多數學生作業中邏輯關系的混亂,只能說明作業不是自己思想的表達,僅僅是資料的堆積,反映出學生做作業的態度不是很認真。
對于選擇題作業,資料中有現成答案的題目,正確率較高;分散于不同章節內容中的答案,需要學生比較和歸納的選擇題,正確率欠佳。由于作業是開卷,且沒有時間限制,作業量也不大,故出題時,綜合類選擇題的占比較重。出題意圖是希望學生能夠全面掌握網課所講授的內容,能綜合運用知識進行分析和判斷,但并未完全達到預期目標。
(三)學生學習效果的檢查
在學生返校后的第二周,公共安全管理課程以卷面考查方式對網絡教學的內容進行了一次閉卷考查。全卷共計50分,考查時長50分鐘。考查卷中,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占60%,主要存在于單選題、名詞解釋和簡答題中;綜合知識占20%,主要存在于多選題中;知識運用占20%,主要存在于論述題中。試題難度不高,大多數內容網課和資料中有直接表述。試卷分析表明,單選題得分率最高,達79%;多選題得分率最低,達32%;其他項目得分率基本相當,分別是,名詞解釋54%,簡答題47%,論述題41%,不及格率較高。
二、公安高校網絡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正常的學習秩序難以維持
表1顯示,上課秩序不佳。按時上下課的不足二成,上課中途未離席的僅一成,完全遵守課堂作息制度的十分少見。居家自主學習雖然沒有同學間的相互干擾,但也沒有了相互監督,學習完全靠自覺。公安高校在校期間的軍事化訓練,對學生遵守教學秩序十分有利,尤其在學校教室內上課,幾乎沒有遲到、早退和中途離席等現象。但在家中,沒有了監督人員的監管,只有紀律意識固化的學生,才能自覺按時上下課,中途不離席,網絡教學作息制度遵守情況堪憂。
(二)學生網課上課期間的專心度不夠
表2顯示,大多數網課全程專心聽課的僅占22.6%,即大多數人沒有全程專心聽課,即使半程專心聽課的也只有30.1%,且有約40%的人幾乎未能專心聽課。在講課期間離席率高達80%的情況下,理應復看網課,使聽課內容完整,但網課被重復觀看的僅占18%。網絡教學速度較快,不能專心聽課,不能完整地聽課,沒有多次復看網課,掌握知識較為困難。
(三)學生思維活躍度不佳
表3顯示,參與問題討論的積極性不高。8周的網絡教學,《公共安全管理》課程網教次數超過20次,安排討論的次數也超過10次,但參與討論發言的人數僅占20%,總計發言102人次,平均每人0.4次。從發言次數看,數量少,說明學生的思維活躍度不高;從發言內容看,附和性發言數量不少,這些發言雖然也表明了自己的觀點,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其作用并不顯著。
(四)學生網上作業質量不高
首先是網上作業提交數量不足,第一次按時提交作業的人數僅占30.7%,第二次明顯提高,但也只有68.3%。網上交作業時間限定嚴格,許多學生尚不習慣這種嚴格的方式,在缺乏學習環境和氛圍的情況下,稍微的放松就錯過提交時間。其次是網上作業質量不高。質量分析可以看出,學生重視作業的程度不足,馬虎敷衍的態度占據主導地位。現在網絡發達,知識點眾多,需要篩選和比較,不是相關的內容拿來粘上即可,需要通過自己的加工,轉化為自己的知識。但從答題的情況看,將資料和網絡中的知識,經過加工轉化為自己的知識的學生,數量不多,
(五)學生網上學習的效果不佳
返校后的卷面考查顯示,網上學習效果令人擔憂。從試卷分析可以看出,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較為模糊,單選題具有提示作用,根據印象進行比較,勉強可以作答,正確度基本符合要求,但主觀題則暴露了記憶模糊的問題,不能完整準確地表達。名詞解釋和簡答題主要是理解記憶,答題的正確率較低說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深或不理解;論述題是考核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答題正確率較低,說明學生對知識點的相互關系或知識網絡不清晰,缺乏知識相互聯系、綜合分析的能力。
三、網絡教學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網教教學素材與實施環境準備缺乏
新冠疫情來襲突然,既沒有思想準備也沒有物質準備。自2014年起,江蘇警官學院就有網教,但長期以來都是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供學生復習之用。現有網教主要是微課群,知識點被割裂,重點是針對學生難以理解、難以掌握的內容進行教學。2019年下半年,江蘇警官學院立項16門課程,建立以正常課堂教學形式相仿的網絡課程體系,系統講授課程知識。截至2020年初,16門課程中的多數課程未能按照預期的質量目標完成。在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面前倉促上馬、掛網,但配套措施、保障措施以及管理政策未能及時跟上,影響了網上教學的質量。
(二)學生思想動員與網教組織缺乏
學生放假前沒有任何延期開學或居家自主學習的思想準備,一個文件、一個通知完全不能滿足主導型網教的思想動員需要。雖然現在通訊工具發達,微信傳輸信息方便,但學生數量眾多,微信視頻容量有限,只能層層動員、布置與組織。按照心理學原理,信息在傳輸過程中容易產生“扭曲”或“失真”,多層次的動員、布置與組織,其效果往往是層層折扣,最終導致動員組織效果不佳。
(三)主導型網教實施經驗不足
公安類業務課程實施主導型網教是首次,以知識點講解為主的微課群不再適用,以微課群為基礎的慕課也不適用,實踐性教學如何實現網教化,無人探索;公安業務內容的保密性無法落實;學生自主學習過程的監督以及討論內容的高效組織等都存在不小的發展空間;等等。應當充分重視這些存在的問題,努力解決這些問題,促進主導型網教質量的提升。
四、促進公安高校主導型網教質量提升的措施
新冠疫情促進了網教的發展,提升網教質量成為學者研究的熱點。筆者認為,教學的核心是提升能力,提升能力首先需要培養學習興趣或主動意識。能力和興趣是提升網教質量的關鍵,應予重點討論。
(一)提升學習主動性的關鍵措施
網教自主學習,已經確定了學習內容、學習計劃、學習基礎等,主動性體現在“學習目標的自我明確、學習手段的自我運用、學習環境的自我營造和學習效果的自我評價”方面。[1]在這四個方面中,學習效果是關鍵指標。為了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網教方法應該“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公安院校的學生習慣了“服從命令聽指揮”,在長期“令行禁止、整齊劃一”的氛圍中,主動性減弱,被動型、依賴性增強。居家環境下,沒有號角,沒有口號,沒有監督,自身容易松懈,導致學習自覺性下降,學習效果低下。因此,網教應強化教學手段,從興趣入手,以強烈的興趣排除各種干擾因素,克服學習環境不佳等不利因素,專心學習。楊可等人研究了居家網教方法,認為“趣壓兼施”是提高學習興趣,保證學習效果的首要手段。[2]興趣是內因,壓力是外因,內外結合,保障學習效果。
網教采取游戲的方式教授學習內容,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以公共安全管理課程為例,以個人生命財產安全“闖關”逐步升級為安全防范的“闖關”為主線,其內容既涉及個人安全知識,也涉及安全管理知識。在個人生命財產安全“闖關”階段,可以設計“槍支使用關”“管制器具使用關”“民用爆炸物品使用關”“煙花爆竹使用關”“危險化學品使用關”和“放射性物品使用關”等環節,重點是將相關基礎知識融入游戲中。品種的錯誤選擇或操作錯誤則“闖關”失敗。“闖關”失敗時出現正確使用或操作的對話框,幫助“游戲者”學習知識。
學習型游戲的開發需要組織多方人員,需要耗費相當數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開發具有難度,但這種學習形式的開發不僅可以用于居家自主學習,也適用于在校學習,它將徹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極大地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提升學生操作能力的技術手段
實踐性教學是提升學生獨立處理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手段。對于公安高校,缺乏實訓網教是致命弱點,實踐性教學環節進入網教是公安類主導型網教能否長期生存的關鍵。[3]
數字模擬訓練改變了傳統實踐性教學的運行方式,為實踐性教學進入網教提供了可能。數字模擬是利用計算機模擬近似實訓環境,構造人、物、事、空間等訓練要素,按照實訓目標運行要素完成訓練。以公共安全管理課程中消防安全隱患檢查實訓為例,在電腦中構建某三維建筑模型,建筑中含有房間、走道、樓梯間、安全門、房門等建筑基本構件,并標明建筑物的耐火等級、性質和用途,也含有火災探測器、噴淋頭、消防栓箱、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等消防設施;同樣含有可燃物堆垛、可燃廢棄物、電線電路、配電箱以及各種電器。為達到發現消防安全隱患的目的,故意設置錯誤的物品位置、種類,設備損壞的跡象,存在問題的電器種類及功率等,形成消防安全隱患檢查場所。電腦中還可設置檢查設備選項,以供受訓者選用。受訓者下載安裝該軟件后,鼠標點擊就可以進入模擬建筑中的任何樓層與位置,發現隱患則點擊“發現隱患”按鈕,跳出對話框,受訓者輸入隱患名稱、違反的規定以及改正方法等。檢查完成后點擊“提交”,系統自動檢查正確與否;對于未發現的隱患和錯誤的表述,跳出“錯誤”標記,顯示正確結果。
總之,新冠疫情突如其來,公安類課程的網教倉促上馬,缺乏有效的動員和組織,教學效果不佳。居家式網教屬于主導型網教,不同于現有輔助性網教,教學內容和形式需要調整和完善。公安業務課程主導型網教已具備實施條件,但需要解決網上模擬實訓的問題,并且把提高學習興趣放在重要的位置,才能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旭升,曾理斌,安然. 醫學院校學生主動性學習情況調查與交叉分析——以廣東醫科大學為例[J]. 衛生職業教育, 2020(5).
[2] 楊可,李莎. 疫情之下高職網絡教學方法的探討與實踐[J]. 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 2020(2).
[3] 余林鮚.疫情影響下音樂技能課網絡教學改革的探索與思考[N]. 貴州政協報, 2020-06-18.
責任編輯:王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