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鵬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我國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也在發生改變,小學數學的開展,主要是通過課堂的教學活動進行。為了有效地提升數學學習的質量,借助多媒體教學技術能夠實現課堂上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和高效溝通,強化對抽象數學知識的直觀應用和更好理解。所以,多媒體教學對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開展具有較大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
引言:
當前,以計算機和多媒體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正逐步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特別是在教育教學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了學習時間和思維空間,促進了教育改革的推進和發展。
一、借助媒體教學進行小學教學優化的原則
借助媒體教學進行小學教學優化的原則主要是考慮到在當前數學教學中,并不是所有的小學都借助了多媒體教學進行模式推廣。所以老師在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數學教學活動中,要對不可避免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總結,并做好及時的糾正,從而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通過學生學習效果的信息反饋和分析,來更好的進行多媒體教學下教學步驟以及教學過程的改進。只有將實踐與模式相結合,才能夠使反饋的信息發揮實際的參考作用,才能夠方便教師對多媒體教學進行更好的過程和方式控制,這對于多媒體教學下小學任務的教學完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利用媒體教學優化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策略
(一)運用多媒體喚起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運用多媒體喚起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主要是運用信息技術到數學教學中能夠增加互動的頻率,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來,激發想象力,拓展思維空間。例如,在“行程問題”的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模擬“兩個孩子在一段路的兩端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的情境來解決相遇問題,模擬“兩個孩子在一段路的不同地點向同一方向出發”的情境來解決追擊問題,動態的演示使問題從抽象變為具體形象,這樣學生就很清晰地理解和掌握了“相向而行”“相背而行”,從而很容易就理解和掌握了行程問題的解法。另外,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交互性特點,設計一些數學試題的訓練,不僅使訓練內容豐富多彩,增加了訓練的容量,而且及時快速的教學反饋,也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多手段創設情境,營造學習氛圍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的課堂關注度,需要教師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相結合,并把教學重難點通過多媒體展現出來,展示一個教學情境。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把思維過程完整呈現出來,讓學生更快找到問題所在,以及如何解決數學問題。例如,教師在教學“圓的認識”一課時,可以通過視頻等信息技術手段演示圓的形成過程,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學生會從各個角度進行理解,通過一個動態的演示過程,引發學生進行觀察、組織語言,自主探究,從而對這個知識點記得更牢固。又如,教師在教學“圖形的運動”一課時,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繪圖工具,結合信息技術課程“拼圖形,比創意”的教學,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自己在電腦上設計制作不同的拼圖,從而分析軸對稱和旋轉以及平移這三種運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同時,教師要運用信息技術,發揮想象力,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這樣,既整合了數學和信息技術教學,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利用多媒體資源豐富教學方式
在小學課堂上,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教師重點關注。如今,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不少地區的小學教室中也有了各種多媒體設備,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資源豐富教學方式,拓寬學生的眼界與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如在“點線面”的教學中,光靠課本圖畫和實物教具,學生可能難以理解“由點成線、由線成面”的過程,但是利用多媒體進行動畫演示,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看到這一動態過程,從而更好地理解知識,學生理解了知識,自然會增加對課程的期待和興趣。
結束語:
總而言之,利用多媒體輔助小學數學教學,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了知識的形成過程,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增大了教學信息容量,拓寬了學生思維的時間和空間,促進了教學方式的變革,實現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1]牟元慶.小學數學課程多媒體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7(8):126-127.
[2]張秀芬.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探析[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7(7):110-111.
[3]王紅玉.信息技術輔助下的小學數學思維教學模式研究[D].銀川:寧夏大學,2016.
[4]吳文瑤,吳靜.淺析信息化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8,5(1):1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