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華
摘? 要:新課程改革標準中有這么一個要求,教師應當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讓課堂教學變得“活躍”起來。小學生正處于學習的初始階段,把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打造起來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從個人這些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出發,就我國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現狀進行簡略的分析,然后介紹本人的一些做法,希望能夠和同行們一起探討如何打造一個“活力十足”的語文課堂教學現場。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躍;探討
一、開篇語
小學是孩子們學習知識的第一個階段,我們也可以把這個階段稱為“啟蒙”階段或者打基礎階段。在這一階段,孩子們所積累的知識將會對未來的學習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我覺得在小學階段,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是最為重要的。要讓我們的課堂教學變得活躍起來,首先要做的也是對孩子們的激趣行為。缺乏“活力”的教學模式是根本打動不了學生的,更別說要通過培養學習興趣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我覺得為了打造高效的教學效率,“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是非常必要的。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剖析
目前,國家在教育方面不惜代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新課改也在逐步落實當中。更為重要的是,那些“落后”“傳統”的舊模式已經是不適宜當下教育的發展與改革的要求了,隨著各種各樣新的教學模式的推廣,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正朝一條更加康莊的大道前進著,也漸漸變得“活力十足”了,孩子們對于語文學習興趣也逐漸變得濃厚起來了。
不過現階段仍有一些地區的小學在語文教學上“不思進取”,“落后”“傳統”的舊模式依然大行其道,造成了語文課堂教學水平在“原地踏步”,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根本無法提起來,所取得的教學效率也強差人意。更甚者是我們學生的“主體性”被部分教師選擇性忽略了,一節課的上課時間幾乎都是他一人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個不停,學生就算疑惑和不解,也基本上沒有機會在課堂上提出來。此外,還有部分語文教師在教學模式上沒有跟上時代的潮流,他們不愿與時代同步,也不愿運用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他們寧愿選擇守著舊的一套模式進行教學,因此所造成的后果是學習氛圍不高,學生對語文學習提不起“興趣”來。
總之,我們在看到一些地方取得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目前部分地區仍存在著的不足。改變落后的教學模式,發揚進步的教學模式,讓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變得“活”起來,這是我們的初衷。
三、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躍”起來,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效率
要改變一些“落后”的現狀,我們必須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尋找突破口。比如我們可以結合孩子們的年齡和性格特點,要知道這個年齡階段的他們喜歡什么,然后進一步采用有效、激趣的教學方法,把我們的語文課堂變得“活躍”起來,為學生打造一個既輕松又高效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的能力,本人關于“活躍”小學語文課堂的具體做法有如下幾方面:
(一)把游戲融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去
游戲教學法可以說是近些年來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新寵”,它憑借著新穎、高效的教學效果為眾多一線教師所青睞,它可以說是“活躍”課堂教學的一劑良藥。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嘗試把這種新式的教學方式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游戲教學法,它可以做到的不僅僅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它還是教學模式多樣化的體現,它更是增加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這樣的教學模式我相信絕大多數的學生是學得快樂的,他們會在學習上悟出道理,不再覺得讀書是毫無樂趣可言,相反他們會把讀書當成一件“趣事”。例如我教《山中訪友》這篇課文的時候,就設計了游戲的教學法運用進去,我向孩子們提問道:“同學們,你們平時或者年節都會去拜訪親戚嗎?你們的親戚平時或者年節都會來你家拜訪嗎?”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小學生們紛紛回答道:“我喜歡去親戚家做客。”“我喜歡親戚帶上禮品來我家做客。”“我最喜歡到舅舅家了。”此時,我的問題已經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趣了,我順勢說道:“那今天老師要講的這篇課文也是去拜訪朋友的,不過作者的朋友比較特別,它們是住在山上的,孩子們你知道作者的朋友都有誰嗎?”“老橋”“鳥兒”“露珠”……
看到他們回答得那么積極,我高興地對他們說:“那么,我們就做一個游戲,請大家根據課文對這些朋友的描述,把作者的這些朋友畫下來,好嗎?”我的話剛落下,教室已經變得沸騰起來了,孩子們都非常激動地拿出自己的筆進行畫畫,他們一邊琢磨著課文對這些“朋友”的描述,一邊認真地畫著畫。最后,由全班同學一起評選出畫得最能表達課文中作者這些“朋友”的圖畫,大家一起對照課文內容的描寫,看看是不是畫得很像。整節語文課下來充滿了一片歡聲笑語,課堂氣氛可謂是被“激活”了,孩子們的興趣起來了,更為重要的是讓孩子們進一步深入了解了課文的內容,還通過畫畫的形式培養了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可謂是“一箭三雕”。
(二)重視朗讀,以讀帶理解課文內容
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環節,能夠進入教材的課文可以說都是“萬里挑一”的精華。通過指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朗讀,把課文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通過不斷的朗讀“悟”出來。朗讀是情感的體現,是需要帶著一定的感情的。同時,適當地指導學生朗讀,也是可以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躍”起來的。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會進行全班一起誦讀和學生部分或者個人誦讀這幾部分的。比如在講到《窮人》這篇課文的時候,這篇文章其中有幾部分是需要學生分角色朗誦的,這篇課文的主要人物就是漁夫和桑娜了,但是他們的心理活動這一塊,孩子們必須把握到位,否則是無法讀出感情來的。于是我請了幾位同學,先把漁夫和桑娜的心理活動跟他們講解一番,讓他們隨著這個度去揣摩角色。經過我的提醒,我發現他們都讀得很不錯,在朗讀的過程中,他們會把語氣、語調、情感世界把握得很到位,讀得特別有感情。由于同學們的精彩表演,整節課下來,課堂氣氛是非常“活躍”的,當節課的課堂效果是非常不錯的。
(三)將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我們教師能夠做到把一些生活化的東西帶進小學語文課堂中,那對激發孩子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是有非常有用的。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細節都是與課文里面的知識點緊密聯系的,其實很多教材中的知識也是來源于生活的。比如小學六年級的一篇課文《索溪峪的“野”》,這是張家界市非常有名的一處景點。在講這篇課文的時候,我通過PPT課件向他們展示了很多的照片,還通過多媒體視頻讓他們觀看這些景點。這樣的課,我上得非常輕松,孩子們也學習得非常用心,他們都覺得很有趣。
因此,將生活化的東西有意識地帶進課堂上來,跟我們的課文結合起來,我相信我們的課堂教學會變得“活躍”起來的。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已經成為小學語文的教學常規模式了,并且越來越多的教師都會采用。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孩子們都喜歡“活力十足”的教學課堂,傳統的、老式的教學模式已經得不到孩子們的青睞和喜歡了。時代是不斷地朝著新的方向發展的,教育也是如此。我們應當改變“老式”的教學模式,更新觀念,靈活地運用各種方法把我們的課堂教學變得“活躍”起來,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也能更好地培養他們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楊偉強.小學語文課堂生活化教學的研究【J】. 才智,2017(12).
[2]關鳳.淺談不同學齡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 的技巧【J】.生物技術世界,2016(02).
[3]王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小學語文課堂 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6(07).
[4]婁丹珠.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