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瑩
摘 要:“三全育人”即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在實施時,主要是將習近平中國特色主義思想作為指導,致力于強化黨對高校的指導,并且保證指導的全面性,將立德樹人任務的完成作為核心,將理想信念教育作為重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作為引導,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當中的育人功能得以充分凸顯。在此情況下,可以加強對人才的培養,使高校大學生成為現代化建設需要的人才。因此高校輔導員在工作開展中,應對三全育人有充分認識,利用合理策略推動立德樹人的有效進行。
關鍵詞:“三全育人”;高校輔導員;立德樹人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高校需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教學中的中心環節,將思政教育貫穿在教育教學的整個過程中,進而實現全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使高等教育事業在發展中開拓全新局面。高校是進行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輔導員應對立德樹人理念有更清晰全面的認識,了解立德樹人實施的重要意義,推進立德樹人工作的有效進行,提升到學生綜合素養[1]。
1 三全育人下實現立德樹人的意義
1.1 立德樹人是三全育人工作開展的主要目的
立德樹人中強調了徳的重要性,徳是教育工作開展的根本,高校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不僅需向學生傳授知識,開展管理工作,也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在學生當中滲透,樹人強調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在教書育人過程中,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使其形成良好道德情操與堅定人生目標,成為有正義感、責任感、奉獻精神的人,并且具備一定的是非辨別能力,進而實現全面發展[2]。三全育人當中,重點對德育進行了強調。德育在三全育人中占據重要地位,三全育人在實施時需從全方位、全員以及全過程進行,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將高校思政工作開展時的科學性、思想性、全面性統一體現出來。立德樹人理念的落實,需將教育工作中心與主線融入到各項工作中,在時間上做到無空檔、空間上做到無死角、人員上做到無懈怠、內容上做到無遺漏。
1.2 三全育人能夠為立德樹人的實現提供路徑
三全育人在實施時,主要是圍繞怎樣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以及為誰培養進行,會將高校育人元素以及教育工作整合在一起,運用全過程、全員、全方位的方式調動育人因素,實現對育人因素的有效挖掘,為學生構建全方位、全過程的立體式、全方位育人空間[3]。高校輔導員在三全育人背景下,需積極調動一些有利因素,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思想理念,使學生及時獲得自身發展需要的資源,促進其正確三觀的形成。總體來講,三全育人能夠為立德樹人的實施提供路徑上的引導。
2 立德樹人的主要內涵
立德樹人理念由來已久,新時期立德樹人理念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立徳和樹人這二者之間聯系比較緊密,立徳是樹人開展的有效途徑,而樹人是立徳實施的目標,立德樹人在實施時,需將二者之間有效結合在一起,使立徳貫穿在樹人的整個過程中[4]。立德樹人不僅體現出了中華文化深厚的歷史底蘊,也能將時代發展過程中現代精神體現出來。在很長一段時間中,立徳主要是指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樹人主要是指對人的全面發展,促進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成為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因此高校輔導員在踐行立德樹人理念過程中,需將立徳和樹人充分結合在一起,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與進步。
3 “三全育人”下的高校輔導員立德樹人策略
3.1 強化師德師風
習近平總書記在高校思政工作會議中指出,高校在教育教學中,需注重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加強對學生引導,使學生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者、信仰者以及踐行者。在思政工作會議精神中,對高校輔導員在育人能力方面也有了全新要求[5]。近幾年,在對高校輔導員進行崗位培訓時,多數從思想教育、師德師風、素質能力等方面進行。高校輔導員在踐行立德樹人思想理念時,可以將校園文化視為載體,加強對學生心理疏導、人文關懷,進而使學生對義利、得失、成敗等形成正確認識。同時也要重視思政工作作用的發揮,這對于輔導員工作的有效開展有重要現實意義。在具體實施時,高校輔導員應從這幾方面進行:首先,學會創新和思考,不斷實現自我更新,形成大局意識,在對學生進行引導時,需保證方向、導向的正確性,掌握服務學生的正確方式,這些方面的實現需輔導員進行自我交流、學習、培訓以及思考,進而實現自我提升。在此基礎上,才能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同時高校輔導員在觀念上需做到與時俱進,緊跟時代腳步。隨著新媒體與大數據的發展,對新技術的掌握有利于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如果高校輔導員在工作中固守傳統理念,很容易出現和時代脫節的問題,因此“三全育人”下立德樹人實施過程中,應對工作新路徑、新方法進行探究,開拓立德樹人教育新局面[6]。其次,成為有理想、有信仰的人,撼動學生靈魂。學生發展成長在于自身文化素養、道德素養、核心素養的提升,這實際上對學生工作開展精髓進行了闡述,要想使立德樹人在實施時獲得較好效果,就需撼動學生心理,進而使其把握正確方向,從內心深處接受輔導員的思想。因此高校輔導員需成為有信念、有理想的人,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落實立德樹人理念,保證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3.2 堅定育人立場
在全國高校思政會議當中,明確高校在發展中需將德育樹人作為中心環節,將思政教育工作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實現三全育人。在新媒體迅速發展背景下,大數據在校園內外遍布,網絡媒體的廣泛運用使思政工作在育人時面臨著更大挑戰[7]。高校輔導員在落實立德樹人理念時,需在理念、思維、思想上緊跟時代腳步,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并且在此過程中,形成堅定育人立場。首先,人才培養屬于高校基本職能,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主要是發揮對人才培養的引導作用,工作開展時,形成責任意識,使育人貫穿在其整個工作過程中。在此過程中,需對學生有全面認識和了解,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開展各項工作,了解學生實際需求,傾聽學生內心訴求,并且做好對學生生活、思想各個方面的記錄,運用階段性方式對學生進行輔導。在新媒體背景下,信息量迅速增加,這對于高校育人來講是一項較大挑戰。在此情況下,育人格局出現了多元化特點。為了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將立德樹人理念成分落到實處,高校輔導員可以將新媒體平臺作為載體,將一些正確思想利用新媒體平臺在學生日常生活、學習當中融入。
3.3 引領學生思想價值
三全育人背景下,為了使立德樹人在實施時獲得更明顯效果,高校輔導員需注重對網絡平臺的便利,利用網絡平臺向學生傳播新思想與正能量。三全育人強調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網絡的運用能夠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使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并且每個學生都有平等的學習機會。在具體實施時,可以從這幾方面進行:首先,強化學生歷史認同感。隨著微博、微信的廣泛運用,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變的更加便利,同時獲得信息的渠道也更加豐富,每天會接收到大量信息[8]。在知識社會,人們物質財富得到一定積累之后,希望在精神上得到滿足。但是就當前社會發展現狀來講,學生普遍存在國家認同感和民族認同感淡化的問題,拜金主義與功利主義日漸蔓延。在踐行立德樹人理念時,需注重對學生歷史認同感的強化。歷史認同感的形成和國家發展、民族興衰緊密相關。因此高校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應注重學生歷史認同的形成,利用微博、微信的便利,將歷史中的一些重要時間節點、重大歷史事件以及民族英雄故事為學生講授,然后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這種方式的運用,往往能夠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其次,培養文化認同。靈魂感染與靈魂塑造屬于育人時的最高境界。內在精神的形成往往和校園文化、生活習慣、民風民情緊密相關,因此良好的學校教育、文化氛圍、家庭教育有利于學生精神境界的提升。在此過程中,高校輔導員應將優秀文化與主流文化之間有效結合在一起,強化學生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感[9]。再次,強化學生思想認同。當前多數大學生群體為00后,由于是獨生子女,承受的磨練比較少,因此社會閱歷比較欠缺。手機當前已經成為大學生的標配,學生往往對新鮮事物比較好奇,針對網絡內容缺乏良好辨別能力,難以對信息進行合理、科學篩選,對于信息的認識和理解有一定盲目性,在此情況下,比較容易滋生不良影響,長此以往,甚至會造成精神萎靡、思想扭曲問題。高校輔導員在踐行立德樹人理念過程中,應運用理性、科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在正確引導下形成正確思想認識和精神風貌。最后,培養學生價值觀認同感。在新時期,學生面臨的誘惑比較大,很多學生存在信仰缺失或者是沒有信仰的問題,利己主義比較嚴重,同時存在功利主義、形式主義觀念。在此情況下,比較容易形成不求上進、渾渾噩噩的不良情緒和不良心態,進而使自身學習與工作受到較大不良影響。因此輔導員應重視對學生信仰和價值觀的引導,運用班會、日常輔導等多種方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學生滲透,進而使其產生強烈的價值觀認同感。
3.4 加強就業指導
在社會主義建設快速發展背景下,對于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加,在選擇人才時的標準也越發嚴格,大學生之間在就業時的競爭越發激烈,三全育人下高校輔導員在踐行立德樹人理念過程中,應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發揮自身服務功能。同時運用自身優勢,采取各種措施,運用多種渠道推動大學生就業。在進行就業指導時,需使大學生明確自身定位,并做好相關的發展規劃,進而使學生在個人發展方面獲得準確、清晰的參考依據。就業指導的實施,能夠加強對學生的關注程度,重視學生全面發展。實際上,立德樹人理念的踐行也是為了使學生獲得更全面的發展,在今后工作崗位中充分發揮自身作用與價值。
4 結束語
總之,三全育人注重在育人時的全員、全程和全方位,在此情況下,能夠為學生發展創造更好條件。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輔導員在踐行立德樹人理念過程中,應強化師德師風、堅定育人立場、做好對學生思想價值的引領,并且給予學生就業方面一定指導,創新工作理念與工作方法,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影響與熏陶,實現更為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崔璐,陶李,徐瑞朝,等.對三全育人下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路徑探索[J].才智,2020(11):192.
[2]陳思.新時代高校輔導員在“三全育人”中的作用[J].高校輔導員學刊,2020,12(1):28-31,38.
[3]魏金明.“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輔導員新使命與角色定位[J].思想理論教育,2020(2):96-99.
[4]王博.輔導員在構建高校“三全育人”體系中作用的發揮[J].大眾標準化,2019(12):204-205.
[5]楊金沙,曹迎.“三全育人”體系下高校輔導員角色定位和作用發揮研究[J].山東青年,2020(2):97,100.
[6]劉恒美.“三全育人”視角下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與重要職責[J].魅力中國,2020(18):216.
[7]王志勇.“三全育人模式”下高校輔導員關心關愛學生工作研究[J].教育界,2019(19):96-97.
[8]鄧金萍,羅長欽,譚詠梅.“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輔導員發展探析[J].新西部(中旬刊),2019(5):128-129.
[9]王新蓮,孔圓圓.淺談三全育人視角下輔導員的自我管理認知[J].科技風,2020(14):24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