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靈江
摘? 要:小學是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時期,道德與法治肩負著重要的責任,但是現在許多教師沒有辦法掌握這門課的教學重點,只把道德與法治當成一個較小的課程,這也就導致了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學生也沒有辦法完全進入課堂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講,他們自身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如果教師不能正確地引導學生,那么可能會導致學生理解錯了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真正含義。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不能盲目地傳遞知識點,應該選擇一種學生容易接受的方法,讓學生通過對道德與法治的學習,對為人處世有一個正確的態度。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方法:多媒體;創設情境;生活實際
道德與法治屬于素質教育的內容,道德與法治教師應充分利用教學的課程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遵紀守法、誠實友愛的觀念,小學階段是學生發展的重要時期,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有非常深遠的影響。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國家和學校越來越重視小學道德與法治的課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也在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接下來筆者將從多媒體、創設情境、生活實際三個方面進行詳細地闡述。
一、多媒體教學法改變了傳統課堂
多媒體是一項隨著時代發展的現代技術,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多媒體處理的圖片、視頻、音頻等綜合技術為教學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場景,給課堂注入了許多新鮮的活力,多媒體已成為教師在課堂上必不可少的輔助教學工具。多媒體更廣泛地應用于道德與法治課堂,可以創造不同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幫助學生積累生活經驗,讓學生認識到道德與法治的重要性。可以說,多媒體改變了課堂,提高了效率。
例如,以學習《中華民族一家親》這一課為例,在學習這一課之前,我將利用課余時間尋找相關的影視資料,并根據教材內容設計多媒體課件。在正式上課時,我會利用20分鐘的時間進行本課的講解,然后為了幫助學生鞏固這節課的內容,我會播放事先準備好的《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的音樂MV,然后向學生提問,如:大家根據我們剛剛學習的內容結合這支MV,有什么感想嗎?隨后給學生們踴躍發言的時間。最后我將進行總結:“我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它獨特的文化,但是,這些文化都是屬于中國的,也叫中國文化,這份文化是絕無僅有的,所以,我們各個民族之間一定要相親相愛,因為我們是一家人!”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本課相關的知識點,比傳統的授課方式更有效果,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創設相關情境,增加學生的體驗感
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教師應選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以滿足情境教學的替代感。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理解和教材的內容來設計教學情境。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合現在的學生了,傳統教學方法的應用也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創設情境的方式,通過情境模擬,呈現或再現教材相關內容,使學生體驗教材上的知識點,還能通過情境體驗,讓學生更容易理解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
例如,以學習《讓生活多一些綠色》這一課為例,這一課主要是為了引導學生如何正確地認識環境污染所帶來的害處,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在學習這一課時,我將采用情境體驗教學法,在正式上課時,我會利用20分鐘的時間進行本課的講解,隨后我將這樣設計教學環節:我利用課下的時間準備幾組小卡片,動植物:大樹、鮮花、松鼠、小鳥、魚兒等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農藥污染等等;導致環境污染的事件:塑料、工廠、農藥、電池等等,我會讓學生們隨機抽取卡片,然后讓沒有抽到卡片的學生進行選擇,讓學生們將相應的事物分配到一起,如:工廠、水污染、魚兒,這是一組“因果”關系。通過情境體驗教學法,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加深這些知識點在學生腦海中的印象。
三、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知識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學校要求教師積極運用生活化教學方法。因此,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積極摒棄傳統教學方法,采用生活化教學方法,使道德與法治教學在“生命”中開花結果,讓學生感受到學習道德與法治的快樂。教師應將生命教育理論融入教學活動中,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同時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
例如,以學習《為父母分擔》這一課為例,在正式上課時我將利用20分鐘的時間進行本課的講解,隨后布置一項任務:“從小到大我們就一直讓父母操心,而父母也因為家庭或是大家一直在承受著我們看不到的壓力,雖然大家的年紀還小,還不能為父母做些什么大事,但小事我們還是可以做的,現在大家拿出作業本,在上面寫下你們各自的計劃吧!寫下你們打算如何為父母分擔。”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合理地將生活與教材相結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小學教育是人生的重要階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未來的人生觀、價值觀等。作為新時期的道德與法治教師,我們應該轉變教學觀念,讓學生可以有效地學習,從而根據學生的反饋優化自身的教學方法。為了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就要根據教材內容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做到不斷地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從而達到教師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容易接受。
參考文獻:
[1]鄒德宏.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淺談[J].才智,2017(22):64.
[2]關蕊.如何制定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目標[J].現代交際,2016(15):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