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 要】縱觀當前的高職幼師專業音樂教學,發現還存在很多問題,并不能很好地滿足教育需求,同時也很難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鑒于上述情況,高職院校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強化幼師專業音樂教學改革,使其能夠更加符合現代化教育需求,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本文主要對高職幼師專業音樂教學改革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幼師;音樂教學;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J6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9-0104-02
幼師在幼兒教育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其不僅要對幼兒的智力進行開發,同時還要對幼兒接受知識的能力進行培養,責任重大。在高職幼師專業中,音樂是一門很重要的課程,其教學效果將會對幼師的培養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因此,針對當前高職幼師音樂教學現狀,必須要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以期能夠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幫助幼師提升音樂素養,為其今后的職業生涯奠定良好基礎。
一、高職幼師音樂教學現狀分析
首先,在教學理念方面,高職幼師專業的音樂教學長期以來都在延續著傳統的教學理念,缺乏創新,因而已經很難適應現代化發展需求,更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從而對教學質量產生了直接影響。教師在課堂中一直都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比較被動,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在教學目標方面,教學目標不夠明確,經常會忽視學生音樂審美情趣的培養,大多數教師都比較側重于音樂知識教學,認為學生只要能夠將所有音樂知識牢牢掌握就能將音樂學好,很少關注到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但實際上,只有全面提高學生的創造力、表現力、審美能力,才能夠讓學生真正領悟到音樂的魅力,這才是高職幼師音樂教學的教學目標所在[1]。
最后,縱觀當前高職幼師專業音樂教學的現狀,可以發現教學評價體系也不夠完善,缺乏全面性,大多數高校都未能形成完善可行的評價體系,對于學生的評價基本上都是停留在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掌握以及學生能夠獨立完成多少首音樂作品的演奏等方面,對于書本知識比較看重,常會忽視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過程、個性差異及創新能力等的評價。這樣的評價模式,難免會對學生的自信心造成影響,使其不能充分發揮自身潛能。
二、高職幼師音樂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
(一)提升教師音樂水平,培養學生審美能力
首先,要提高教師的自學能力。現代社會,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因此廣大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自學能力,特別是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很多學生都可以通過網絡等途徑獲取知識,如果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停滯不前,便很難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無法滿足其學習需求。在此情況下,廣大教師必須要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要善于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對最新的音樂動態進行關注,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這樣才能夠讓自己在音樂教學中游刃有余[2]。
其次,要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課堂教學短短的45分鐘是學生接受知識的重要階段,教師需要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要想實現上述目標,就需要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在教學中,教師的風度、氣質、教學方法等都是其教學經驗以及藝術修養的重要體現。教師不僅要善于通過語言對學生進行引導,同時還要學會通過演奏、演唱示范對學生的情操進行陶冶,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這樣才能夠為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最后,要強化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對于幼師專業的學生而言,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至關重要。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培養:第一,通過音樂欣賞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領悟音樂的真諦;第二,在歌唱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這是教學的關鍵內容之一,比較容易被學生接受和認可;第三,通過音樂創造性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主要就是在教學中組織開展各項創造性教學活動。
(二)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積極拓展課外教學
要想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就要求教師能夠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例如模擬教學法,即要求學生對特定情境中的某個人物角色進行扮演,并從事相關活動。在實踐教學中,要求教師能夠為學生創設一種接近真實的教學場景,使學生能夠真正地參與其中,這樣不僅強化了師生和生生互動,同時也為課堂教學增添了趣味性,教學效果將事半功倍[3]。
除此之外,還要拓展課外教學,例如,定期組織學生參與匯報演出,使學生能夠勇敢地走上舞臺,展現自己的才華和能力,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同時還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驗。匯報演出的內容既可以是朗誦、舞蹈,也可以是聲樂和鋼琴演奏,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相應的表演項目,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當中。此外,教師還要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例如,到當地的幼兒園進行體驗教學,提前對自己未來的工作有所了解,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對學生的教學能力進行培養和檢驗,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同時為今后的高職幼師專業音樂教學改革提供參考和依據。與此同時,還要強化學生的課外訓練,通過這樣的訓練方式,既能夠活躍校園文化生活,同時還能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使其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音樂潛能,提高社交能力、組織能力、創造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例如可以通過組建樂隊、舞蹈團、合唱團等形式開展課外實踐活動,以拉近師生關系,為課堂教學奠定基礎[4]。
(三)推動音樂教學評價改革
第一,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從而采取多元化教學評價方法。由于每個學生都來自于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受教育背景,興趣愛好、知識接受能力、學習能力等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學評價方面也不能一概而論,不能采取“一刀切”的評價方法,這樣勢必會對教學評價的權威性和全面性產生影響,甚至還會影響學生的自信心,使其逐漸喪失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因此,在今后的音樂教學評價工作中,教師一定要采取多元化評價方法,結合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評價方式,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其學習過程、學習態度,而并非只是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這樣才能夠為教學評價的全面性和權威性提供保障。
第二,注重過程性教學評價。在高職幼師音樂教學實踐當中,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然后對學生進行多元化教學評價。教師每一次恰到好處的表揚,每一個認可的眼神,對于學生來說都是莫大的鼓舞,對于其自信心的增強很有幫助。另外,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年齡特點、興趣愛好等進行評價,例如針對學生活潑好動、喜歡表現的特征,在教學評價時,教師一定要善于捕捉表揚學生的最好時機,在不經意間對學生做出評價,從而最大程度上調動其學習熱情,幫助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合理選擇教學內容
在高職幼師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為了確保教學效果,還要求教師能夠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選擇,但縱觀當前實際,發現高職院校幼師專業音樂教學尚未擁有統一教材,同時也沒有固定的教學大綱,教材基本上都是由教師自行編寫。因此,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在對教材進行設計時,必須要從以下兩方面入手:第一,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并適度地投其所好,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從而激發其內在潛能,例如很多學生都喜歡王力宏、周杰倫的音樂作品,那么教師便可以嘗試在課上播放他們的作品,之后再尋找恰當的時機融入教學內容,從而提高教學效果。第二,教學內容必須要具有實用性,在高職院校幼師專業音樂課程教學當中,對于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一定要摒棄,不可繼續沿用,同時還要重點關注教學內容的適用性,例如,在鋼琴教學環節,在傳統教學模式的指導下,教師經常會選擇一些大型曲目讓學生進行彈奏練習,但事實上,小型曲目的即興演奏往往更具價值,對于學生而言也更加實用,比較符合幼師專業的教學需求。因而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演奏曲目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不能一味地追求專業性和難度,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的效果。
(五)多種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高職院校幼師專業音樂課程教學中,還需要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調動,這樣才能夠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在實踐教學中,教師首先應該保持樂觀向上、積極隨和的態度,這樣更加有助于拉近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善于通過各種教學活動,活躍課堂氣氛,這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音樂意境,為學生營造一個類似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充分體會音樂表達的情感,這對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很有幫助,同時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高職幼師專業音樂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教學改革對策。總之,音樂是高職幼師專業教育中的重要課程,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綜合素養的提升很有幫助,因此針對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各院校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強化改革,積極創新,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高素質、高水平的幼教人才。
參考文獻:
[1]呂志杰.淺談奧爾夫音樂教育在中職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4(32):233.
[2]蔡霞.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改革的嘗試與實踐研究報告——以廣州幼兒師范學校音樂方向班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7,56.
[3]黃海燕.論職業學校幼師專業音樂教育方式的課程實現方法[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6,46:172-173.
[4]高翯.淺析高師音樂教育專業鋼琴課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拓展[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6(5):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