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英語是高中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素質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需要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要讓其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并強化其思維能力和文化品格。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具有非常顯著的優勢,主要是因為它涉及了各個方面的教學素材,更能夠讓學生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以下以日常教學經驗為切入點,對此類問題進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對推進相關細節工作的優化改革、豐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內涵有所幫助。
關鍵詞: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學生拓展知識面、獲取新知識的主要途徑。日常閱讀教學中,教師既需要將相關閱讀素材中涉及的英語知識點講解清楚,還需要從他們感興趣的素材著手來強化其核心素養,從而促進其全面發展。這是新課改賦予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新使命,也是高中英語教師必須要承擔起的責任,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教師需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出發點進一步推進現有閱讀教學模式的優化改革。
一、 高中英語核心素養的基本概述
現階段,培養高中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已經成了教學改革的風向標。簡單來說,高中英語核心素養主要指的是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形成的,體現在語言、思維、文化以及學習能力等方面的核心能力。具體分析如下:第一,語言能力,這是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基礎,也是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任何語言的學習都要歸于實踐運用,所以僅掌握課本上的單詞和語法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需要在講解知識點的基礎上指導其進行自主、自信以及開放的英語交際,之后才能夠有機會去探究英語背后的文化內涵。第二,文化意識,主要包括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可以及對西方文化的理解。日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努力為其營造出開放、包容的學習氛圍,借此來提高他們的文化自信。之后還要引導其正確認識西方文化以及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只有以此為起點強化其學科專業知識、綜合素質才能夠將其培養成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接班人。第三,思維品質,這屬于核心素養中的心智內容,具體主要包括邏輯思維、批判思維以及創新思維等,都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要具備的思維品質。教師若想要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就必須引導其對文本進行深入分析,之后才能夠強化其思維能力。第四,學習能力,主要指的是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來獲取知識的能力。實際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以及案例教學等方式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實現其全面發展。
二、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意義分析
具體來說,其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在閱讀教學中開展核心素養的培養實踐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整體閱讀教學質量。主要是因為教師若想要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就必須要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并豐富教學內涵,所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積極參與到閱讀教學活動之中,從而提高整體教學質量。第二,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培養也是素質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體現,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現階段,隨著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交流日漸密切,英語教育已經成了各方關注的焦點。英語閱讀是開闊學生眼界,讓其了解英語背后的文化內涵的主要途徑,在其中滲透核心素養培養可以讓其對日常學習的知識以及中西方之間的文化差異建立起正確的認識,之后才能夠為他們今后更深層次的學習打好基礎,最終促進其全面發展。第三,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同樣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日常學習中涉及的知識。學習語言是一個感性經歷的過程,也就是說它不像數學那樣什么都可以用公式、定律來解釋,英語中很多單詞、短語以及句式的用法都是“約定俗成”的,所以只有在特定語境的引導下才能夠讓學生了解。再者,學習英語也并不代表對本土文化進行全盤否定。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其實也是在引導他們學習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內涵,之后學生會認識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短板并樹立起正確的學習目標,這可以引導他們完成對于課本知識的高效運用。
三、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具體策略
日常教學中,若想要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需要轉變過去所秉持的教學理念、革新教學方法,之后還需要落實實施各類新穎的教學策略并整合各個方面的教學素材。具體分析如下:
(一)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知識
實際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語言素養,這是培養其核心素養的起點,對此需端正認識。這一環節的改革中,重點需要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知識,提高其英語閱讀水平,進而提高其語言素養。教師要認識到每一位學生都是特殊的個體,尊重其個性差異,之后才能夠根據其實際閱讀能力或者閱讀喜好為其制定個性化的閱讀教學措施,最終提高閱讀教學質量。新形勢下,教師應當立足于學生的閱讀水平以及英語基礎開展分層英語閱讀教學,以確保能夠在現有基礎上循序漸進地提高各個層次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
筆者建議在這一階段的閱讀教學中采用分小組教學法,將班上的學生分成5、6個小組,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學習閱讀材料,并利用手邊的資料或工具書學習其中不熟悉的單詞或語法知識,之后還可以通過相互提問的方式讓他們檢驗這一階段的學習成果、明確自己的不足。對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說,采用分小組閱讀教學法可以讓其深入了解閱讀材料的內涵,并提高其閱讀理解能力和英語交流能力,這為其核心素養的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且在分小組教學法的引導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可以得到進一步鍛煉提升。除了在閱讀教學中應用分小組教學法之外,還可以嘗試創新單詞教學的具體形式,通過將單詞含義編寫成小故事的方式幫助學生熟悉不同單詞的詞根、詞義以及詞性,這可以幫助其攻克單詞關并為相關內容的學習打好基礎。在生動有趣的英語故事的引導下,學生會逐步養成整合相關素材或信息的習慣,久而久之,他們也會明白哪些信息才是自己需要的,之后便能夠提高學習效率與核心素養。
(二)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對于英語核心素養培養問題的關注度
若要將核心素養培養融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需要教師轉變過去所秉持的教學理念、革新教學方法,之后教師還需要提高對這部分問題的關注度,并明確自己的定位。具體來說,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留出足夠的思考探索空間,以確保其能夠學會分析、學會閱讀。此外,教師還應當樹立起科學的教材觀,即正確認識教材在日常教學中發揮的作用,明確其作為教學輔助工具的角色定位,既不應過分依賴教材,也不應隨意對教材進行調整。備課階段,教師需要結合特定的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深入分析,之后才能夠找出最適合學生的教學素材,或是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地刪減。
以上述工作為基礎,教師還需要在閱讀教學中做好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工作,這也是提高閱讀教學質量、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措施。這一環節的改革中,教師要注意從學生感興趣的素材著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之后還要認真鉆研教學大綱,學習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關的教學理論,并革新教學方法。此外,還要在日常教學中恰當地運用各類新興教學設備、教學工具,從而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校方還應當組織好英語教師的培訓教育活動,幫助其適應全新的教學形勢。在興趣的引導下,再配合高效有序的教學措施,便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在閱讀習慣的引導下他們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師安排組織的教學活動之中,最終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這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前期需要大量的積累,教師需對此擺正認識。
(三)豐富知識,鍛煉學生的文化品格
從字面意思來看,“文化品格”的內容寬泛且抽象,特別是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講,其無法體會到培養文化品格的重要性,因此就需要教師把“文化品格”轉化為直觀、具象的內容。高中英語閱讀教材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元素,教師可以對這些內容進行深入挖掘,為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積累教學素材。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由易到難,逐漸提高閱讀內容的難度、深度和廣度,以此來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此外,除了常規的內容講解,教師還可以以閱讀教材為切入點,拓展與教材相關的文化內容,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進而使其體會到閱讀學習的魅力所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也是升華學生情感體驗的過程,教師也要把握教學契機,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和思想引導,幫助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組織閱讀拓展活動,鍛煉學生的思維品質
首先,可以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整合在一起,為學生搭建起閱讀教學完成后的反饋渠道。“聽說讀寫”是英語教學必須要關注到的4個模塊,而閱讀與寫作則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如果將閱讀看作是信息輸入的過程,那么寫作就是信息輸出的過程。學生經過內化吸收后會通過寫作的方式將閱讀材料的主旨以及閱讀感想展示出來,這其實也是深入理解閱讀材料的過程,可以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探究意識。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各方面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組織這方面的實踐,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其次,還可以通過布置創造性閱讀作業的方式鍛煉學生的思維品質。例如,當學生在拿到一篇閱讀材料時,可以先不給出對應的題目,而是讓他們用自己的話講出其中的中心思想,這就等于是將學生的思考過程進行了具象化處理,所以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此外,還可以要求他們在課下自己搜集閱讀材料,并帶到課上與身邊的同學進行討論交流,這其實也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當這一環節的積累達到一定的“量”時,學生自然會發現英語文章的行文規律,這樣無論是閱讀還是做題就都能夠達到“行云流水”的境界了。
四、 總結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素質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體現,今后要提高對這類問題的關注度。以上筆者對此類問題進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對推進相關工作的優化改革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楊文瑾.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20(15):78+83.
[2]谷習梅.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研究[J].名師在線,2019(20):30-31.
作者簡介:
任艷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新疆疏附縣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