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楊
摘 ?要:結合高中語文課程的學科特色,要將塑造思維品質作為核心素養教育的重中之重,在語文聽、說、讀、寫每個環節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語文課堂模式,提升教育實效性。為了打破我國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制約,應靈活開展教學活動、優化教學手段,激勵學生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創新發展,提升語文綜合素養。那么結合核心素養發展要求,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塑造學生思維品質?本文結合筆者實際教學經驗分享幾點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核心素養;思維品質
想讓學生真正享受學習語文的過程,真正能夠讀懂課文、把握內涵,這些都離不開良好的思維能力。新形勢下,教師要樹立“大語文”教育觀,打造開放性、個性化、多元化的課堂結構,讓學生在多姿多彩的語文活動中盡情地聯想、想象與創新,自由地表達觀點、抒發情感,融入全新教育情境,綜合鍛煉語文思維,提升語文核心素養,順利完成打造高效課堂的發展目標。那么核心素養背景下,語文教學如何塑造思維品質?以下從五個方面詳細闡述。
一、創設生動情境,拓展思維空間
進入高中階段之后,語文課程的知識密度增加,課文內容的理解難度加大,這讓語文“教”與“學”雙方都感到困惑,再加上受到高考壓力的影響,語文課上氣氛沉悶,消磨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思維。為了活躍課堂氛圍,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要多創設生動、靈性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眼前一亮,被所學內容深深吸引,拓展思維空間,增添學習樂趣。以柳永的詞《雨霖鈴·寒蟬凄切》教學設計為例,我在課前收集相關背景資料,利用PPT課件呈現本節課的教學要點,再現秋蟬鳴叫、云霧繚繞、友人告別的詩歌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朗讀古詩,逐字逐句地揣摩情感,獲得視覺、聽覺、感覺的多重體驗,在腦海中想象意境、用語言描述場景,促進形象思維的發展。
二、指導深度閱讀,啟發思維意識
文本閱讀的魅力在于深刻的內涵思想,因此閱讀指導不能停留于文字表面,而是啟發學生深度閱讀,從不同層面去思考問題、把握情感,加強對文學作品的理解,積累深厚的語文知識,啟發思維意識。以《裝在套子里的人》教學設計為例,我以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循序善誘地激活學生深度閱讀的興致,如“文中哪些地方體現了主人公被‘裝在套子里?”“文中的‘套子意指什么?為什么會被‘裝在套子里?”由淺入深的設問讓主人公“別里科夫”的人物形象更加立體。大家通過閱讀課文尋找答案,再加上結合當時俄國資本主義的時代背景,別里科夫就是妥協封建專制、循規蹈矩的典型代表,他被“裝在套子里”,惶惶不可終日。通過深度閱讀,從個人角度、社會角度分析故事背景與深層原因,有效地啟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與發散思維[1]。
三、創新教學形式,優化思維過程
語文教學設計中,教師要樹立創新意識,整合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合理規劃教學方案,從過去“師本教育”轉向“學本教育”,加上適當的點撥與引導,開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讓他們在質疑、思考與探究中鍛煉思維品質,提升學習效果。以《林黛玉進賈府》教學設計為例,讓學生嘗試根據自己的理解談一談:“林黛玉初次到賈府,賈府中每個人都有什么不同的表現?你如何看待社會百態?”“為什么在榮華富貴的賈府,每個人都絞盡腦汁想要討好賈母?”“假如你是林黛玉,進入賈府這個全新的環境之后,你會怎樣處理與每個人的關系?”圍繞這些問題,既可以讓學生開展小組討論,也可以進行現場角色扮演,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激起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推動著學習發展。
四、挖掘情感要素,促進思維發散
語文是一門創新性、發散性的學科,學生在閱讀文本的同時產生了不同的想法與感受,也能獲得心靈體驗和情感熏陶。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把握學科特色和學生認知規律,創設多樣化教學方案,以激起語文思維。以《勸學》教學設計為例,這是一篇經典的文言文課程,首先讓學生初步閱讀,借助學習工具掃清字詞的理解障礙;其次,以高中生的認知水平為切入點,進一步了解荀子,思考問題:“為什么荀子要‘勸學?”帶著問題再次閱讀課文,分析荀子勸學的目的,了解文言文的“古今異義”,整合實詞、虛詞以及文言文句式等含義和用法,把握課文的核心點。整個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獨立思考及互動討論的機會,讓他們在思維的碰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挖掘更多的學習資源與情感要素,通過閱讀產生共鳴。
五、組織課后實踐,推動思維感知
塑造思維品質、形成綜合素質,單靠語文課堂內的時間還遠遠不足,應將教育視角延伸到課堂外,通過豐富多樣的課后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多閱讀課外書、多參加詩歌朗誦會、征文比賽、話劇表演、辯論賽等活動,既能增添學習樂趣,也能調動語文思維,加深對文字的感知與情感的把握[2]。以《竇娥冤》教學設計為例,這是我國戲劇領域經典的悲劇作品,讓學生在了解基本戲劇知識的同時,深刻領悟“竇娥冤”背后蘊含的人生道理,傳遞真善美的情感。通過課上講解故事片段、分析人物形象,課后拓展閱讀關漢卿的《望江亭》、《單刀會》等劇本,并讓學生自己組成合作小組,編排《竇娥冤》話劇,再現竇娥的悲慘命運,探究戲劇沖突與情感波動。通過課上學習與課后拓展相結合,學生不僅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了課文知識點,也增強了思維品質。
由上可見,將塑造思維品質的教學任務貫穿到語文課堂的每個環節,創設生動的學習情境,采取趣味有效的教學方法,給學生更多時間、更多空間去探索、去思考、去實踐,在高效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更利于促進語文思維品質的發展,落實語文核心素養目標。
參考文獻:
[1]劉俊峰.深度學習視域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評價的策略[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33(1):98-103.
[2]何靜.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思維能力培養對策研究[J].語文課內外,2020,(1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