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應賢
摘 ?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模式,對學生實施針對性的有效閱讀教學策略,以確保學生閱讀學習能力的切實提升,進而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任務。基于此,本篇文章對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引言: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素質教育得到了全面的推進與落實。在小學教育階段,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成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目標。然而,在目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和家長依然單純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忽略了學生語文基礎知識和閱讀、寫作等能力的提升,導致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沒能得到有效培養,嚴重阻礙了學生的綜合進步與發展。那么,如何才能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呢?
一、創設教學情境,強化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與理解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書面表達,但是由于小學生的生活經歷淺顯,所以他們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很難深入感受到文章中所傳達出來的情感。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根據閱讀內容高效開展情境教學,讓學生在相應的情境中更進一步與作者進行情感上的交流與溝通,這樣不僅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掌握,還可以逐步提升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與理解能力,保證學生閱讀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以此加快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例如,在學習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將相和》一課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閱讀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把班級里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以組為單位對課文內容進行分角色扮演,讓學生在更加真實的情境中來探析文章內容,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促使學生可以更深入地品析文章中人物的言行,感受藺相如和廉頗忠于國家、顧全大局的高尚品質,懂得“國家利益高于一切”與“和為貴”的道理。同時,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還可以讓學生在愉悅的閱讀學習環境中讓自己增長閱讀學習經驗,達到逐步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進而加快學生閱讀學習任務的高效完成,推動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開展。
二、通過閱讀教學,豐富學生的語言基礎
閱讀是學生積累語言、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主要手段。在新課改下的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需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以此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更多知識,提升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此外,教師還需要加大學生的閱讀量,為學生推薦適當的閱讀資料,并做好監督工作,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語言知識和文字材料,在開闊學生知識視野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三、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探究,開闊學生的閱讀學習思維
閱讀知識涵蓋的深意非常廣泛。在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都是直接將閱讀教材的深層含義講解給學生,學生則一直處于被動接受閱讀知識的狀態。而這樣的閱讀學習狀態就會嚴重阻礙學生閱讀思維的拓展,導致學生的閱讀學習質量很難達到預期的標準,從而影響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為了有效地改善這一不容樂觀的教學現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根據閱讀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探究,發散學生的自主學習思維,以促使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力量完成課堂學習任務,進而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學生閱讀學習任務的高效完成。例如,在學習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夏日里的成長》一課時,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通過相關問題的引導來開闊學生的閱讀學習思維,如讓學生運用文章中的一句話來概括:文章寫的是誰在夏天里的成長?圍繞這一中心句作者寫出了哪些事物?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從文章中都明白了哪些道理?等等。通過相關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探究,不僅能夠明確學生的閱讀學習方向,還能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欲望,讓學生在高效閱讀學習的過程中體會作者的行文特點,深刻地感悟到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積極爭取知識、能力、經驗的增長,只有這樣,將來才能更好地活出人生的意義。
四、注重閱讀積累,提升學生對語言的感知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課外的廣泛閱讀,是積累知識、豐富語言、加深語言感知力的好方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于閱讀量的積累和文章的深度挖掘而言,實際上,量的積累約等于更廣泛的學習,而深度挖掘約等于進一步思考。所以廣泛閱讀的積累是深度挖掘的一大前提。
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閱讀教學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學生的語言基礎、加強學生的語言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更多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從而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沙志梅.淺談語文閱讀教學[J].中國農村教育,2019(35):48.
[2]張曉鳳.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江西教育,2019(36):45.
[3]李錦紅.新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50):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