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媛媛
摘 ?要:時代的不斷進步,社會對會計專業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多,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以教師為主體,強調“教”的傳統教學方式已不再適應時代的需求,將信息技術運用到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來是一種必然的趨勢。會計專業教師應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信息資源和手段實現教學目標、完成特定教學任務,提升教學有效性,為社會培養合格的會計專業人員。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實效性;教學理念;教學手段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社會對會計專業的人才需求增多,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以教師為主體,強調“教”的傳統教學方式已不再適應時代的需求。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學本身具有理論生澀難懂、專業性強的特點,學生在學習中難度較高,學習興趣低,因此,將信息技術運用到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來是一種必然趨勢。
一、中職會計專業信息化教學現狀
(一)會計專業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認知有待加強
當前,很多會計專業教師信息化教學理念認識不到位,都簡單地認為是在教學中使用圖片、PPT 課件或者播放錄像視頻,甚至認為會計信息化教學就是電算化教學。對信息化教學沒有正確的理念認識,就無法開展信息化課堂教學,對信息化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加上教學任務繁重、個人技術水平的制約,使得大部分教師不愿意主動參與到信息化教學實踐中來。教師信息化應用層次僅僅停留在教學內容的展示上,沒有體現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質性內涵。
(二)會計專業信息化教學的硬件設施有待改善
信息化教學對客觀條件的依托相對較強,只有在一定的硬件設備支持下才能開展信息化教學。如會計專業教學中的學情反饋,往往需要將學生的作品進行投屏,便于評價、分析,并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到知識點的運用與注意點,而學生的整體掌握情況更是需要數據和圖形的列示進行科學、客觀地體現。但是目前,大多數學校的信息化教室還處于初步建設中,硬件環境條件支持不到位。
(三)會計專業信息化教學資源相對匱乏
目前,網絡資源往往以文檔資源、接受性資源居多,而多媒體資源、互動性資源建設較少。不少會計專業教師傳統的教學理念根深蒂固,教學資源以傳統的課件、文檔為主,而一些微課、慕課的制作需要掌握新的技術,花費更多的時間,因此,這些新型的教學資源沒有快速地發展、共享,更沒有普及。
二、中職會計專業信息化教學的優勢
信息化教學,是與傳統教學相對而言的現代教學的一種表現形態,它以信息技術的支持為顯著特征,因而,習慣于將之稱為信息化教學。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以信息技術為支持還只是信息化教學的一個表面特征,在更深層面上,它還涉及到現代教學理念的指導和現代教學方法的應用。它具備以下優勢:
(一)信息化教學能豐富課堂資源
會計專業知識比較單調、難懂,對于中職生來說,往往提不起學習興趣,特別是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文字中學習,課堂氛圍沉重。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學,可以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能夠將知識與情境相結合、專業與實際相結合,如微課視頻,可以將某一個知識點的分析、演示、類比等等動態地展現給學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信息化教學能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會計專業學習最重要的環節是會計思維的培養,而思維的形成源于生活。依托信息化教學環境,教師可以形象地引入生活中的實際案例,讓學生通過切身體會感知知識點,并通過進一步地學習形成自己的認知。而通過一些微課的展示,可以將會計專業課上抽象、深奧、枯燥的術語理解、會計核算,變得動態化、形象化,便于學生掌握。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運用,讓學生有機會感觸動態的工作環境、形象的知識分析,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三、如何促進中職會計專業信息化教學
(一)教師信息化教學理念的深化
利用教研活動、肖滿香名師工作室及學校其他培訓平臺,提升會計專業教師信息化教學理念,打造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可依托學校組織教師“走出去”,參觀信息化發展迅速的兄弟學校,學習交流信息化教學。請專家“走進來”,為教師開設講座、開展培訓,加強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運用,提升相應的現代化信息素養。
(二)信息化環境的優化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良好的信息化硬件、軟件等配套設施,是開展信息化教學的基礎。從2010年起,教育部每年舉辦全國中職信息化教學大賽,在間隙舉辦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專家報告會,信息化教學在全國掀起了熱潮,學校紛紛加強信息化建設。我們學校已給各教室配備了“希沃”一體機,有效地運用現有設備的功能,也是信息化教學發展的關鍵。學校還建立了錄播教室,鼓勵教師多在錄播教室上課,以促進教師對信息化相關軟件操作的水平。
(三)會計專業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1.微信群、QQ群、百度云的應用
會計專業教師可以專門建立一個本門專業課程的群或者平臺,把與學習相關的資料發到群(平臺),供學生自學使用。這樣做的好處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和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還打破了空間的局限,學生在家里,甚至在公交車上等任何場所都可以進行學習。
2.微課、教學視頻、二維碼的運用
采用微課及教學視頻的形式,或針對難點突破,或針對課前導入,或針對課外拓展延伸,擇其一點進行微課或視頻的制作,可以使學生對教材內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微課和視頻可以保存下來反復觀看,打破了時間的限制,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手段。二維碼的使用,可以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在線運用免費的調查問卷網站創建一份問卷調查,網站會自動生成二維碼,再把二維碼分享出來,學生就可以通過二維碼答題了。采用這種新型的教學評價方式,增強了評價反饋的時效性和統計性。
3.“希沃”手機同屏的運用
利用現有的教室配備的“希沃”一體機,實施手機同屏,可以將學生的課堂練習情況進行及時的反饋與分享,便于教師現場點評。會計專業的案例解析,通過“希沃”同屏,變得快捷、客觀,大大提升了課堂效率。
總之,我們應迎接信息化時代的挑戰,積極進行會計專業信息化教學的實踐與探索,不斷學習,與時俱進,為社會培養合格的會計專業人員!
參考文獻:
[1]鐘志賢. 信息化教學模式[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陸雙鳳. 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提高會計專業英語教學有效性初探[J]. 文存.閱刊,2017,(8).
[3]張蓓. 中職會計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探索,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