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玲娟
【摘 ?要】對幼兒來說,游戲有著獨特的魅力,是幼兒生活與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課程游戲化理念下開展大班幼兒科學區角活動,能夠幫助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探索、發現,激發幼兒的潛力,提升幼兒在科學區角活動中自主探究的能力。
【關鍵詞】課程游戲化;科學區角;大班探究能力
科學區角活動是幼兒進行科學類探索活動的重要途徑,它不僅能在幼兒全體參與科學活動的方式上進行豐富,還能滿足幼兒個體進行差異化探索的需求,對幼兒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應將課程游戲化理念融入幼兒科學區角活動,豐富幼兒科學區角的環境、材料、內容及活動指導方式,提高幼兒的活動興趣,進一步提升幼兒的科學探究能力。
一、創設游戲化科學區角環境,提供材料支持
科學區角活動重視游戲精神的彰顯,維護幼兒的活動自由,在快樂和滿足中進行科學學習。在環境創設時,我們的思維應更加開放,應從整體協調創設,提供游戲化活動材料,并思考幼兒在區角中與這些環境與材料的互動,為幼兒自主探究提供可能性。
(一)整體環境創設
在開學初,我們就對班級區域的選擇及各區域的擺放地點進行了討論,考慮了科學區的采光條件、范圍大小、靜躁程度等,并劃分科學區的各個部分,選擇適當的擺放柜,便于材料的有序放置。
(二)游戲材料提供
在各個主題中,我們根據主題計劃、區域計劃、集體教學活動、幼兒的興趣需要等,提供了豐富的科學區材料,引導幼兒進行操作與探索。在材料提供的思考中,除了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興趣需要,將材料進行歸類擺放,我們也關注到材料提供的主題性、層次性和延續性。
二、發現幼兒科學活動的興趣,鼓勵探究思考
幼兒在科學區的探究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學習方式,在科學區活動的整個過程中,幼兒始終是積極主動的學習者,是敢于嘗試的操作者,是樂于發現的觀察者,更是勇于思考的探索者。
(一)結合游戲化理念開展幼兒感興趣的活動
在科學區角活動中,我們應結合游戲化理念,并根據幼兒的興趣開展活動。但這并不是說區域中所有的材料都是因為幼兒感興趣才提供,也不是所有的活動都是因為幼兒感興趣才開展。科學區角的很多材料或活動,應該是教師提前預設的,并用游戲的理念進行組織和開展,以引發幼兒的興趣。這樣才是真正適合幼兒的科學區角活動,也是幼兒感興趣的活動。
(二)在幼兒對材料的操作中鼓勵其自主探究
在科學區角活動中,一名幼兒發現指南針竟然“不準了”。指南針剛才還好好的,也沒有被摔到地上,怎么會突然“壞”了呢?再次操作時,發現指南針它又自動“修好”了。發現這個情況后,科學區的幼兒一下子對指南針非常感興趣,大家都迫切地想知道指南針“失靈”的原因。對此,我們就這一現象開展了“指南針失靈記”的游戲化探索,制作了相應的操作單,通過觀察、猜想,一起尋找指南針“失靈”的原因。最終,幼兒通過探索,知道了原來磁鐵會影響指南針的正常工作,導致指南針“失靈”。
三、秉承游戲化科學區角理念,開展科學指導
盡管是大班的幼兒,在其自主探究活動中,也經常會遇到很多的困難與挫折。教師作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應秉承課程游戲化的理念,為幼兒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一)保證幼兒充分、自主的探究機會
幼兒的自主探究活動能力,是在其發現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發展的,在這過程中的一系列思考,都是幼兒探究的過程。在科學區角活動中,我們不僅要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時間,更應該給予幼兒解決問題的機會。而過長時間的等待與旁觀、過度的放任操作、過多的精力和興趣浪費,也是不可取的。
(二)尊重幼兒的差異,進行個別化指導
在科學區角活動中,我們應細心觀察每位幼兒,不僅要了解幼兒的興趣需要,也要清楚每位幼兒的受挫能力也是千差萬別的。對于不同的幼兒,我們只有需要選擇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指導方式,才能對幼兒進行最為有效的指導,發揮教師指導的意義。
(三)與幼同樂,共同投入游戲化活動
在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區域活動時,教師也可以作為幼兒伙伴的身份參與其探索活動,這樣不僅可以吸引幼兒、使幼兒玩得更有興致,更能讓教師的建議和指導更加自然地為幼兒所接受。教師通過投入式的游戲體驗和觀察,可以更加深刻地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檢驗,并作為檢查教育效果的一種手段,為調整和制定教育計劃、有的放矢地施加影響和指導提供客觀依據。幼兒在科學區角中的自主探究活動,不僅是幼兒了解與接觸科學的一種途徑,更是幼兒主動求知的過程。通過實際開展,我們發現將課程游戲化與科學區角相結合,對幼兒的科學探索興趣及自主探究能力都有顯著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夏多次仁.幼兒園游戲中表演區活動開展的探究[J].山海經(教育前沿),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