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瑩
摘要:以生為本的核心理念是將學生當做教學活動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及目的最終都會落實到學生的發展上。以小學數學課堂為例,當今的教學活動越發注重高效課堂的建構。小學階段高效課堂建構的方法眾多,但所有方法均要以學生作為出發點。本文將在以生為本的角度上,探討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建構。
關鍵詞:以生為本;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
隨著新課改及素質教育得到全面的普及與推廣,課堂上教學活動的主體從教師變成了學生,當前的課堂教學在原則上堅持“以生為本”,因而高效課堂的概念逐漸受到重視。對高效的執著也確實帶動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同時也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效率獲得了一定程度的增長。以小學數學課堂為例,為實現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可嘗試以下幾種方法。
一、優化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保證教學過程正常進行的關鍵,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幫助學生配合教師的引導,也有助于教師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但在過往教學過程中,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較深,多數情況下的教育活動均已獲得高分為主要教學目標,這就偏離了小學階段教育的目的。事實上,小學數學教學更關鍵的是幫助學生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與聯系實際的能力,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并盡可能優化這種關系,以使教師能夠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引導者的身份與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提升教學效率[1]。
以《圖形的面積》這一單元為例,這一單元在學習過不同形狀圖形的面積之后,最后一課的內容是對公頃與平方千米的講解。在進行這一節課程的教學時,教師可強化與學生們的互動,帶領學生一起去測量學校的占地面積,并在缺乏工具的情況下,詢問學生如何運用已有的條件測試學校的長、寬,啟發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這時候思維較為靈活的學生會發現學校的長、寬是由不同建筑及不規則空地組成的,因此不必執著于實際測量,只要測量建筑及空地相應的邊長即可。此時教師可對這些學生給予鼓勵,并發動其他沒有想到的學生進行測量,但這種測量依然具有一定難度,那么教師可以進一步誘導學生思考,有沒有什么東西可以代替這些東西進行測量呢?學生在思考過后會發現課桌、課本等便于測量,易于替代的其他物體,最終以小見大,算出校園的占地公頃與平方千米。這種方法不僅能強化學生的聯想能力、觀察能力,還能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而師生共同活動又能強化師生之間的聯系。但在計算過程中,教師需要提醒學生注意單位的換算。
二、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定律為廣大教師所知曉,而建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也可運用此定律,通過調整教學內容使其具有趣味性,來提升學生學習時的樂趣與成就感,長此以往就能幫助學生激活學習興趣,對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建構也有相當程度的推動作用[2]。而圍繞學生興趣展開的教學,也是“以生為本”的主要體現之一。
以浙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材中《小數乘法與除法(二)》中的“反應時間測試”一課內容為例,教師在進行該課程內容教學時,首先需要確保學生整體上已經對講過的小數知識有足夠扎實的掌握,隨后進行教學時,可讓學生先預習課程內容,對反應時間的表達方式有初步的了解與認識,隨后設計課堂游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游戲。這能夠極大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在參與過程中會使學生發現,對反應時間的人力測算并沒有那么容易,各種人力測量總是會出現比較嚴重的誤差。此時教師可稍微引入誤差的概念,并鼓勵學生思考如何準確測量反應時間。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就能夠激活對誤差、反應時間測量等其它相關數學知識與概念的興趣,對學生之后的數學學習大有裨益。
三、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課前準備工作是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前提,也是教師發揮主要作用的關鍵途徑之一。課前準備工作是否完善、全面并行之有效,取決于教師在準備工作中付出的努力與對學生的了解。在進行教學準備工作之前,教師需要先對班上學生的情況做一個充分的調查,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及數學學習進度,從而進一步完善教學方式與教學計劃;而在制定教學方式及教學計劃時,教師也不必要完全按照教材要求進行,而是分析教材內容及教學大綱要求,并結合各方面因素進行思考,設計好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在小學數學課堂學習中的專注程度,強化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進一步完成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建構。
以《組合圖形的面積》這一課的教學為例,組合圖形本身具有不規范性,因而要通過測量求出其面積是比較困難的。由于組合圖形大多可看做其他簡單圖形的組合,因此教師可在課前準備時了解學生對其他基礎圖形面積求得方法的掌握程度,并根據學生整體的掌握情況予以完善,在課前準備中處理好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觀察力的內容,并將教學內容結合現實實際情況,如在教學完成后要求學生求出學校內復雜建筑的占地面積等。這就能強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并教會學生如何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結語
課堂教學隨著社會的發展演進,已經對教師及學生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課堂教學本身在具有學問價值的同時,也具有了一定藝術性。對于當代教師而言,如何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在教師崗位上充分發揮價值,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是值得每位教師深入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偉星.例談以生為本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建構[J].浙江教育科學.2018,(3):58-59.
[2]趙建榮.構建以生為本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7,(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