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正杰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運行故障情況下地鐵行車組織調整工作,重點介紹了在運行故障情況下行車組織調整的措施,這些措施方法不僅能夠克服現有運營故障下地鐵行車組織的不足,而且具有多種特有的優點。通過對運營故障情況下行車組織調整工作探討,以期為地鐵的良好運營提供可靠的保障,創造出最大化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關鍵詞:運營故障;行車組織;調度調整;方法措施
在我國社會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大部分一二線城市已經普及建設運營地鐵,地鐵逐漸成為了城市中最為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地鐵的運營不僅便利了城市居民的出行,也極大地帶動了城市的發展。在地鐵的運營中,若出現運營故障情況,就會直接影響到地鐵的行車組織與調度工作,從而影響到地鐵的整體運行。基于此,文章對基于運營故障情況下的地鐵行車組織調整工作進行探討,并分析其調整措施方法,以期幫助地鐵解決運營故障情況下的行車組織問題。
一、地鐵運營故障類型與組織調整作用
在地鐵的運營中,主要的故障問題情況有著車輛故障、信號故障以及供電故障等。車輛故障的影響主要為單列車故障后出現運營線路的堵塞問題,導致后續地鐵列車無法正常通過,列車之間間隔無法保障,影響地鐵運營。信號故障發生時會導致整體線路與區域的地鐵列車無法按照信號指示進行行車,列車只能依靠駕駛模式運行,影響運行的安全性。當供電系統出現故障時,則會嚴重影響到地鐵列車的牽引系統,導致地鐵列車無法正常行駛。地鐵的運營是動態化的工作,在實際的地鐵運營過程中,涉及到多方面內容,工作內容眾多且無法預測,一旦發生故障問題,就會極大地影響地鐵的運營。而地鐵行車組織調度,能夠根據運營故障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地鐵系統中的各個設備與技術,保障地鐵能夠安全運行,有效提高地鐵的運輸能力,避免事故問題發生,并減少運營故障帶來的各方面損失。
二、地鐵行車組織調整原則
若在地鐵運營中出現或發生故障問題的情況,則需要及時對地鐵行車組織進行調整,對地鐵行車組織進行科學合理調整,能夠及時地處理相關運營故障問題并減少運營故障帶來的危害,保障地鐵安全運行,但是地鐵行車組織調整工作進行進行時需要遵循三點原則。首先是安全原則,安全是地鐵運行中最為重要的原則,在地鐵運行過程中,必須將安全駕駛作為第一要務,一切工作以保障地鐵行車安全為首要目的。因此,在地鐵行車中,需要強化管理安全工作,排查地鐵運行可能出現的隱患問題,并制定防范措施,確保地鐵能夠安全運行。其次是快速原則,快速原則既包括緊急情況快速解決,也包括地鐵快速行車,提高運行效率。因此,在地鐵運營故障發生時,需要迅速做出應對,快速處理故障問題,減少故障問題帶來的影響。最后是先通原則,在地鐵運營出現故障問題時,需要遵循“先通后復”原則,確保列車能夠運行至相應站點,減少故障問題對地鐵運營帶來的影響,在能夠保證地鐵運行安全的情況下,選擇先通行,后處理的方法對運營故障進行解決。
三、地鐵運營故障情況下行車組織調整措施方法
在地鐵出現運營故障的情況下對地鐵行車組織進行調整,需要根據相應原則科學進行。具體而言,運營故障情況下的組織調整措施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實行列車下線、替開以及調表。當一列正常行駛的地鐵列車出現突發事件或是故障情況時,若列車損壞嚴重,無法正常運行,則應對其進行下線處理,暫停此列車的運營服務,防止其出現后續的故障問題。在進行列車下線處理后,需要及時安排備用列車,并進行調表,使新工作列車能夠代替故障列車進行服務,減少地鐵運營故障所造成的損失。第二,實行列車加開。若地鐵線路客流量較大,當前地鐵列車無法容納現有乘客,無法滿足乘客乘坐需求,則需要考慮列車加開,根據線路客流量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加開列車數量。若存在客流量較多而列車出現故障情況,則調度中心必須增加地鐵列車的運行數量,并減少地鐵行車之間的距離,從而提高地鐵運輸能力,緩解交通壓力,及時解決突發情況與問題,提高地鐵運營服務水平。第三,增加停站時間并要求列車減速運行。一旦地鐵出現運營故障情況,必須要對列車進行檢修與維護,列車的檢修維護工作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因此地鐵行車調度中心需要合理地要求其他地鐵列車減緩行駛速度,并增加停站時間,從而增加檢修工作時間,減少運營事故帶來的不利影響。具體的地鐵運營故障情況下行車組織調整原則與措施方法,如表1所示。
四、結語
綜上所示,在地鐵運營過程中,一旦出現故障情況,將會嚴重影響到地鐵運營的效率以及安全性,因此必須要針對地鐵運營故障對其行車組織進行調整。文章對地鐵運營故障情況下行車組織調整的原則與措施方法進行了分析闡述,希望能夠幫助解決實際的地鐵行車組織問題。
參考文獻:
[1]李文鑫.運營故障情況下的行車組織調整研究探討[J].數字化用戶,2017,23(30):283.
[2]韓震.運營故障情況下的行車組織調整研究思考[J].科技風,2018,(17):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