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當前階段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社會不僅需要具備專業(yè)文化知識的人才,更是需要具備綜合技能。與此同時,我們國家但前階段的教育事業(yè)中對于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要求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模式,豐富學生的實際學習體驗。因此。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現(xiàn)狀以及學習需求,有效解決實際教學活動當中所存在的問題,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優(yōu)化教學模式與教學過程,促使學生能夠在掌握到基礎性的信息技術知識同時,還可以強化自身素養(yǎng)與能力,本文就新課改下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新課改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在當前階段的教育改革背景之下,需要廣大知識傳授者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之中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以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比較豐富的體驗,同時需要注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shù)教師往往過于注重固化的講解模式,導致了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提不起興趣,同時限制了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新的課程改革中強調了教師需要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實施多元化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加主動的進行知識探索,進而有效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效果。
一、將問題簡單化
初中階段的信息技術課程相對來說有著一定程度上的難度,許多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難以理解其中比較復雜的知識點,進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對于學生以后的信息技術知識學習有著一定的影響,從整體上來看不利于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所以,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不斷優(yōu)化方式,將復雜、抽象的知識內(nèi)容簡單化,從學生最常用的文字、圖片和視頻等方面讓學生逐漸了解“信息”的意義,使學生在理解知識、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沒有困難。
例如,在進行“計算機基礎構成與功能”部分的知識教學過程中,筆者為了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加深學生的知識理解程度,首先在課堂中出示了一個舊電腦,并將其中的各個部件展示出來,為學生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chǎn)生更加直觀的認識與了解,讓學生掌握到電腦各部件的作用等等。然后,筆者為了強化學生的理解,筆者用類似人體器官進行了細致的描述,將中央處理器電腦比喻人腦,使用鼠標輸入文字信息,與人耳相比可以聽到聲音等。學生們在這種學習活動當中能夠比較認真的進行聽講,加強了學生的理解程度,同時借助直觀的事物將抽象的知識簡單化。如此一來,才能夠實現(xiàn)高效的教學效果,并且有效加深了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知識的理解程度。
二、培養(yǎng)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同時也是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知識的源動力,可見,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意義,同時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有著重要的影響,對于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來說同樣如此。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大多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比較單一化,那么無法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容易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內(nèi)容產(chǎn)生一定的排斥感。所以,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重點思考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強化學生的學習有效性。
例如,在進行“使用鼠標”部分的知識內(nèi)容教學過程中,筆者不僅結合課本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進行了講解,同時,為了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感受,筆者帶領學生們玩紙牌游戲來訓練他們的鼠標應用能力,學生在翻牌過程中,不僅可以靈活掌握鼠標點擊操作,而且還能牢牢地學習鼠標拖動操作,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有效實現(xiàn)了引導學生在“玩”中學的效果。再如,在進行“指法練習”教學過程中,為了避免學神在枯燥、乏味的鍵盤字母排列、鍵盤功能等知識中,進行照本宣科學習,筆者首先在課前下載了《趣味青蛙》的教學軟件,在課堂中組織學生們進行練習,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興趣非常高,他們輕松地達到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三、實施差異教學
由于不同學生的思維方式、成長環(huán)境等有所差異,導致了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水平不同,并且學生對于信息技術技能的掌握也有所不同,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比較常接觸信息電子產(chǎn)品,但是一些學生在生活中卻很少接觸信息電子產(chǎn)品。針對于這種情況,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實施分層教學活動,盡可能做到因材施教,結合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落實不同的教學策略,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例如,在進行“表格的制作”教學過程中,筆者讓學生們進行了實踐操作任務,要求:插入表格,調整表格大小,在表格中輸入數(shù)據(jù),最后制作幻方。在具體的教學活動當中,筆者對于班級當中不同學生,根據(jù)其綜合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針對于一些信息技能相對較差的學生,筆者只要求其制作三階幻方,針對于信息技術相對較好的學生,筆者要求他們需要制作高階魔法。如此一來,在這種分層教學模式之中,這不僅有助于縮短學生之間的差距,而且有助于提升不同層次學生的信息技能,滿足了班級當中不同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
總而言之,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有效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新的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總采用靈活多變的方式,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等。同時,教師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繼續(xù)思考,探索和研究改進學生信息技術課程的有效策略,更好地提高初中階段學生的基本技能掌握。
參考文獻:
[1]王洪年.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J].信息化建設,2015(10):24.
[2]侯雙雙.試論初中信息技術課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7):126-127.
廣西南寧橫縣民族中學 龍肖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