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題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伴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實施,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應用題解題思路以及解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整體優化自身的數學思維,也才能夠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數學素養。教師作為應用題教學的主要引導者,必須多措并舉全面優化學生的數學認知,積極采用科學有效的應用題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有效教學;策略
應用題是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該部分教學內容在于培養學生理論實踐應用能力和邏輯思維。在新課改全面實施的今天,教師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引導者,必須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注重應用題的教學,全方位提升應用題教學的質量與成效,科學全面的優化學生的數學素養以及數學認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一、 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中的問題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應用題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為科學全面的提升應用題的教學成效,全方位優化和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教師必須充分注重應用題教學,多措并舉全面提升應用題教學的整體水平。當前,應用題教學成效整體不高,教學方法也不到位,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學生的數學素養,也難以提升學生的數學認知水平,更難以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第一,作為應用題教學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教師常常采用較為單一的教學方式,或者過分注重引導學生套用公式來解答數學應用題,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學生的數學素養,也難以真正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比如在解答應用題時,教師不注重優化和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不注重激發和培育學生的解題興趣,而是要求學生按照教師的解題步驟以及解題方法來進行認知,甚至教師會將解題方法以灌輸性的方式告知學生,讓學生參照教師的步驟來進行“照貓畫虎”。第二,應用題教學思路存在著較大的問題,教師的教學視角存在著一定的偏差。比如大部分教師在應用題的教學中,更著眼于引導學生進行解題,而沒有真正關注和提升學生的解題思路,沒有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數學思想,這也不利于學生的成長發展。在小學高年級數學學習中,學生才是主體與關鍵,良好的數學閱讀能力,直接關系著學生的應用題解題效率。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開展科學的閱讀,精準全面的把握題干中的數量關系,精準高效的進行快速破題。但現階段,為提升教學效率,保證教學進度,部分教師沒有注重學生解題步驟的科學引導,也沒有真正實現“授之以漁”,更多讓學生進行機械訓練以及被動學習。
二、 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有效教學的策略
對于廣大小學高年級學生而言,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題既是重難點內容,也是關鍵內容。部分學生在應用題的解答過程中,無法快速理清解題思路,無法精準把握解題步驟,這勢必直接影響著他們的數學學習質量,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著他們的數學思維發展。為此,教師在應用題教學中,應該采用科學的教學策略,充分全面的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行之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一)明確解題構思技巧,培養學生邏輯思維
相較于小學低年級的數學知識以及內容,高年級的應用題型是較為豐富的,同時高年級數學也側重于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促使學生積極利用所學知識來開展數學問題的探究,有效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全面的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巧妙多元的采用科學的應用題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應用題解題思路以及解題步驟,科學全面地優化和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以及邏輯思維。在新課改全面實施的今天,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得到了日益的凸顯。為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解題效率,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解題方法,真正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數學素養以及思維特點,不斷滲透科學應用題解題思路以及解題方法,卓有成效的提升學生的應用題學習成效,促使學生真正成為應用題的學習主體。一方面,教師應該注重提升學生的數學閱讀素養,引導學生正確進行應用題閱讀。在解答應用題的過程中,首先需要面對的就是題干。數學題干中蘊含著豐富的數量關系以及數學符號,這些都是解題的基礎與關鍵。若學生不注重數學閱讀,無法真正把握這些關鍵內容,自然難以提升數學解題質量。為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認真剖析數學題干,明確題干中的數量關系,先從數學問題入手,全面分析數學已知條件以及未知條件之間的關系,繼而快速建立數學模型。另一方面,教師要指導學生制定科學的解題計劃,要指導學生制定有效的解題步驟。所謂解題計劃,就是指學生在充分明確題干含義后,確定待解決的問題,并從現有條件中找到未知量和已知量,通過分析二者的關系確定解題思路。
(二)創設生活型應用題,培育學生的解題興趣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數學學習的主體與關鍵,教師應該著重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數學知識的奧秘,積極主動地投身于數學應用題的解答過程中。部分教師在數學應用題的教學過程中,過分依賴于教材中的典型例題,或者嘗試借助于題海戰術等來開展應用題教學,這不僅難以真正優化和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也容易限制著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更容易抑制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為此,教師可以充分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生活實踐,嘗試創設生活化的數學應用題,引導學生明確數學知識與實踐生活之間的關聯性,繼而更加主動地投身于數學知識的學習以及應用過程中。比如教師可以創設同學校相關的應用題,假設學校要鋪設一個300米的環形跑道,開工第一天鋪設了全長的六分之一,第二天因下雨誤工僅僅鋪設了剩余的五分之一,那么兩天一共鋪設了多少米。依托于這樣生活化的數學應用題,能夠快速調動學生的解題興趣,也能夠快速聚集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明確題干中的關系。可能部分學生會忽略題干中“剩余”字眼,致使整個解題思路出現了偏差。教師先讓學生進行自主解答,當學生出現錯誤時,再引導學生回歸題干進行認真審閱。同時,教師要積極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巧妙建立數學關系,積極設計生活型的應用題,這能夠提升學生的應用題解題成效與質量。教師作為數學教學的引導者,應該巧妙結合數學內容來創設生活情境,積極引導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中,積極解決實際數學問題。
(三)培育學生良好的審題意識以及舉一反三的能力
對于小學生而言,在應用題的解題過程中,必須具備科學的審題意識,精準全面的把握題干中的數量關系以及已知未知條件的轉換關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升自身的解題效率。部分學生在進行應用題的解答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必要的審題,甚至還沒有讀懂題目,就想當然的進行解答,這極有可能會造成解題步驟的偏差,也容易出現比較嚴重的解題失誤等問題。為此,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進行多角度的思考與認知,嘗試換一種思路和方法,從不同的數學視角來認知數學應用題。在平時的應用題教學中,教師也不能追求解題步驟或者解題答案的統一性,而要鼓勵和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視角來開展數學應用題的解答,科學有效的提升他們的數學應用題解題成效。在平日的訓練中,教師應該嘗試設計一些開放性的數學應用題,特別是一些方案類的應用題,讓學生設計不同的方案,在不同的方案中尋求最優方案。比如單人票與團體票的應用題,就是一個相對開放的問題,教師以班級內的學生以及不同科任教師等為主人公,嘗試創設相應的數學應用題,鼓勵學生就這些數學應用題來開展思考與探究,嘗試建構不同的方案,繼而通過計算與對比等尋求最優解決方案。此外,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反思,嘗試總結不同類型的應用題的解題方法,整體優化自身舉一反三的能力。
(四)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數學思想,快速提升解題效率
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而言,經過低年級階段的學習以及積淀,他們的數學素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優化和提升,他們的數學認知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為更好地提升他們的應用題解題成效,優化他們的應用題解題速度,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數學思想,繼而快速全面的提升解題效率。比如在應用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掌握數形結合的思想,嘗試將數學應用題中的題干關系以清晰直觀的數學圖形等表示出來。如一塊平行四邊形地底邊長24米,高是底的3/4,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在這樣的數學應用題中,教師鼓勵學生嘗試采用數形結合的思想,通過繪圖來明確不同的數量關系,繼而快速建立解題步驟。再比如甲、乙兩車同時從相距420千米的A、B兩地相對開出,5小時后甲車行了全程的3/4,乙車行了全程的2/3,這時兩車相距多少千米?在這類的數學題目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繪制數軸的方式來進行快速解答。當然,在應用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嘗試采用代入法、歸納法等來進行有效的解題。實踐證明,學生作為數學應用題的解題主體,只有掌握科學的解題思路以及解題方法,才能夠快速提升解題效率。
三、 結論
應用題作為小學高年級數學的基本題型,也是考核重點,教師必須高度重視應用題教學。在實踐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數學素養以及實際認知等,全方位優化應用題的整體教學水平。在應用題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多元化的有效教學策略,整體提升學生的應用題解答成效。
參考文獻:
[1]王利勇,潘金花.試論做好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17(7):91-92.
[2]俞翠英.談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的有效教學:行之有效深入淺出[J].考試周刊,2017(10):69.
[3]錢芬.淺析高效課堂背景下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J].時代教育,2018(8):188.
作者簡介:王彥軍,甘肅省隴南市,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漢王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