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錕
摘 要:大學英語課程貫穿學生整個大學生涯,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全面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大學英語課程成為重要的育人陣地。大學英語課程融入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將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深入,實現立德樹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目標。本文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英語課程的意義,并討論了具體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課程思政視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學英語課程
隨著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外來文化對中華傳統文化帶來巨大的沖擊和影響。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已經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轉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強大精神力量。這體現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性。大學英語課程始終貫穿大學生學習生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具有極大的優勢,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學生學習和交流中的傳播,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國際地位的影響力。同時,能夠樹立學生的正確理想信念和家國情況,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英語課程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正是得益于深厚的文化基礎。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背景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會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課程思政視域下,大學英語課程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其中,更是將文化自信融入其中,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和進步。
(一)有利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經歷史的沉淀流傳下來的重要文化,是記載中國歷史發展的重要活化石,是當今中華民族持續發展的重要精神財富。高校是我國立德樹人的重要教育陣地,必須要肩負起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和使命。中華傳統優秀文化融入大學英語課程中,有利于二者的有機結合。大學英語課程是大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和西方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其中,能夠讓學生改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熟悉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在英語世界中的表述和影響力。同時,英語作為對外交流的重要工具,大學英語課程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推動學生對外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加具有世界影響力。最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大學英語課程的融合,有利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進行碰撞,從而產生新的火花,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與發展。
(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國情懷
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中廣泛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來解決現代社會發展的問題,闡述推動現代社會發展的理念和思想。這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我國歷史沉淀的重要文化瑰寶,是推動我國歷史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外來文化對我國傳統文化帶來巨大的沖擊,很多人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而我國有著特殊的國情,西方文化和治國理政思想并不適合我國的現代化發展。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精神力量,是指導中華民族持續發展的重要理論。《詩經》“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商湯《盤銘》“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自強不息、與時俱進、勇于改革創新,這些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現代化發展的重要理論,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體現。
大學生正處于思想的成熟期,大學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教育陣地,必須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深刻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對國家充滿熱愛和敬畏。因此,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英語課程中,能夠改變學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現象,讓學生認識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逐漸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國情懷。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英語課程的策略
(一)優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教學融合
課程思政視域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大學英語課程中關鍵要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大學英語課程的有機融合,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英語教學,也需要英語教學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第一,教材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材已經逐漸完善,但存在重視西方文化輸入、輕視本土文化輸出的問題。這是大學英語教材不利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的關鍵。因此,大學英語教材必須要有效地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英文翻譯,運用西方文化的特點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第二,教學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目前,我國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存在教師過于重視英語知識點教學,忽視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這也不利于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了解。因此,大學英語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外延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點,從學科建設、專業特點和課程內容等多方面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改變單一的英語知識點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
(二)提高教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
大學英語教師直接影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英語課程的實施和決策。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大多數是英語專業畢業,有著豐富的英語知識水平。但很多英語教師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了解,導致英語教師無法在大學英語課程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此,大學英語教師必須要提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
第一,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大學英語教師要從單一的英語教學和學習的思維中跳出來,不斷接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和研究國學、歷史和民族藝術等多方面的知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含的內容豐富復雜,大學英語教師必須要自覺地拓寬個人的知識面,掌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第二,利用英語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是獨立存在的,與西方文化也存在著相同點和關聯性。大學英語教師要發揮自身的英語特長,利用英語專業知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深入研究,掌握英語專業知識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相同點和關聯性,實現大學英語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融合,拓寬大學英語教學的思路和方法。
(三)營造良好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氛圍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外來文化對中華傳統文化帶來巨大的沖擊,使得新時代青少年出現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現象,這是不利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大學生處于思想成熟期,會接觸到多元化的文化內容,對各種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因此,大學必須要抓住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學英語作為西方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既具有英語知識學習的功能,還具有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功能。大學要積極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中,改變學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現象,樹立學生正確的文化觀和世界觀。這需要大學和教師積極營造良好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氛圍。例如大學可以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座的方式吸引學生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大學也可以利用宣傳欄、廣播、微信公眾號和校報等宣傳途徑,積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始終與學生在一起,伴隨著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最后,大學還可以舉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知識競賽等社團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在社團活動中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然,這些方式均可采用英語的方式進行,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英語始終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讓學生提高個人英語知識水平的同時還熟悉和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三、結語
大學生將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國大學必須要積極發揮課程的特點,始終貫穿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不斷深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大學英語作為一門貫穿大學教育的課程,必須要充分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學生的知識和思想政治教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持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琦紅,秦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英語課堂的思考[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24(6):78-80.
[2]周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融入“雙一流”大學英語思政建設的實證研究[J].人文天下,2019(20):72-73.
[3]孫艷麗,張華.新時代背景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對策研究[J].英語教師,2019,19(15):14-17.
[4]岳紅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6):10-11.
[5]魏晉科.ESP視域下中華優秀傳統茶文化融入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研究[J].福建茶葉,2018,40(8):251.
[6]張錄文.跨文化教育視閾下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探討[J].高教學刊,2017(18):117-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