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玉鳳
摘 要:在高職院校中,高素質、技能型的人才的培養關鍵是看教師的教育能力,對于擔當著學生授業解惑的教師,其一言一行都對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中,科技的進步帶來的是互聯網數據信息時代的普及,對于教師而言,數據信息時代對教育改革帶了機遇和挑戰。如何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既要順應時代的變革又要堅持教育核心價值,就成為教師面對的問題。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教師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對教師角色的研究以及核心價值觀培養提升作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教;核心價值;培養
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中,無論哪個行業都離不開大數據信息。作為社會人才培養的基地,教育領域中的高職院校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大數據的影響。而在高職院校中,教師作為促進學生向高素質、技能型全面發展的培養者,也應該思考如何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既能堅持教師的核心價值,也能在此基礎上創新自己的教育模式。
一、大數據時代下的教師角色研究
(一)大數據的定義
“大數據”的含義在2011年被首次提出。提出者麥肯錫指出,在各行各業未來的發展中,大數據已成為不可缺少的重要生產要素,對于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的發展,大數據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對于大數據,其可以理解為是建立在現代技術上的數據集,主要的功能是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交換、分析和再次融合。它涵蓋的內容是十分豐富多樣的,對于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進步有著一定程度上的推進作用。
(二)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教師定位
基于當前大數據信息的普及,對于知識的擁有者,教師不再是唯一不變的,在獲取知識的渠道上,信息化的時代背景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渠道來快速獲取知識,甚至出現教師向學生學習的現象。在大數據時代,教師的角色從唯一的知識傳授者轉變成了引導者,在教學上不再占據主導地位。對于學生來說,在自主學習上,教師更像是測試與監督者。所以,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于教師來說,其是一個發展的新機遇,要利用大數據時代的優勢,通過學習而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科研實力,以此培養出更多高素質、技能型的人才,并促進社會的發展。
(三)高職教師的教學定位
對于高職教師來說,一定要準確進行教學定位。一個學校的辦學水平如何去衡量判斷,主要是看這所學校培養的人才能否符合社會經濟建設的需求。因此,高職院校的中心工作永遠都是教學工作,教書育人是教師職業價值的基本定位。
二、高職教師的核心價值觀分析
(一)師德建設
高職院校相對來說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其生源是多種多樣的,有普高的、職高的,也有三校生,在文化起點上水平不一[2]。但他們也有和普通高校相同的地方,例如,學生都一樣對未來富有追求,思維也多樣化,實際的動手能力強。不同的地方就在于高職生大多在學習的成長中受到挫折,比如高考成績不理想,與現實相差過大,導致他們的內心相對來說會更敏感脆弱,在成長中遇到的迷惘和問題也會更多。因此對于高職教師來說,其對學生的同理心理就很重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耐心的引導,切不可因操之過急,對于學生,要有更多的耐心。另外,教師對學生要有足夠的寬容、信任和尊重。教師要充分去了解每一個學生,知道他們的優缺點,正確認識到學生的每一面并給予尊重,引導他們對教師產生信任。只有彼此互相信任,才能有效發揮高職教師的作用。
(二)保持敬業的態度
教師不僅要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還要保持敬業的態度。從其基本含義上來看,追崇自己當前從事職業的有關知識、技能,同時在社會層面認同自己所產生的社會價值,即是敬業。對于高職院校的教師來說,基更應該敬重自己的職業,要自覺規范自身一言一行,這樣才能實現敬業精神的精益求精和篤行不倦。基于目前的職業視野,高職院校教師的職業發展要利用大數據時代的優勢,更廣闊地面向世界,不僅僅要放在國家視野和職業視野上,還要面向國際視野。大數據時代帶來的全球一體化信息共享可以幫助教師汲汲吸取一切先進的文化,以開放的胸懷容納多樣的知識面,拓展自己的教育內容和方式[3]。在學生培養上,要培養專業結合行業、崗位的全能型人才。
(三)教師的自我塑造
教師要對自身有個全面的認知。為人師者教育育人,不僅要求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在其人格上面更要有嚴格的要求,品德高尚是重中之重。因此,在對學生進行高素質、全方面的塑造培養中,教師自己也要不斷進行自我反省、自我審視和自我塑造。在當前的發展中,高職教師要認識到大數據時代帶來的轉變。科技的進步推動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教師本身如果停滯不前,就會逐漸被社會淘汰,達不到培養人才的標準。因此,教師要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通過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在教學過程中,更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培養要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不僅教授的專業知識要貼近行業企業的需要,還要做到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培養教師的核心價值觀
(一)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指導
作為為社會發展提供高素質人才的主要培養者,高職教師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指引。對于當前的新時代發展來說,社會經濟建設是在不斷變化的,同時社會的結構也在進行潛移默化的變動。對于高職教師來說,如何在多樣化的社會思潮下,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學生,是需要思考的重點。高職教師應該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作用,同時起到一個示范作用,這樣才能對學生的培養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高職教師愛崗敬業價值的建設
愛崗敬業的價值觀建設對于高職教師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是有著很強的示范性和引導性的,在教學中的一言一語都會對學生的發展產生影響[4]。愛崗敬業的價值觀通過教師傳遞給學生,更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高職教師要對學生體現關愛和尊重。只有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才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另一方面,對于學生,教師應該是學生的良師益友,盡可能地了解學生的需求,才能做出針對性的教導;同時要幫助學生解決成長中的困惑,幫助學生找準人生路上的目標,使學生更加專注于學習。
(三)多樣化教學模式的調整
對于高職教師來說,在新時代背景下,除了精神層面的建設,還需要在實際中結合時代特點調整自己的教學模式,以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在教學中,多樣化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而對于教育的內容,高職教師需要通過了解學生,針對學生的需求來進行針對性教學。
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占主導地位,主要負責教與教,學生負責聽與學,但在當前背景下,教師應在此基礎上進行調整。例如,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相互提問,還可以進行案例分析或者角色活動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此外,教師還可以多進行戶外的教學活動,例如帶學生去企業進行參觀,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到所學內容和實際的結合情況[5]。
四、結語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于高職教師的影響是巨大的,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高職教育的模式,也使高職教師的定位發生了變化。如何在數據時代背景下,重新定義自己教師角色、定位自己的教師價值,是當前高職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教師在創新變革的同時不能忘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教師要謹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進自己的核心價值建設中,用自己的實際建設去指導學生的建設,這樣才能為社會經濟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春蓮.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學報,2012(2):107-111.
[2]邵海鴻.高職院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理論探索與實踐[J].技術與教育,2010,24(2):73-75.
[3]曾令慧.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教師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思考[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8(7):52-53.
[4]魏婕.新媒體時代高校網絡思政教育的內涵、價值及實施路徑[J].傳媒論壇,2018(11):165-166.
[5]陶西平.新常態·新挑戰:探索教師專業發展的新路徑[J].中小學管理,2015(8):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