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娜
摘 要:隨著網絡與課堂混合教學模式的發展和碎片化學習時代的來臨,微課視頻教學已經成為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首先從微課內容設計、語言和視覺設計策略兩個方面進行微課設計策略的研究。提出“一見鐘情”開場白設計策略、吸引人的教學過程設計策略、教師語言和視覺設計策略。其次,提出如何利用微課進行翻轉課堂教學的一點建議。通過層次性的學習目標、學習策略的指導、多角度的評價模式和及時的反饋,以達到培養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微課視頻;設計策略;翻轉課堂
一、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現代教育模式也在發生巨大的改變。通過網絡教學平臺,一種網絡和課堂混合教學的模式已經慢慢走進了各個校園。微課視頻作為網絡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教學模式是非常有必要進行深入研究的。本文將對微課視頻的設計策略和應用策略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二、微課視頻設計的策略
微課視頻學習是典型的單項傳播。學習者學習微課視頻時,常常存在學習者學習視頻時無法融入學習互動的問題。在這種顯性互動缺失的情況下,如何設計隱性互動的微課視頻,讓學習者和教師產生心理意義的互動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下面將從微課內容設計、語言和視覺設計策略兩個方面進行微課設計策略的研究。
(一)微課內容設計策略
1.開場白設計
如何從一開始就抓住學習者的心,讓他產生“一見鐘情”的效果,可以有以下策略。
首先,以總括性的內容介紹作為開場白。例如介紹今天我們將學習什么內容,將從哪幾個方面進行研究。或者教師展示一張精美的動態照片,并介紹今天將學習怎么讓靜態的照片動起來。總括性的內容介紹讓學習者快速了解微課的主要內容和整體知識框架。筆者統計了全國微課比賽網站上面50個微課的開場白,70%的微課是以總括性內容介紹開頭的。
其次,以能引起認知沖突的問題作為開場白。認知沖突是指在學習者原有知識結構的基礎上,通過問題引起認知沖突,讓學習者的原有知識結構與新的知識發生矛盾或不一致,從而需要學習者對原有知識結構進行調整或重建的一種狀態。例如在《浣熊為什么愛洗東西》微課中,教師問到:如果要評選一個被誤會程度最高的動物,浣熊肯定能排進前10。一般情況下,如果動物學家說,大家誤會某種動物了,都是因為大家把它給妖魔化了。但是,大家對浣熊的印象剛好是反過來的。不了解這個家伙的人,總覺得浣熊很好,很可愛,可是你真的近距離接觸它,你會發現它根本不是你想象的那樣。
再次,采用與知識內容相關的故事或者問題。通過相關的故事情節和問題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把學習者引入微課知識內容主題的學習情境。例如微課《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的編制》中講述了一個故事。一個學生在踏入工作崗位后,財務主管布置任務,要求他在下班前做好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他不會做,請教老師,老師幫忙解釋的故事。簡單的故事開頭,一個明確的問題很好地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
最后,使用簡短的互動練習或測試。在商業化的線上課程中,如學而思的線上課程,已經做到在每一個微課視頻開頭,通過幾道題目讓學習者回顧或檢測上節課的內容。并且這些題目是學習者可以當場答題,教師在后臺會有每題答題情況的匯總,了解學習者上節內容的掌握情況。
2.教學過程
首先,用層層深入的問題搭建知識框架。通過問題激活學習者思維空間的矛盾運動,達到構建整體知識框架的認知活動。為了激發學習者的興趣,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設置的問題應該盡量具有趣味性、有適當的挑戰性,并且問題要貼近學習者的真實生活或工作。
其次,故事化的教學設計。故事可作為系列事件的表征,將信息、知識、情境和情感壓縮到里面,是教師教學的一個很好的表達形式和交流策略。由于科技的發展,現在講故事的藝術與動畫、音樂、圖片、視頻等多媒體工具結合了起來,讓故事更加有吸引力。例如在《隨機對照試驗》這個微課是以這樣的故事開頭的。一個陽谷明媚的午后,一個夫人提出了一個問題:奶茶是應該先放奶還是先放茶。其他人對這個說法一笑了之,只有一個身材矮小,戴著厚厚眼鏡的男人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最后本微課圍繞著奶茶和隨機對照試驗進行,讓學習者在一個故事中掌握了知識。
最后,教學視頻可以采用總、分、總的結構。因為,很多研究證明學習者對最早出現的刺激記憶效果最好,其次是最后出現的刺激。關于微課的開頭,之前已經提過了。那么微課的結尾,可以采用提問方式、內容總結式、提示后續知識點的方式,達到吸引學習者注意力,給學習者成就感目的。
(二)語言和視覺的設計策略
1.教師語言表達藝術
首先,創設虛擬對話空間。制作微課視頻時,盡量滲透對話意識。假想身邊有一個學習者,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對話。通過問題和情境的創設,將自己與學習者組成一個小組,形成一種虛擬對話。例如微課《熊貓也能吃肉嗎》這樣講道:“熊貓,圓滾滾毛茸茸的,那么可愛,而且動作又那么緩慢,怎么還咬人啊?這不是廢話嘛,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何況是熊貓。要知道,熊貓可是正經的食肉動物。等一下,你不覺得奇怪嘛,大熊貓不是吃竹子的嗎?這明顯是素啊。它怎么就食肉了呢?怎么就猛獸了?”這種虛擬對話充滿了思維、情感、意識的互動。讓學習者的注意力,跟著教師完成整個教學。
其次,做會講故事的教師。會講故事的教師都是受學生歡迎的。因為幽默、給人以想象空間的語言能實現學習者的自我構建。富有感染力的教學情感,能傳遞給學習者積極的學習態度。
2.視覺設計策略
首先,減少學習者的內外在負荷,不要單獨使用文字或數學推導符號,要把圖片和視頻類信息與文字信息放在一起。利用數形結合把數學符號和圖形結合起來。排除無關的文字、圖片等。
其次,設計有藝術性的、有美感的和互動性的界面。藝術性的界面能調控學習者的學習注意力,使學習者進入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所以在設計頁面時要讓視覺聚焦在重點上。其他頁面各要素之間要形成一種恰當的優美的聯系。頁面內容主次要明顯,明暗度適中。有時,注重頁面呈現中的對比手法。把兩個反差的要素成功配對在一起,可以使主體更加突出。
三、微課應用策略
(一)利用微課,進行翻轉課堂教學
現在的課堂教學早已是傳統課堂與網絡教學結合的模式。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進行不同程度的翻轉。首先,對于絕大多數的課題,可以把引入課題的探究問題制作成微課。讓學習者在課前學習,分小組討論或者實驗。例如《球的體積公式》的教學,教師用微課教學習者用排液法分析圓柱和圓錐的體積之間的關系。然后,讓學習者用排液法研究球、圓柱、圓錐體積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者自己制作視頻,上傳學習平臺。并思考為什么它們之間會有這種關系呢?它們之間哪些量存在數量關系呢?由此達到課堂引入問題討論的翻轉。
其次,對于一些簡單的知識內容或者需要學生表達自己看法觀點的內容。可以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制作成微課,先讓學習者學習討論,再讓學習者在課堂上各抒己見。教師適時的指導以達到把課堂主要學習內容翻轉學習的目的。
最后,對于課堂中較難理解的知識點。例如許多數學結論的應用是容易的,而結論的推導過程常常是比較難懂的。教師可把學生難理解的推導過程制作成微課,可供學習者課后觀看和思考。在一個星期后,請學習者再次來談談他們的理解,達到復雜知識的翻轉教學。
(二)利用微課培養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能力。
利用微課培訓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絕對不是教師完全放手不管。反而,教師應該更多地參與學習者的微課自主學習。例如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及時解答學習者在學習平臺上的問題等。
首先,制定具有層次性的學習目標,并配相應的學習任務單。由學習者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相應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單。要培養學習者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就要給學習者自主學習的空間。把各學習目標分解,并制定到學習任務單上,給學習者自主學習提供了強有力的輔助。
其次,增加學習策略的指導。現在的課堂很少涉及學習策略的課程,學習者只能通過自己摸索總結。而現代社會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學會如何高效學習也是學習者的必修課。所以可以利用微課教學這一載體,讓學習者修習學習策略。教師要事先對學習者講授相關的學習策略、學習原則、學習程序。要通過親自示范和學習者親身體驗的方式讓學習者理解使用學習策略的價值與意義。并持續在學習者學習過程中進行訓練和指導。
最后,采用多方面、多角度的評價模式。一方面,評價者的多樣性。學習者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另一方面,評價內容的多樣性。要評價學習者的學習態度、評價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評價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并且評價時要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進行評價。橫向方面,從本班學習者整體情況出發分析學習者的情況。縱向方面,從學習者以往學習情況出發,評價學習者在各方面的進步。
微課是信息時代和教育融合的產物,它微而不微。筆者相信微課教育資源會越來越完善和豐富,會對未來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胡小勇.問題化教學設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