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遠
【摘 要】 新課程標準理念下,要求課堂教學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作用。強調以人為本的教學發展觀,切實提高課堂效益。在現代的教育改革中,提問的方式和有效性變成了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模式,其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引導學生去應用知識思考解決問題,營造課堂活躍氣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中數學提問有效性的提高關乎到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的理解、應用和拓展。文章對數學教學中提問的有效性進行淺析與探究。
【關鍵詞】 高中數學 ?課堂教學 ?提問有效性
在新課改的今天,實施素質教育仍然主要是課堂教學。然而有效的課堂教學離不開精彩的師生問答。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高中數學課堂所授內容過于公式化和嚴謹性,難免顯得枯燥無味。對于備考壓力較大的學生來講很難有代入感。所以,教師應該通過不同的提問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中更加具有代入感,提高課堂有效性。提問有效性的提高恰好滿足了教育工作者對于課堂改善的需求。本文就高中數學課堂的提問有效性做出分析與探究。
1. 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提高提問有效性的意義
對于高中數學教育的教育方法可謂是層出不窮,但是要想成為一種適合當時教育節奏滿足教育目標要求的良好教學方法,就需要將學生帶入到課堂中,充分發揮學生為主體的作用。課堂教學有目的地提問數學問題,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課堂提問可以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増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增進師生交流,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教師通過提問可以獲取教學反慣信息,促進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能促進師生有效互動,及時地反饋教學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從而大大地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學生對于課堂中提出的問題能夠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總結,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數學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從而達到了很好地提高成績的效果。我認為提問有效性的提高在新課改中意義非凡。
2. 高中數學課堂提高提問有效性的方法
2.1 提問中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
良好的提問互動要求創設更好的問題情境,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問問題應充分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這樣才能使學生在面對具體問題的引導時有更好的代入感以及更深刻的思考。所以充分考慮參照學生的現實生活是提問過程中的重要一環。例如,在高中數學幾何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墻角和門框等實際事物或者相關事例對于學生進行關于幾何問題的引導提問。在提問過程中不拘泥于數字表面,而是讓學生內心中產生豐富的遐想,主動去思考其中蘊含的邏輯。或者讓學生閉上眼睛,老師引導學生在腦中自己構畫三維、四維幾何立體圖形。提問也不要死板的只詮釋邏輯的表面,也不可以要求學生單純地死記硬背。
2.2 提問過程重視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具有有效性的提問具有先進性正是其吸引了學生的興趣,增強了課堂的互動性和學生的代入感。學生對提問的教學課堂的興趣越濃厚,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思考得就越深刻。所以學生的興趣是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方面。將提問情境化,使課堂提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中數學內容相對比較抽象,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照本宣科,則課堂會顯得枯燥乏味。因此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創設情境,使枯燥的數學知識活躍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去學習數學。例如,在研究“不同增長的函數模型”時、在教學“等比數列的前n和”時、在設計“算法的程序”時教學情境均可以引入“印度國王向國際象棋棋盤放麥子的故事”。在興趣的帶領下學生會自發地進行理解和思考,最終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
2.3 課堂提問具有啟發性和探素性
課堂教學要能達到更有效性。教學當中應創設問題情境,把提問梯度化,使課堂提問具有針對性、科學性和適度性。設計有效的課堂提問要緊扣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設計的提問能反映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設計的問題要難度適中,不能太難也不能太易。問題太易會使學生提不起對數學的興趣,問題太難會使學生喪夫信心,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難點問題,要設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一系列提問,使學生通過回答問題,逐步突破難點。例如,在教學“求二次函數值域”時,按以下順序設置問題:①②③④就是由易到難的問題設置。層層深入設問能使學生更能理解二次函數求最值的方法。同時,對分類思想方法的滲透和理解應用。只有適度的提問,恰當的難度,有梯次的問題設置,才能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去思考和理解,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4 將科技與提問相結合
科技會讓課堂更加形象生動具有層次感,教師將有關教學內容的音頻和視頻與問題相結合,在學生觀看的過程中以同樣的形式提出疑問和需要探討的問題,學生會主動地參與到問題的思考中去。最普遍的Excel中的數據/公式大家都知道其中就有不少關于高中函數跟方程式的運用;通過幾何畫板可以把高中數學的函數圖像畫出,以數形結合使學生產生問題,解決問題;現代教學設備中強大的希沃白板無不使教學融入更多的科技元素,使教學手段更加多樣化,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激發。通過軟件等操作可以更立體地體現高中數學函數方程式的知識點。通過科技手段,具體問題的提問對于學生理解領悟能力的效果會更好。
3. 結束語
在高中數學課中,提問有效性的提高必須要基于學生興趣、貼近現實生活、以教學目的和要求創設等多種方式。對于具體問題的回答有利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循序漸進,登堂入室。長此以往學校能夠將教育資源利用最大化。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度逐漸提升,收獲越來越多,綜合素質的提升更加迅猛。從而實現了高中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 朱瀟男.關于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研究[J].數理化學習(高三版),2014(2):53-53.
[2] 張衛霞.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3] 袁海艷.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研究[J].語數外學習:英語教育(z1):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