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
摘要:當前高職教師的教學模式造就了計算機專業與市場需求之間的錯位,導致目前市場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匱乏以及計算機專業供給結構性失衡。所以從一定程度來說高職教師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影響了高職計算機專業人才的教學,影響了學生的就業?;诖?,本文以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入手展開分析,提出目前高職教師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為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高素質發展提供途徑。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高職教師;計算機教學
我國計算機教育從無到現在發展為幾百所,可以看出計算機教育專業從無到有經歷了快速的發展,在一定層次上為計算機專業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但是與此同時,我國計算機專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目前市場上也需要大批的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市場對于計算機人才的求賢若渴,與現在高職教師教學的人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高職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面臨總量上供不應求,質量上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尷尬局面,這種局面形成的原因是高職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不能夠與就業進行協調的發展。
一、我國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現狀分析
(一)計算機專業教育方向不精準
目前,我國計算機專業教育起步晚,辦學條件差的特點,相關研究表明,我國計算機專業在近20年的歷史中一直處于積累與發展的過程中,目前計算機人才的培養尚處于起步階段[1]。由此,就導致了目前許多高職學校的計算機專業課程內容定位不準確。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不能夠很好的明確學生教學的目標,所以經常出現眉毛鼻子,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現狀,學生學習了廣泛的知識,但并不知道計算機專業的核心理念在哪里。其次,學校并未真正的重視計算機教育課程的開展。計算機教育專業是一個在崗位當中得到發展的一個專業,因此學校教育是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地方,但是很多學生進入社會后,不知道計算機的本質究竟在哪里。
(二)計算機專業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目前,高職學校的計算機專業缺乏專業素質的教師。計算機專業作為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模式應該注重教學應用型的人才,要教學出這樣優質的人才,就對高職教師的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素養[2]。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理論知識,更要具備實踐能力。但是目前我國許多高職教師并沒有在計算機崗位實踐過,沒有相應的實踐經驗,所以導致教師對于企業內部的一些經營狀況和工作重點并不是特別的了解,如此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太過側重一些機械的理論教學,單純的去依靠書本知識進行教學,這無疑使學生學習低效化,學習能力得不到快速發展的局面。
(三)計算機專業教育模式有待改善
目前高職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模式還是比較傳統的,仍然采用以理論教學為主,并沒有創設平臺讓學生走進企業,讓學生與企業建立聯系。學生走入企業的機會只停留在大三、大四的實習,除此之外,學生只能聽一些關于計算機方面的講座,這種的教學模式無疑使得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還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以至于學生畢業之后,不能夠較好的滿足市場對于學生的需求。
二、應用型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的途徑探索
(一)基于高素質,明確教學目標
首先高職計算機教學模式要真正的革新,都必須要明確教學的目標,要重新定位高職教師凸顯專業人才教學的方向。所謂高職計算機專業的人才,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計算機行業的發展提供大量優質合格人才,所以高職教師計算機專業的人才模式必須要基于市場進行調整,要改進目前人才教學當中出現的問題。首先,要改變目前計算機市場人才需求結構性失衡的局面,高職教師必須要轉變人才教學的觀念,根據自身的條件建設符合計算機人才進步的教學模式,而且基于人才教學的復雜性,可以分層次教學計算機專業學生。例如,可以教學出學術研究型的人才,這類人才專門從事計算機的理論專業;還可以教學應用型人才,計算機精算師、高級管理師等人才。其次,還可以基于復合型人才,展開教學。復合型人才顧名思義就是計算機與其他學科交叉的人才。最后,還可以教學基礎技術人才。如此高職教師在設置課程的時候一定要強調實踐性課程和綜合性課程的引入,即引入計算機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設置,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課程的開展過程當中要增加一些與計算機相關的實習實踐和培訓,只有通過有層次,有分工的合作、實踐,才能夠使得高職教師避免浪費資源,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
(二)提升素質,輔助教學改革
在新的理念下,要想真正的提高計算機專業人才的教學,必須要加大教師的教學,教師既是教育工作的推行者又是教育工作者。而教師作為學生提高綜合實踐能力的引導者,教師水平的高低決定了計算機學專業課程開設的質量。由此高職教師應該重視師資團隊的建設,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有素質的教師團隊是高職教師計算機學專業課程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保證學生能力得到提升的關鍵。由此學校應該注重教師的多元化發展,為教師建立師資培訓工作站,推動教師團隊的建設。所謂促進教師的多元化發展就是夯實教師的知識基礎,確保教師知識專業化,為實現教師由理論型轉向實踐型做基礎。其次,教師的實踐精神才能夠有效的建立起企業和學校之間的聯系,進而提高學生的從業素質。最后,應該提高教師的工作能力,教師只有知道如何更好的從事教育工作,如何將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運用到實際教學當中,才能夠推動學校計算機學專業實踐課程的發展。比如,高職教師可以安排理論知識、實踐知識較為豐富的專業教師進入企業,進行實戰演練。讓教師在企業當中承擔相應的工作任務,讓教師在實踐當中積累經驗。其次,對于基礎薄弱的教師團隊而言,高職教師可以與相應的企業進行對接,邀請有實戰經驗的從業人員、工作人員到高職教師為教師開展教學理論專題培訓課,促進教師對企業工作流程,以及工作任務、工作責任的理解。以此能夠彌補教師的專業程度不高,又能夠促進教師實戰經驗和實戰能力的提升,最終實現教師多元化發展。
(三)革新學生意識,提高學習效率
學生是教學模式的主體,要想真正的革新教學模式,就必須要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所以在學生入學之初,高職教師就可以結合多種形式開展計算機專業的宣傳知識,比如,邀請一些計算機行業的企業工作家,和一些校友向學生進行言傳身教,還可以要求邀請高年級的計算機專業學生,為在校生為新生講述為什么要選擇計算機專業,選擇計算機專業有什么好處,如何學好計算機專業。其次,當學生走入校園之后,高職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成立一些計算機社團,還可以提供一些計算機文章發表的期刊,讓學生基于小團體在校報上發表計算機小知識,以此來促進學生積極性的提高,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讓學生從根本上愿意去了解計算機相關知識。除此之外,高職教師還可以通過與其他高職教師的聯結,建立知識競賽活動,讓學生參與高職教師合作開展的計算機競賽,在競賽過程當中呈現多種多樣的活動內容,使得內容豐富化,激發學生對于計算機的熱愛,讓學生能夠在計算機活動當中體會到計算機學習的快樂。
三、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目前計算機行業已經得到了快速發展,高職教師應該重視計算機專業人才的教學模式,從根本上讓學生成為應用型人才,讓學生在新的理念上可以得到發展和提升。除此之外,高職學校應該要擴招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規模,使每年所教的計算機專業人數能夠符合市場的需求,進而從多個方面為市場提供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袁培良.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策略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7(11):80-81.
[2]?? 于薇,王桂武.基于培養應用型人才理念下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策略探討[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16(07):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