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機械制造專業的教學內容是研究與機械制造相關的理論與技能,并且也在不斷地滿足社會的發展需要。目前我國的大部分機械制造企業的技術都比較傳統,沒有及時更新,但是實際的需求是在不斷變化上升的。為了可以更大限度地促進機械制造專業技術對我國制造業的發展,先進的制造業技術必然要取代傳統的技術。為了能夠讓高職院校的機械制造專業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改進高職院校機械制造專業的教學模式是一個必然的選擇。改革創新的教學模式可以社會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
關鍵詞:高職教育;機械基礎;教學改革
引言
機械制造專業作為高職院校中的重點專業,主要研究方向為機械制造理論、制造技術和模式,機械制造專業主要服務于社會中的機械生產,為現代制造業提供高素質的專業化人才。當前正是高職院校機械制造專業教學改革的關鍵時期,面對社會上人才需求不斷擴大的現狀,高職院校要立足于時代發展需求,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應用型人才。
1???? 機械制造專業開展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客觀來講,當前我國機械制造業發展速度迅猛,技術手段日益完善,科技含量不斷提升,自動化水平也在不斷提升,這就決定了機械制造專業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與時俱進,動態化地同市場有機結合,不斷加大自身教學建設。特別是當前市場競爭和變化越來越快的情況下,機械制造專業需要立足市場,強化學生對大數據知識、自動化知識的學習,同時也要不斷提升學生的實操能力以及動手實踐能力,能夠讓學生具有更加完備的技術能力去參與今后的工作,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要。因此,在新的發展背景下,機械制造專業需要不斷推進教學改革,探尋新的教學模式,強化教學引導,綜合性提升學生的技術能力,從而讓學生高素質人才。
2???? 機械制造專業教學的現狀
2.1? 教師的專業素養有待提升
在高職院校中有很多資歷比較深的老教師,在面對新形勢變化時,不能及時做出改變,或者是老教師的學習速度較慢。社會發展變化快,新的技術在不斷更新出現,所以有許多高職院校的教師沒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學習新的技能。有的教師則是存在責任心不強的狀態,認為既然已經在學校任教了,那么就有了穩定的工作,就不會繼續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缺乏了責任心與工作危機意識。教師的專業水平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直接并且重要的影響,所以教師如果缺乏專業的新技能就會導致學生的水平下降。
2.2? 教學內容更新不及時
從客觀表現來看,當前機械制造專業基本上已經形成了較為系統完善的教學體系和有著自己特點的教學理念,能夠很好的指導教學活動的開展。但是隨著機械制造行業的快速發展,自動化技術的不斷發展,目前的機械制造專業教學出現了滯后現象。在教學過程中,課程的設置并不是非常合理。教學過程中,理論教學仍然占據重要位置,沒有給予實踐教學足夠的重視,特別是一些不斷更新完善的知識內容更新不及時。例如,CAD、自動化技術、計算機輔助繪圖等在實踐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技能,教學中對其的關注不夠,使得教學內容同實踐需要存在一定脫節。很多學生在畢業后還需要重新學習這些必要的知識,弱化了教學質量,也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2.3? 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
目前來看,我國高職院校的學生群體學習基礎是比較差的,大部分是因為學習習慣不好,所以在學習管理的時候也會比較困難。又加上,現如今很多大學生都比較沉迷于手機互聯網等,上課的時候也會手機不離手,游戲對他們的吸引力更大,很多學生受這些因素的影響,所以上課的學習積極性不高。
3???? 高職機械制造專業教學改革的新模式探索策略
3.1? 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
機械制造專業對于實踐操作要求比較高,學習了理論知識,如果缺乏實際的操作經驗,那么學生學習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實踐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為學生提供企業的練習與實習機會。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顯得尤為重要。學校與相關企業簽訂相關的協議合同,為學生爭取到更多的機會。例如,學校可以為機械制造企業提供優秀畢業生,為企業推薦優秀的畢業生;同時企業在日常的工作中,為高職學校提供實習訓練的崗位,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實踐操作,也能夠真實地感受與體驗職場,有利于以后的正式工作。校企合作是很多院校采取的一種合作模式,通常情況下可以實現雙贏的局面。
3.2? 動態化更新教學內容
機械制造專業要動態化更新教學內容,基于市場的動向不斷完善教學內容,為此,學校應該同企業形成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使學校能夠及時了解市場動態,對于市場所需的技術人才技能要求有更加清晰的認識,然后在當前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教學內容的完善,不斷補充所需知識。在這種理念下,積極打破教室的限制,通過多媒體、互聯網來拓展教學內容,也可以同企業形成良性合作關系,引領學生了解實踐技能需求,從而不斷完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學習技能。
3.3? 改進課堂與實踐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習慣與學習基礎都比較差,所以學習需要強有力的監督,以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智能手機與互聯網對于學生的吸引力較大,在課堂上也不離手,所以如果教師的授課無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學生的學習效果就會很差。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讓學生分組合作學習,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展示交流。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新的內容,然后在課堂上讓學生上臺展示預習心得與體會。對于平時的表現,教師都可以進行記錄作為平時成績,最終計入期末成績。又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較多地使用多媒體與計算機進行教學,把一些枯燥的內容用多媒體動畫視頻的形式為學生講解。
3.4? 優化教學手段
機械制造專業教學中,要構建更加開放的教學新模式,實現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全面培養。在此過程中,要豐富教學手段,可以設置任務型教學模式,為學生設計任務,然后進行理論與實踐教學,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進行任務實踐,在此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也可以強化學科競賽教學,讓創新能力強的學生參與學科競賽,更多的學生都可以參與其中,讓學生得到更好的鍛煉。同時,積極同企業展開合作,定期進行參觀學習,設計相應的操作環節,讓學生親身體驗。學校基于企業生產需要開展針對性教學,提升學生知識的對口性,也可以邀請專家以及企業經驗豐富的員工對其進行指導或開講座,為學生提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指導,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手段全方位提升機械制造專業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其成為高素質綜合性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結束語
高職機械制造專業的教學模式應緊隨市場對人才的要求標準來進行及時的改革,教師在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的同時注重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發展需求,積極地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動手實踐環節,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其以后的就業提供必備的基礎。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具備教師的專業素質,以耐心、愛心來督促學生學習和進步,教學改革不是朝夕即能完成的事情,課堂教學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要求來不斷嘗試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合理、有效是實施的標準。
參考文獻:
[1]?? 李美萱.高職機械制造專業教學改革新模式探索[J].考試周刊,2018,(57):4-5.
[2]?? 杜鵬,楊藝,席興華.高職機械制造專業教學改革新模式探索[J].湖北農機化,2020(01):92.
[3]?? 關鋒.高職類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微課設計與開發研究[J].南方農機,2019,50(18):107+111.
作者簡介:
姓名:鐘榮林,性別:男,籍貫;廣東,出生年月:1982.10,學歷:本科,職稱:高講,研究方向:機械教育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