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抽象數學知識形象化,創設較好學習情境,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文章分析了初中數學教學多媒體技術運用常見的問題、存在的優勢,對有效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及多媒體運用的注意事項提出了相應策略和建議。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多媒體
初中數學是基礎學科,也是很多學生“老大難”的學科。因為數學學科本身的抽象性、復雜性、邏輯性,導致很多學生在數學思維模式構建上存在困難,由此導致數學學習費力,效果不佳。筆者針對此情況,在實際教學實踐中,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數學教學,通過多媒體的直觀和影像,幫助學生打破思維“壁壘”,取得了較好效果。
一、 初中數學課堂多媒體應用存在的問題
初中數學課堂多媒體教學軟件的具體運用,確實給初中數學教師的課堂授課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有效提高了教學和學習效率,使得學生對抽象知識點的感受更為直觀,對知識點有更好的掌握,師生之間的互動性更好。但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根據筆者觀察,多媒體在初中課堂的具體應用中存在如下具體問題,對教學存在一定的影響。
(一)對多媒體過分依賴,缺乏正確認識
因數學本身屬于理論知識為主的學科,學科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多媒體教學在初中教學課堂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多媒體教學也越來越受到初中數學教師的重視。但在教學實踐中使用多媒體方面,不少教師還存在一定的誤區。具體表現就是,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的使用“一下到底”,對多媒體過分依賴,整堂課都是在用多媒體可見來展示、講解知識,忽略了板書的作用。缺少對知識點的及時歸納和總結,學生也失去了思考的機會,對教師而言,有“托管”的嫌疑,學生與教師之間得不到有效溝通。特別是在數學教學課堂中,如果多媒體的運用過多過濫,很容易導致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產生一定的偏差,不利于教學的正常開展,也不利于學生的接受學習。
(二)對多媒體照搬照抄,缺乏創新意識
有的數學教師思想因循守舊,教學模式陳舊,教師即便使用多媒體課件,因為缺少創新,對多媒體課件的“研發”能力略顯不足。多媒體課件往往直接從網絡上下載照搬,進行簡單的剪輯拼湊,就可以在課堂上運用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課件內容枯燥乏味,不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能滿足現代中學生對知識的需求。有的課件為了吸引學生注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范圍,選擇了看起來華麗、有趣的素材,但知識點的分布“密度”卻不夠,形式大于內容。這樣的多媒體課件都將嚴重阻礙學生的數學學習,不利于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多媒體應用的優勢
在認識到多媒體課件在初中教學課堂中存在的常見誤區后,我們還有充分認識到多媒體在初中數學課堂中運用的優勢,便于將多媒體課件科學、高效地運用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之中。
(一)在線學習,優勢獨特
多媒體教學可以集合多家長處,信息海量,在線就可以實現學習,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具有獨特優勢。多媒體教學的這一特點,在今年的新冠疫情期間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多媒體教學手段不但有光盤、軟件和各種針對學科的教學影音資料,還包括了一些網絡資源。這樣就使得初中數學,或者更貼切地說初中數學學習,能夠實現在線、重復、交互的學習需要,這一點是傳統數學教學無法實現的。媒體應用的工具越豐富,對學生的學習越有幫助,而且通過“停課不停學”的近期實踐,也驗證了未來教學的趨勢,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和特點,值得鉆研和有效運用。
同時,因多媒體課件本身附帶保存、“回放”功能,有利于突破教學難點,學生自主學習。傳統數學教學的課堂時間有限,教師為完成當堂的教學目標,往往按照教案分配教學時間,很可能出現重點、難點講解過快,出現好學生“沒吃飽”,相對基礎薄弱的學生又“沒吃好”的情況。而多媒體本身的保存、反復觀看的特點,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需要,教師可以將課件拷貝給學生,便于學生課后自主學習、及時復習、查找不足。
(二)突破難點,形象直觀
抽象性、邏輯性是數學學科的顯著特點,這也是造成學生感覺數學難學的主要原因。多媒體技術能做到化抽象為形象,體現出的教學內容也更具有邏輯性。
具體到數學課堂教學上來,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盡快突破重點難點,形象直觀地呈現數學知識,豐富教學內容,讓教師和學生都感到輕松。例如,在教學“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時,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就顯露無遺:輕松利用幾何畫板軟件,精準秒點,立體呈現。過程很清楚,學生看得很直觀,效果當然要比教師在黑板上手工畫圖像來得更進準,而且還節約了課堂時間,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多媒體技術對學生突破被幾何“支配”的心理障礙,也是有極大的幫助的。
三、 初中數學教學應用多媒體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創設情境,因材施教
初針對中生生理、心理特點,特別是因其處在青春期、有效注意難以長時間集中的特點,作為數學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因材施教。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實現。在實際教學中,有效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因圖畫或動畫的形式,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的眼前,這就創設了一個學習的“場”。對學生而言,圖畫或動畫就是他們喜聞樂見的情境,由此避免了數學教學的“填鴨式”操作,數學知識與多媒體技術有機融合,學習氛圍輕松愉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把握重點,注意反饋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其目的最終還是要指向:數學知識重點、難點的突破,多媒體技術一定是為實現教學目標所服務的。所以,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就要做到“心中有數”,注意把握重難點。例如,動態幾何問題,是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更是中考的試卷的“常客”。那么在講授幾何圖形動點問題時,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現數學的動靜結合之美,實現幾何動點問題的動點,在多媒體創設的動態的畫面中呈現,直觀性較強。多媒體運用,雖然直觀,但可能還會有部分學生走神或者不明白,教師也要注意與學生互動,聽取學生的反饋意見。注意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后續的數學教學打下基礎。
(三)優化模式,靈活運用
“教學有法,而無定法”。數學教師在運用多媒體進行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優化多媒體教學模式,使之與教學的需要、學生的需要更切合,是教學模式更趨向合理、高效。教師不能將網絡上的課件當做“萬能膏藥”,直接下載就用,而是要精心準備課件,使多媒體課件真正與教學內容完美銜接,真正為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習效率服務;教師在準備多媒體課件的時候,也未必要讓學生“一看到底”,可以在多媒體中穿插一些問題,講授完知識點后,鏈接到問題,隨堂測驗,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做到當堂學習、當堂檢測、當堂抽查、當堂訂正,讓多媒體可以恰到好處地幫助學生學習,真正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四)提升技能,關注學生
除了在課堂之上運用好多媒體課件,還要注意到“工夫在詩外”。數學教師要結合學科特點,充分掌握多媒體技術,實現數學與多媒體技術的真正有機融合。教育主管部門、學校也要充分認識到多媒體的作用,有效開展相關培訓,適當考慮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列入考核,結合實際成立多媒體教研組,做好傳幫帶,切實提高教師對多媒體的重視程度和學習熱情;教師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數學授課時,也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關注學生的適應和接受程度,適時調整授課進度、PPT播放速度等,真正將多媒體的作用發揮出來,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四、 初中數學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注意事項
(一)注意課件的實用性
課件要實用。不能僅僅是PPT這樣的常規軟件,還要結合音頻、視頻等開發課件;可以問卷調查,或通過教學反思,真正了解學生的困惑之處、疑難之處,制作對學生學習有真幫助、學生學習真需要的好課件。
(二)注意板書的重要性
板書要重視。不是說有了多媒體技術,教師就徹底“解放”了。教師傳統的板書“功夫”還會是要體現在知識總結、難點問題歸納等方面,板書的一些優勢,是多媒體技術無法取代的。
(三)注意應用的節奏性
節奏要把控。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要關注學生的適應情況,不能多媒體“一用了之”。適時調整課件的播放速度,不能一味求快而不顧及學生的消化吸收情況。
總之,雖然我們在教學中運用了多媒體技術,但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我們也要隨之更好地認識到多媒體教學的問題和優勢,合理、高效運用,提高教學效果,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董麗霞.新時期多媒體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有效運用探討[J].電腦迷,2018(10):52.
[2]劉芳.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11).
[3]李建偉.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融合[J].信息記錄材料,2018(9):182.
作者簡介:高景秀,吉林省通化市,吉林省通化縣東寶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