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理學科在教學科目中占據了較大的比重,因此,教師要不斷地提高地理教學水平,幫助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逐漸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培養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的快速發展。地理教師在素質教育環境下,要積極對自身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加強對翻轉課堂教學方式的使用,通過對翻轉課堂方式的使用,提高自身的專業性及自身發展的可能性,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翻轉課堂;地理教師;專業發展
一、 引言
素質教育環境下,教育部門逐漸提高了對教師自身素質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性,保證其可以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地理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認識到“翻轉課堂”使用的重要性,其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能在教學工作中逐漸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自主性,使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到全面發展。教師應明確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方式的意義,并且通過教學環境的分析,掌握“翻轉課堂”教學方式下,地理教學工作面對的挑戰,根據相關問題采取針對性策略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措施,進而實現地理教學水平的大幅提升。
二、 地理課堂采用“翻轉課堂”模式的意義
在傳統教學方式中,課堂教學工作中,教師與學生形成教師講學生聽的局面,導致課堂僵化,無法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限制著學生的發展。但是使用“翻轉課堂”對學生進行教學,學生可以通過觀看微課、查找工具書的方式加強對地理知識學習的自主性,進而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翻轉課堂”使用中,教師可以根據其要求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豐富其掌握的教學方式,進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使其在學生的發展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三、 “翻轉課堂”模式下地理教師面臨的挑戰
(一)知識量受到沖擊
在“翻轉課堂”教學方式使用中,教師要掌握其教學方式所帶來的挑戰,以此為基礎提高教學方式的應用水平。知識量受到沖擊是“翻轉課堂”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導致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無法提高教學工作的質量。教學工作中,教師不僅要在教學工作中加強對地理專業知識的學習,更要在“翻轉課堂”教學方式使用中逐漸加強對心理學等知識的學習,進而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并且要加強人際社交能力,借助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提高與學生交流與溝通,提高對學生的了解。但是教師不具備相關能力,進而降低“翻轉課堂”教學方式的使用質量。
(二)角色轉換的適應困難
在“翻轉課堂”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方式中具有一定的不同,在傳統教學方式中,教師往往是課堂教學工作的主導者,是知識的傳授者。但是在該教學方式下,教師不僅僅要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扮演知識傳授者,要求教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通過自身努力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這種角色的轉變使得教師難以接受,不能適應相關變化,對教師專業性提高造成了一些負面的影響。
(三)教學水平的挑戰
1. 預設教學情境的困難
翻轉課堂教學工作與傳統教學內容存在一定的區別,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為學生自主學習相關知識,加強對學生的引導,確保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緊跟地理教師的思路學習相關知識,以此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快速發展。因此,教師想要提高“翻轉課堂”的使用效率,應通過情境設立的方式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成績。但是現階段,地理教師無法根據學生的需求創立教學情境,降低學生學習相關知識的積極性,限制著教師提高其自身專業性。
2. 進行教學活動的挑戰
在“翻轉課堂”教學方式使用中,教師需要通過課前引導及課上教學活動完成該教學方式的使用,進而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快速發展。但是在完成活動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挑戰。在課前引導活動中,教師要錄制微課,根據教材設定一定的教學目標,這要求教師要深入地理解地理教材,并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保證其可以順利完成課前引導工作。并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適當的手段掌握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情況。由于“翻轉課堂”教學方式使用時間較短,教師不具備較強的教學觀念,導致教師無法提高“翻轉課堂”教學方式質量。
3. 無法在教學工作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部分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及時更新自身教學理念,在教學工作中,并未提高自身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視,導致“翻轉課堂”無法在地理教學工作中發揮其自身作用,使得教師無法在教學工作中逐漸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限制著教師及學生的發展。該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方式的區別在于學生與教師的主體地位發生轉變,教師由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引導著,學生占據著主體地位,通過
對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但是由于教師無法全面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導致其在教學工作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降低“翻轉課堂”的使用效率。
四、 “翻轉課堂”模式下地理教師專業發展途徑
(一)學習共同體的建立
1. 教師之間加強交流,建立共同體
教師想要提高自身教學水平,要加強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討論“翻轉課堂”的含義、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相關的解決策略,保證教師可以在同事之間建立一定的共同體,保證教師可以通過共同努力,提高“翻轉課堂”教學方式使用的質量,以此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地理教師在與教師交流過程中不僅要與同事進行交流,應通過網絡觀看其他學校教師教學工作的具體情況,以此加強自身對教學方式的學習,進而提高自身的教學工作質量。
2. 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建立師生共同體
教師不僅要與教師建立一定的知識共同體,更要在“翻轉課堂”教學方式使用中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確?!胺D課堂”使用的科學性及合理性。在“翻轉課堂”使用中,學生通過自身對知識的認識回答教師的問題,實現學習考察目的。在回答問題中,教師要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進而提高對地理專業知識的思考。另外,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在“翻轉課堂”使用中,加強與學生就課堂教學工作的交流,及時發現該教學方式使用中出現的問題,以此為基礎提高教學方式的改進水平。
(二)教育信息化的加強
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明確信息化技術在我國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加強對信息技術的使用,因此,在“翻轉課堂”教學方式使用中,教師應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進而提高“翻轉課堂”教學方式的使用質量。教師在翻轉課堂中可以使用多媒體及微課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相關知識,以此降低地理知識的理解難度,進而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確保“翻轉課堂”的使用效率。例如,在地理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通過制作微課或者是網絡平臺分享的方式引導學生查找相關資源,使得學生自主學習相關知識,并且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資源搜集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新型教育理念的探索和接受
教學改革后,教學理念逐漸發生變化,在“翻轉課堂”教學方式使用中,要加強對新型教學理念的探索,提高其接受程度,促使其快速提高“翻轉課堂”課堂使用效率。新型教育理念中,要求教師提高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保證學生在學習中可以加強對自主性,確?!胺D課堂”教學方式可以順利實施。另外,在新型教學工作中,教師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地理成績,更要使其在教學工作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及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提高對教材的理解
地理教材是“翻轉課堂”教學方式使用的基礎,是教師在進行教學工作的前提,因此,地理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提高對教材知識的理解,進而提高教師對專業知識的掌握,以此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教師要積極參與學校教研活動及培訓活動,確保其可以不斷地提高對地理知識的認識及理解,保證可以引導學生加強對地理知識的掌握,促進學生的快速發展。
(五)增強教師翻轉課堂使用能力
雖然在“翻轉課堂”教學方式的使用中,學生為教學工作的主體,并且要求學生在課堂教學工作中自主對教材知識進行學習,以此提高學生對教材的認識,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的綜合性發展。但是在課堂教學工作中,教師想要全面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的掌握情況,要在課堂教學工作中提高問題的針對性,保證其提問工作的針對性。因此,教師要提高自身“翻轉課堂”教學方式的使用能力,促使該教學方式在教學工作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六)提高教師評價水平
評價工作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對自身能力的反思,以此提高學生完善自身學習能力、提升自身學習成績的科學性。傳統教學評價工作中,只對學生的綜合性成績進行評價,導致無法引導學生提高自身能力。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保證學生能夠提高對“翻轉課堂”教學方式過程的重視,進而提高學生在該教學方式使用中的參與積極性。
五、 結語
教師在地理課堂中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時,應掌握其對教師專業性及學生發展的重要性,以此提高自身“翻轉課堂”教學方式的使用水平,為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打下一定的基礎。但是在該教學方式使用工作中,仍舊存在著知識量不足、角色轉換困難、設施教學情境困難、教師教學理論運用不足、不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該教學方式難以與地理教材相融合等挑戰,導致教師無法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限制著學生的發展。針對這些挑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建立學習共同體、加強信息化技術使用、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等方式應對,以此不斷提高“翻轉課堂”課堂的使用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俊杰.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高中地理教學應用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18.
[2]宋德正.基于微課應用的高中地理教育教學實踐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6.
[3]陳靜.重慶市小學數學教師對翻轉課堂認識的調查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6.
作者簡介:張國強,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平涼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