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斌 鄭璇 陳茜
摘 要 通過分析林業院校信息與科學計算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揭示本專業在實踐教學體系建設中面臨的困境,并以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為例,提出該校信息與科學計算專業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實踐教學策略,為推進林業院校信息與科學計算專業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關鍵詞 信息與科學計算專業 校企合作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9.013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and scientific computing major in fores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reveals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is majo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nd take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puts forward the practic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information and scientific computing major under the mode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teaching reform of information and scientific computing specialty in fores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information and scientific computing;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0 前言
信息與科學計算專業是由信息科學、計算數學、計算機科學等多門學科相互交叉形成的理工結合專業。目前,大部分林業院校均開設了信息與科學計算專業,但是在本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方面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阻礙著應用型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為改善這一現狀,林業院校應建立起校企合作模式,依托學校與企業各自的資源優勢,重塑實踐教學體系,深入推進實踐教學改革與發展。
1 林業院校信息與科學計算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
當前,我國大部分林業院校的信息與科學計算專業在課程設置上偏重于理論課程教學,對實踐教學的資源投入略顯乏力,不利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1)實踐教學內容陳舊。大部分林業院校將信息與科學計算專業的實踐教學僅安排在校內機房,要求學生在校內機房中完成實驗題目選擇、設計、實施的全部環節。[1]這種實踐教學方式脫離了企業的實際工作環境,加之實驗題目未能充分考慮到市場需求,使得實踐教學內容更新速度慢,學生難以掌握最新的專業知識與技術。
(2)實踐教學師資薄弱。大部分林業院校信息與科學計算專業的教師只在校內任課,沒有到企業崗位中進行歷練,使得教師隊伍呈現出理論知識扎實、實踐技能薄弱的現狀。在現有的教師隊伍中,嚴重缺乏具備豐富實踐經驗的實踐指導教師,所以使得實踐教學只能停留在表面,無法幫助學生解決深層次的實踐問題,導致學生職業能力發展難以達到工作崗位要求。
(3)實踐教學設備落后。隨著信息與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要求林業院校必須及時更新信息與科學計算專業的實踐教學設備,以保證學生掌握最新的技術。[2]但是,大部分林業院校的辦學經費有限,沒有充足的資金用于購置新實驗設備,使得實驗設備老化嚴重、數量不足,影響著該專業實踐教學水平的提升。
(4)實踐教學管理不完善。在一些林業院校信息與科學計算專業的實踐教學中,學校安排學生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但是很多單位只能每次接收2~3名學生,使得學生分散于不同地區的不同企業中開展實習活動,增加了實踐教學的管理難度。[3]同時,在實習的過程中,指導教師很難對實習質量進行跟蹤把控,使得大部分學生未能認真對待實習,導致實習效果無法達到預期。
2 林業院校信息與科學計算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實施策略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是一所以培養實用型、技能型人才為主的院校,2003年我校建立起了信息與科學計算專業,并與湖南卓景京信息技術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通過共同制定校企合作實踐教學人才培養模式,充分發揮出學校與企業在人才培養中的各自優勢,為培養出高素質人才打下了堅實基礎。
(1)完善校企合作機制。校企雙方遵循“協作互補、雙向介入、資源共享、責任共擔、互利共贏”的原則建立起深度合作關系,完善以實踐教學為核心的校企合作機制,從多領域、多層面出發強化交流合作,充分發揮出雙方在人才培養中的優勢。校企合作機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其一,成立校企合作專家委員會。在校企合作中,由校內領導、信息與科學計算專業負責人、骨干教師、企業高級管理人員、企業工程師等成員組成專家委員會,共同制定實踐教學方案,負責監督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做好實踐教學質量評價工作。其二,協調資源投入。對于校方而言,學校要發揮自身在教學師資、教學體系、教學方法、教學設施等方面的優勢,為企業人力資源培訓提供培訓服務,協助企業建立起任職知識框架和實操標準體系,圍繞職業資格考試和學歷教育開設培訓課程,不斷提高企業人才隊伍整合素質;對于企業而言,企業應發揮自身在管理技術、現場作業、項目研發、企業文化等方面的優勢,為學校教研教改注入資源,提高學校實踐教學質量水平,確保學校的實踐教學活動與地方經濟發展緊密結合。
(2)優化課程體系建設。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學校與企業要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技能訓練與崗位要求相結合、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相結合的原則,對當前信息與科學計算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優化,突出實踐教學在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地位,逐步建立起“雙證”課程體系,實現專業課程與市場、行業、企業、職業的有效對接。在實踐項目方面,校企要共同針對“數據庫原理與實驗”“程序設計基礎及實驗”“軟件工程及實驗”“WEB開發技術及實驗”“面向對象編程及實驗”等專業課程設計實踐教學項目,讓學生在校企雙方共建的生產性實訓基地中完成實踐項目。同時,學校與企業可共同建設“雙證書”課程,開展職業資格認證,為學生提供獲取雙證書的機會,使更多的學生能夠考取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不斷提高學生畢業后的就業競爭力。
(3)建設實踐基地。林業院校與企業可發揮自身的優勢,通過多種合作形式建立起校內外實踐基地,滿足信息與科學計算專業的人才培養需求。具體包括以下方面:其一,建設校內實驗室。林業院校可與企業共同建設信息與科學計算專業的校內實驗室,由企業投入一部分建設資金,并分派專家和工程師參與實驗室建設,解決學校以一己之力建立實驗室面臨的資金短缺和技術資源匱乏的問題。在校內實驗室建成后,學校可根據企業的項目需求安排學生實踐項目,與企業共享實驗項目成果。其二,建設校外實習基地。學校在校企共建的校外實訓基地中,安排學生到基地進行頂崗實習,由企業專家負責指導學生實習,幫助學生積累專業實踐技能,提高學生職業崗位勝任能力。
(4)加強實踐教學管理。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學校和企業要共同制定實踐教學管理方案,強化對實踐教學過程的監控,以保證實踐教學效果。具體做法如下:其一,建立質量監控機制。校企雙方要開展定期檢查、專項檢查、問卷調查、師生座談等工作,對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進行跟蹤監控,及時反饋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共同制定問題解決對策。其二,建立考核評價機制。校企合作委員會應定期對專兼職實踐指導教師和實踐課程教學活動進行考核評價,掌握實踐教學任務的執行情況,并根據考核評價結果對師資隊伍結構和實踐教學方案作出調整。
(5)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信息與科學計算專業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努力打造一支業務能力強、理論水平高的專兼職教師隊伍,逐步提升“雙師型”教師的所占比例,為開展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實踐教學活動提供師資力量保障。具體做法如下:其一,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學校應適當擴大實踐指導教師隊伍規模,在原有專職實踐指導教師人員配置的基礎上,選拔實踐能力強、管理能力強的企業技術人員作為兼職指導教師,用以彌補原有教師隊伍結構在實踐能力上的不足。其二,完善“雙師型”教師管理制度。學校應制定目標責任制和考核激勵制,鼓勵專職實踐指導教師獲得行業職業資格證書,安排教師到校外基地進行掛職歷練,為教師提供參與企業項目開發與建設的機會,從而不斷提高學校教師的專業能力,激勵教師更新專業知識,并將新知識和技術帶到實踐教學中來。其三,邀請校外人員。學校應聘請企業管理人員或優秀技術人員擔任實踐指導教師,定期來校開設專題講座,與校內教師進行經驗交流,對原有的實踐教學方案進行改進,確保實踐教學內容更加貼近于市場需求和企業實際情況。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工學結合是推進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校企合作是工學結合的最佳執行方式,所以林業院校信息與科學計算專業要結合本專業特點,與專業對口企業建立起深度合作關系,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促使學生順利就業為目標,實現校企雙贏。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學校和企業要充分發揮出各自的資源優勢,通過共設課程體系、共建實踐基地、共管實踐教學過程以及共組師資隊伍,從而不斷提高信息與科學計算專業的實踐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劉曉玲,劉洪海.校企合作一體化辦學示范院校建設研究與實踐——以云計算技術與應用專業為例[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9(8):72-73.
[2] 李龍,王增波,李元旦.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校企合作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9(6):104-105.
[3] 劉艷芹,徐鳳生,趙琳琳.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培養模式的研究與探索——以德州學院為例[J].德州學院學報,2019(4):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