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石平
摘 要 舞蹈教學活動可以培養多元化的高層次的人才,同時居民物質、精神享受的日益豐富,舞蹈領域還具有較為廣闊的就業前景,為保障舞蹈教學質量,應當注重課程內容、形式、氛圍優化,及課程有效互動,奠定舞蹈教學課程基礎效力之余,又能在因材施教、趣味教學、實踐教學等情況下,確保舞蹈教學質量。
關鍵詞 舞蹈教學 優化 師生互動
中圖分類號:G718.3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9.031
Abstract Dance teaching activities can cultivate a wide range of high-level tal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idents' material and spiritual enjoyment is increasingly rich, and the dance field also has a relatively broad employment prospec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dance teaching,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optimization of curriculum content, form and atmosphere, and the effective intera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o as to lay the foundation of dance teaching, and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and interest,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learning and practice teaching, we should ensure the quality of dance teaching.
Keywords dance teaching; optimization;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0 引言
當下很多舞蹈課程重視課程標準,力求學生能夠按照章程展開舞蹈動作學習,很多學生在缺乏目標激勵、成就感勉勵、氛圍感染下,很容易產生學習倦怠感,若學生學習能力較差,很容易對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習參與度產生負面影響,因而,在優化課程及互動時,應當重視學生學習主體性、參與積極性,還要簡化學生學習難度,一般來說,課程設置優化可以重視內容優化、形式優化、氛圍優化,優化課程互動效果時,可以重視因材施教、趣味互動、實踐互動。
1重視舞蹈教育課程設置優化
1.1 課程內容優化
舞蹈課程內容是舞蹈教學活動中,學生應當掌握的舞蹈知識體系,是學生基本的學習資料,也是舞蹈課程開展的基礎,優化課程內容時,應注重學生適宜性、內容教育性、課程連續性、內容全面性,從學生適宜性來看,選定的舞蹈教學內容應當符合學生身體素質、認知能力,考慮到學生學習規律,還需要考慮教學活動漸進性,避免短時間內給學生造成較大學習壓力,從內容教育性來看,舞蹈教育課程內容還應當具備教育性價值,很多舞蹈課程教學內容千篇一律,重視舞蹈作品的舞蹈教學,忽視學生肢體協調、舞蹈記憶、情感流露等方面的系統性教學,導致課程內容教育性較差,從課程連續性來看,設置課程內容時,應著眼于整個舞蹈教學周期,確保各個教學課程能有效連貫起來,幫助學生系統性的建構舞蹈知識體系,從內容全面性來看,舞蹈課程內容應當重視內容全面性,充分融合舞蹈與音樂、繪畫,理論學習及技能鍛煉、實踐教學,經典舞蹈片段教學及學生個人創新教學,豐富舞蹈課程教學內容,綜合培養高素質舞蹈人才。[1]
例如,面向中職學生開展舞蹈教學時,由于部分中職生偏小,可發揮中職生肢體柔韌性及可塑性優勢,減弱認知能力弱、自主管控能力差等劣勢,為中職生專門設計相適宜的舞蹈教學課程,另外,舞蹈重視動作的優美性,教師重視學生 動作指導,可以加強課程內容的教育性,具體教育時,教師應按照大綱,將動作指導劃分為數個課程,同時融合練習、復習、學習流程,增強舞蹈課程連續性,教師可以在舞蹈課程之余,展開與舞蹈相關的音樂教學,課程內容更加豐富,學生對伴奏音樂與舞蹈動作的聯系認知更加深入。
1.2 課程形式優化
課程形式是保障課程教學效力及學生學習質量的關鍵性因素,優化課程形式時,教師應當重視目標指向性、節奏把控性、師生互動。從目標指向性來看,教師展開舞蹈課程時,應當明確學生學習質量、教學大綱對教學課程發展方向的指導性作用,因而,教師在規劃教學課件、評價學生學習效果、分配教學課程時間時,應當重視教學目標的滲透,質優化、精煉化教學課程,從節奏把控性來看,教師應當重視課節奏把控,舞蹈教學時間有限,教師應當明確如何用最短的時間,完成預先設計的教學課件,實現既定教學目標,教師可以靈活運用自由活動、舞蹈視頻展示、動作一對一糾正、標準動作展示、課下練習等措施,多鼓勵學生根據視頻、教師動作、優秀學生的舞蹈動作進行自我糾正,課余時間加強練習,節儉課堂時間,保證課堂教學節奏,從師生互動來看,教師應當重視語言組織、動作指導、道德教育,在學生群體中形成教師權威的同時,又不能和學生產生較大的師生隔閡,確保學生對教師的信服力。[2]
例如,教師可以對每節課、每個教學階段、每個學期等設置不同教學目標,展開課堂教學時,注意教學內容、效能保障措施對教學目標的指向性,一般可以增強課程教學效率,教師重視舞蹈視頻播放,鼓勵學生腦內模擬舞蹈場景、肢體小幅度跟跳,可以減少一對一指導時間,又可以鼓勵學生課下觀看舞蹈視頻,節約課上動作記憶時間,強化課程教育節奏,課堂教學質量得到保障,教師注重命令式、民主式互動語言的交叉運用,可以在塑造權威的基礎上,又能收獲學生信服力,可以減弱學生對舞蹈課程的抵觸情結,學生舞蹈學習質量可以得到保障。
1.3 課程氛圍優化
課程氛圍優化可以環境方面,對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課程參與度產生積極影響,教師可以注重藝術熏陶、枯燥知識靈動化、道德感化教育。從藝術熏陶的角度來看,舞蹈教學課程具有豐富的藝術氣息、文化底蘊,但對于很多學生來說,舞蹈“美”在何處仍舊是難以評價、總結的問題,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將舞蹈看作是被動式的學習,而不是主動性的藝術修養提升,教師應善于挖掘舞蹈動作美、靈動美、技術美、身形美,鼓舞學生發現、識別、賞析舞蹈中包含著的藝術氣息,可以起到渲染課堂氛圍的作用,從枯燥知識靈動化來看,舞蹈美是瞬間的,舞蹈學習往往付出較多的時間、精力,對學生理想存在極大的打擊,為鼓勵學生學習積極性,應盡可能的將枯澀難懂的舞蹈知識結合具體的動作、視頻、例子,教育給學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沖抵學生學習枯燥感,從道德感化教育來看,教師可以從自我價值實現方面,鼓勵學生做好人生規劃,不斷自我激勵,也可以從父母方面,激勵學生學習熱情,也可以從舞蹈名人的角度出發,激勵學生學習熱情。[3]
例如,教師注重舞蹈靈動美挖掘,教育學生如何從舞蹈片段中,評價、總結舞蹈者流露的情感,可以鍛煉學生舞蹈賞析能力,陶冶學生藝術情操,學生能感受到藝術氣息,自然明確舞蹈學習方向,也不會將舞蹈單純的看成“技術”“謀生工具”,教師在剖析動作時,可以結合舞蹈作品來描述,降低理解難度,沖抵學習枯燥感,教師可以在專業課程之余,展開“自我價值實現”的道德教育課程,鼓勵學生明確人生方向,便于學生自我激勵,可以有效的緩解學習的枯燥乏味。
2重視舞蹈教育課程互動優化
2.1 重視因材施教
不同學生存在較大個性差異,優化課程互動時,應當注重課程的因材施教,培養綜合性、全面性、深入性的舞蹈人才,可注重學生個性優勢、學習效果差異、學習基礎差異。從個性優勢來看,很多學生參與到舞蹈教育體系中的原因各不相同,擁有舞蹈天賦的學生較少,很多學生可能善于數學、音樂、繪畫,但因為舞蹈愛好的影響,最終參與到舞蹈教育體系中,因而,教師應善于誘導學生優勢,將學生長處與舞蹈學習有效結合,增強課程教學效能,從學習效果差異來看,學生舞蹈學習能力不盡相同,各個學生對同一知識體系所需的學習時間存在差異,為均衡學生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劃分學習小組,鼓勵優秀學生帶落后學生,既可以強化優秀學生舞蹈素養,又可以將落后學生拉回及格線,從學習基礎差異來看, 很多學生從小學習舞蹈,但也有部分學生舞蹈基礎為0,這就有必要展開舞蹈基礎教育,教師可以為零基礎學生設置舞蹈基礎快速提升課程,為具備舞蹈基礎的學生提供拓展學習途徑。
例如,部分學生可能擅長數學,善于運用邏輯思維解決問題,教師優化課程時,可以為此類學生提供經典的舞蹈作品,鼓勵學生總結“動作優美”“情感流露”的實現技巧及鍛煉方式,可以起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很多血神舞蹈學習速度較慢,教師鼓勵較為落后的學生與優秀學生組成小組,可以在教師無法指導的環境下,由優秀學生指導落后學生,達到共贏目的,規劃課程時,可以為零基礎學生設置基礎動作教學,為基礎較好的學生,提供舞蹈動作創新設計課題,增強課程與不同知識基礎學生的互動性。
2.2 重視趣味互動
優化課程時,應注重課程內容、形式、氛圍與學生心境的互動性,教師可以重視戶外教學、競賽式教學、興趣小組式教學。從戶外教學來看,教師可以組織戶外郊游,以空曠怡人的自然環境作為課堂,增強舞蹈課堂趣味性,從競賽式教學,教師可以組織耐力比賽、腳尖畫圓比賽等,豐富課堂內容、形式,增強課堂趣味性,從興趣小組式教學來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私下組成興趣小組,互相交流學習心得,可以在增強團隊凝聚力下,增強學生學習效能,可以在互相勉勵下,沖抵學習倦怠,課堂趣味性得到增強。
例如,戶外郊游可以在教學形式上具有新鮮感,在教學環境上,具有怡人感,課堂趣味性自然高,運用耐力比賽,不僅可以鍛煉學生體能,還可以激發學生好勝心理,課堂趣味性增強,興趣小組可以相互之間交流學習心得,訴說學習苦悶,減弱學習倦怠感的負面影響。
2.3 重視實踐互動
優化課程時還需要重視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結合,尤其是舞蹈教學重視動作教學、心境教學,教師更應當重視實踐教學,動作教學可以基礎性保證學生舞蹈動作的標準性、優美性,心境教學可以保證學生不會因為緊張,導致動作不流暢,甚至出現回憶困難的現象。
例如,教師可以多組織校內比賽、校外業余比賽,鼓勵學生多適應他人的目光,在考試、比賽時,具有較強的心理素質,避免出現一系列手忙腳亂的現象。
3總結
舞蹈課程對學生舞蹈學習過程至關重要,應當重視舞蹈課程設置優化、互動優化,設置優化來方面,重視課程內容優化、課程形式優化、課程氛圍優化,互動優化方面,優化課程互動的因材施教、優化課堂互動趣味、優化課程互動實踐性,一般可以較好的改善課堂教學效力,增強課堂與學生適宜性,保障學生舞蹈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 郝雅琦.舞蹈教育課程的優化設置與互動[J].大眾文藝,2018(007):209-210.
[2] 王晶.舞蹈教育課程的優化設置與互動[J].南風,2016(032):53.
[3] 江麗萍.高職幼師舞蹈教學當體現互動效應[J].課程教育研究,2015(005):20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