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明
摘要:科學素養培養是小學科學課程指導的重要目標,尋求創新和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教學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任務?;诖?,本文嘗試分析小學科學教育的有效教學方法,希望研究觀點可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指導;方法分析
引言:
我國小學科學課程指導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教學形式化、表層化,導致科學課程的教育作用無法得到全面發揮,不利于小學生的科學觀念形成。為了轉變這種形勢,小學科學課程指導過程中,教師應該反思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立足課程指導需求分析有效的學科教學方法,在選擇教法的過程中應該全面分析教學需求,保證教學方法在助力教學目標落實上發揮應有的作用。
1.??? 小學科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目標設計不明確
教學目標是對學生所學習的內容進行結果預期,能夠對教學做出有效的指導。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學目標設計不明確的問題普遍存在,只是將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點進行總結,教學目標沒有充分起到指導作用。
1.2? 教學媒體選擇欠妥
多媒體的快速發展為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設備和資源,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的選擇必須要針對教學內容來合理選擇,部分教師存在濫用多媒體的情況,反倒造成不利的結果。
1.3? 教學方法有待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目前,小學科學教學方法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其中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教學方法,其存在的問題表現在多個方面。首先,提出的問題過于籠統,沒有針對性,學生往往找不出準確的答案。對于小學生而言,過于模糊的問題容易產生多意理解,給出的答案花樣百出。學生的思維與教師的教學目標相悖,不僅浪費了教師的備課精力,而且也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致使教學質量無法提升。其次,一些問題的提問過于集中化,為了能夠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通常都是對較為優秀的學生進行提問,很有提問到學習稍差的學生。教師對學生回答的結果所做出的評價也相對較為簡單,不具備激勵性。
2.??? 小學科學教學策略
2.1? 借助媒體,激發興趣
新課改影響下的小學科學課程指導應該融入多元教學方法,幫助優化教學指導效果?;ヂ摼W時代背景下,我們可以引入網絡教學資源,發揮媒體設備的優勢,構建生動的教學課堂。例如,在《植物的生長》這一課程時教學中,無法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看到任何植物完整的生長過程,若只是靠教師單純的口頭講述和學生的憑空想象,往往學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面對此種問題,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對某種植物的生長過程來制作教學課件,比如,制作一個完整的蘋果樹生長過程的教學課件,在課堂上播放蘋果花經過傳粉受精而長成蘋果的視頻,利用這些形象的、優美的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認識到蘋果的長成和蘋果花有直接的關系。
2.2? 有效提問,啟發思維
提問引導是我們引導學生思考的重要方式,立足小學生的思維發展需求,當前的小學科學課程指導過程中,我們應該全面優化分析提問對策,給學生思維啟示的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的回答獲得教學反饋[1]??茖W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向學生提示重點、強化各教學活動間的邏輯關系、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啟發學生的思維。如《沉與浮》的教學中,教師提出“影響物體沉浮的因素有哪些?”學生通常無法理解問題的含義,因為他們無法理解“因素”這個詞的意思。其次,問題要具體,即問題的指向性應明確,不應模棱兩可,容納的概念太多。如,在《溶解與分離》的教學中,教師常常要求學生將鹽、沙等物體放入水中攪拌,并提問“你們發現了什么?”,此問題的指向性就不很明確,學生常常會答非所問,等教師再一一引導,回到探究的問題上,時間已經浪費了很多。因此,此處的問題應盡可能明確,如“仔細觀察,食鹽、沙等物體的顆粒發生了什么變化?”,這樣學生就能直接把注意力集中在探究的核心問題上,將大大節省教學時間。
2.3? 分類比較,引導探究
類比法是科學教學中常見的教學方法,以比較異同性的方式提高學生對相似事物的區分能力、深化學生對有關知識點的記憶[2]。小學科學課程教學內容比較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混亂之感,因此在指導學生學習和記憶知識點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合理選擇教學方法,以類比分類的方式指導學生記憶和理解學科知識,效率全面提升,比如學習《種類繁多的動物》時,基于不同種類動物在生活環境、形態、呼吸、繁殖等方面存在的差異性,我們就可以對比、歸類記憶,如針對蝸牛、蚯蚓、螞蟻和金魚等動物的生活環境、形態、呼吸、繁殖特點進行歸類,然后對比記憶,更能夠減少遺忘,提高記憶效率。
2.4? 利用實驗,落實素養
科學教學活動中,實驗探究是進行知識原理探索的主要途徑,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充分重視起實驗探究活動的開展,以實驗教學活動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性[3]。在科學教學活動中,小學生依據自身的生活經驗,對實驗原理提出自己的猜想,實驗環節就成為學生驗證猜想的主要方法。例如,在《水珠從哪里來》教學中,筆者在課堂教學開始的時候,拿來放有冰塊的水杯,水杯的外壁上布滿水珠,然后問學生這些水珠是怎樣形成的,然后有學生說水珠是從水杯中滲出來的?;趯W生的錯誤看法,我引導學生設計了這樣的實驗,在杯子中滴入黑色墨水,然后觀察杯子外壁上水珠的顏色,以此證明學生最初的猜想是錯誤的。待到實驗結束之后,筆者順利引入“水蒸氣遇冷液化”等知識。
結束語:
綜上,新的教育理念影響下,小學科學課程指導中我們應該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參與教學指導活動。當前小學科學課程指導中依然存在很多實際問題,作為教學工作者的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教育指導意識,打造高效課堂,為教學活動目標落實奠定堅實的基礎,全面分析小學科學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針對性改進教學方法。本文重點分析小學科學教學方法選用策略,旨在優化科學課程指導效果。
參考文獻:
[1]?? 劉明,王慧還.小學科學教學方法選用策略的分析[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21(02):108-109.
[2]?? 蔣云峰.小學科學的教學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新課程:小學,2013,21(12):111.
[3]?? 范淡祥.關于小學科學教育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策略分析[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20(04):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