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金 劉顯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思政政治素質是高校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前提保障。從大學生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政治觀、道德觀、民族文化認同感、思政教育滿意度、網絡運用狀況六個方面進行了調研,認為地方高校應占領思政課的主陣地,加強分類引導,把理想信念教育和生涯規劃相結合,在專業和社會實踐中培育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
關鍵詞: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8-0018-03
20世紀8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的社會經濟與文化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媒體、互聯網、手機等新技術的廣泛引用,給人類帶來了全新的空間和時間經驗,讓人更強烈地感覺到社會文化的矛盾,甚至是根本性的斷裂。[1]在新時代歷史條件下,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關辦什么樣的大學、怎樣辦大學的根本問題,事關黨對高校的領導,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和戰略工程。首次大規模地對大學生思想政治調研,以希系統地呈現地方高校大學生思想狀況的“大數據”,為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提供有價值的建言。
一、調查研究基本情況
調研主要采取文獻資料法和問卷調查的方法,調查對象為湖北理工學院大一到大四的在校生和教師。通過分層抽樣,共發放問卷3680份,回收3406份,回收率達92.5%,問卷數據通過Excel和spss22.0軟件分析。問卷共設計77題,內容主要包括大學生對人生觀和價值觀;社會思潮與政治觀念;道德觀念及道德行為;民族文化認同;思政教育開展的現狀、大學生網絡運用狀況六個維度,經可靠性分析,量表內部一致性較好,見表1。
二、調查研究結果分析
本次調研反映出,當下地方高校大學生總體上思想政治狀況穩定,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能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很強的認同感。但是,在大學生涯規劃上,學生還存在一些迷茫,思政課需進一步加強互動性、趣味性,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
(一)人生觀與價值觀
調查發現,湖北理工學院學生在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實現上,有62.2%的學生選擇在兩者之間尋找平衡,22.1%的人選擇了實現個人價值,8.9%的人選擇了實現社會價值,還有少部分的人表示說不清楚。在實現個人價值方面,學生大都不贊同先索取后奉獻,并贊同奉獻是人生最大的樂趣。學生認同要集中實現人生價值,要為國家夢民族夢個人夢實現有機統一。總體來說,地方高校大學生堅持集體主義和奉獻社會的價值取向。
調查發現,在大學生涯規劃這一問題上,受訪學生中54.8%只有短期的生涯規劃,28.9%的學生長短期規劃都有,7.1%的學生只有長期規劃,而9.2%的學生沒有規劃。生涯規劃關系到學生學業的動力和未來的發展,對于人才質量培養意義重大。調研說明還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沒有接受系統的職業生涯指導,容易產生專業迷茫情緒。
(二)政治觀念
調查中有77.3%的學生愿意加入中國共產黨,15.3%的學生表示還沒想好,7.5%的學生不愿意。在這些極少數不愿意入黨的學生中,有39.4%的學生表示對中國共產黨的宗旨認識和理解還不夠深刻,44.2%的學生表示感覺自己還具備到入黨的條件。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在地方高校大學生中得到了高度的認同,青年學生積極向往加入這一先進組織。
在當前社會思潮是否對大學生有影響這一問題上,湖北理工學院9.1%的學生認為對自身影響非常大,23.1%的學生認為對自身影響比較大,有53.4%的學生認為對自身的影響一般,只有14.4%的學生認為對自身的影響很小。大學生群體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期,政治上容易受到各種思想思潮的影響。
(三)道德觀念與行為
參加此次問卷調查的人中,大約有92%的人認為雷鋒精神并未過時而且值得發揚,有88.2%的學生愿意做抗震救災、山區支教、環境保護等工作的志愿者,78.5%的學生參加過社會公益實踐活動。大學生在道德觀念上認同奉獻互助的雷鋒精神,并積極投身志愿服務活動,學校道德風尚良好。
(四)民族文化認同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的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高校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實踐活動,對于培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弘揚者、推動文化傳承創新、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具有基礎作用。參加此次問卷調查的人中,有26.4%的學生對中國古代經史子集、詩詞歌賦、琴棋書畫、舞蹈武術等傳統文化非常感興趣,43.5%的學生對此比較感興趣,25.8%的學生對此感覺一般,有84.4%的學生認為學校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實踐活動是有必要的。有高達95.7%的同學愿意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課程,可以看出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很關注,也希望在大學期間多學習傳統文化,做文脈傳承的踐行者。
但同時也應看到有62.2%的受訪大學生未完整讀過《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中的任何一本,說明經典書籍的閱讀還需在高校大學生中倡導和普及。
(五)思政教育開展
調查顯示,有13.6%的學生認為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開展效果非常好,31.1%的學生認為效果比較好,48.9%的學生認為效果一般。學生認為目前思政課內容改進的重點在密切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和積極回應社會熱點問題兩方面,支持這兩項措施的分別達到了75.2%和48%。對于授課方法的改進,學生在加強師生互動交流、重視開展實踐教學、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方面提議較多。
社團活動也是大學生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途徑。大部分受訪學生參加了一到兩個社團,占67.7%,參加了三個及其以上社團的占7.2%,未參加社團的占25.2%。加入的學校社團以人文藝術類為主,占到了70.6%,理工類占32.7%,公益類型社團也達到了24.7%,其中加入了社團并認為社團活動具有價值的同學達到了96.5%。這說明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課堂,也應該向社團文體活動中進行延伸,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潤物細無聲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六)網絡運用狀況
從調查結果得知,湖北理工學院大學生使用微博、微信等社交軟件大多數是瀏覽動態和了解信息,占總人數的76%,這充分說明了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平臺在大學生中已經成為一種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當某個社會問題引發輿論激烈討論時,選擇理性思考,自己權衡的大學生占53%,相信公眾平臺相關新聞報道的占16.1%,相信權威人士、意見領袖觀點的占12%,其他的什么不關心和受其他影響的在5%以下。網絡已經成為向大學生傳播公眾新聞事件的重要渠道,大學生更愿意就社會熱點問題進行理性思考后做權衡。
三、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
(一)政府層面
1.加強馬克思主義教育
政府部門要集中力量防范化解意識形態領域存在的風險點,營造風氣正的網絡環境。大學生對各類新鮮的社會思潮充滿了好奇,如果不搶占網絡意識形態陣地上的領導權和話語權,就會有各種歷史虛無主義等有害的思想,腐蝕大學生的思想。增強馬克思主義在青年大學生中的穿透力,應避免說教填鴨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傳播中國好聲音,講好中國好人好故事,以小見大來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社會正氣。
2.全心全意為青年服務
大學生是青年中的先進分子,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是黨的事業興旺發達的重要保障。匯聚青年力量,關鍵是要把大學生團結到黨和政府的周圍。如何獲取青年的信任和支持,靠的就是切實為青年大學生解決學習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難。要擴大貧困大學生資助的力度和覆蓋面,保障大學生不因貧輟學;為困難大學生群體做好就業指導和幫扶,幫助其順利地走向工作崗位,實現人生價值,從而讓他們更加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
(二)高校層面
1.鞏固思政課教育主陣地
思政課堂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的主要陣地,要打造“金課”,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滿意度。調查中近50%大學生認為思政課課堂教學效果一般,高校應通過加強思政課教學改革,增強師生的互動性,打造思政課程“金課”,通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當下熱點社會問題相結合,把思政課上成一門學生喜聞樂見的必修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幫助大學生成長成才。
2.將思政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教育廣大青年:“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2]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政治觀、道德觀教育關系到人才培養質量的大方向。思政教育不僅僅是課堂教學,日常學生工作、共青團工作、社團文體活動、志愿服務、社會實踐、創新創業等陣地都要加強思想政治的引領。既要注意人才培養的專業水平,也要保障人才培養的政治素質,把大學生培養成思想政治道德水平和身體智力均衡發展的新時代人才。
(三)個人層面
1.樹立遠大理想,勇擔時代責任
作為地方高校的大學生,要把自己的個人理想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結合起來,勇于擔當時代使命。沒有奮斗目標,個人學習就沒有動力。只有把共同理想與個人的奮斗目標相結合,才能錘煉過硬的本領,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只有把個人的理想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相結合,才能掌握正確的人生航向。
2.知行合一,在實踐中錘煉個人品德
大學生除了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更要注意將書本知識與實際生產生活相結合,在實踐中增長才干。馬克思主義是一門實踐的哲學,強調主觀見之于客觀,強調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因此,大學生要自覺運用所學知識,在日常專業學習和專業實踐中去踐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去分析社會熱點問題和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
參考文獻:
[1]宋林飛.西方社會學理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2):466.
[2]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5-05(2).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