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紅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持續深化的同時,教師在教學期間也需要關注到更多之前所忽視的教學問題,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其思想情感,強調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應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升級,引導學生建立知識體系,切實、有效地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將對此展開分析研究,以期促進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方法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進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在新時期,教育工作者應當根據時代發展的特征來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為學生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制定教學體系,通過持續不斷地探索,為學生帶來更加科學、更具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堅持學習和提高自己,以專業、負責的態度來開展教學,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
一、核心素養概述
1.內涵
所謂核心素養,即學生通過接受教育掌握的技能、獲取的知識以及情感、價值觀、人生觀等方面取得的收獲等。核心素養的概念雖然不是非常明確、具體,但學生的核心素養通常可以通過以下幾個層面體現出來:首先是所有學生都可以正確認識自己,明確自身的需求,從而進行針對性的鍛煉;其次是所有學生在學習之后可以掌握相應的知識技能;另外一點就是在交流、溝通的基礎上,學生的核心素養可以得到提升,由此,學生可以對社會環境的變化有更強的適應能力。
2.特征
核心素養體現出廣泛性、普遍性、融合性、個體性和生長性的特征。關鍵性與普遍性主要是由“素養”一詞的豐富內涵中而來。核心素養的普遍性在于它并非僅針對個人使用,而是適用于大多情境;廣泛性與融合性指的是核心素養是知識、情感、技能的融合,學生的認知和非認知同步發展[1]。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是所有學科的教學目標,這就是核心素養的廣泛性;個體性與生長性體現在學生的自主發展方面,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并非短期性任務,而是需要在不同階段進行長期培養。
3.數學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具體到數學學科內涵方面值得所有數學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視。一直以來,對小學生進行數學教育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抽象思維、推理能力等。當前來說,我國教育部對數學教學工作提出了嚴格要求,除了以上提到的這些能力之外,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數據分析能力、直觀想象能力等也需要得到加強和提高,這些都屬于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二、小學數學教學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方法
1.教師應有正確認識,注重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除了要向學生傳授課本知識之外,還需要涉及很多課本中沒有的內容,密切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和培養。首先,教師應當持續鉆研與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在實踐中也要積極探索,積累更多可靠經驗。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保證教學內容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在明確核心素養和數學核心素養這二者關系的基礎上,充分認識教學中的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改進,不斷提高教育質量。
2.創新教學模式,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非常想要一探究竟。對此,教師可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帶來多樣、靈活的數學課堂。比如可采取情境教學法將知識內容和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復雜的數學概念和數學知識[2]。教師還應當深入理解、充分吸收學科知識,通過全方位的分析來掌握不同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發掘教學內容中的價值點,對不同知識內容進行結合,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公式推導和計算能力,培養學生的空間感、推理能力等,全方位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3.靈活引導,幫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結構
在教學期間,教師除了傳授知識之外,還應當引導學生認識知識的形成,加強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真正理解數學思想、掌握學習方法。如在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一節內容時,教師可引入現實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一個貨箱寬可放二十個蘋果,長可放八十個蘋果,則這個貨箱一共可裝多少個蘋果?通過類似生活實例的引入,來讓學生對乘法的計算有直觀的認識,理解數學知識的形成路徑,幫助其建立數學知識結構。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成為當前階段我國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對此,數學教師應從完善教學體系、優化教學場景、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育模式等方面來合理把握,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幫助學生正確看待和思考問題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妥善解決問題,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強化,著重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保證新課程改革的各項目標得到有序落實。
參考文獻:
[1]曾曉華.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方法初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3):62.
[2]張葉定忠.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初探[J].考試周刊,2019(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