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薇
摘 要:眾所周知,德育管理是班主任踐行班級管理工作的基本內容,也是驅動學生健康發展的主要活動。中學階段的學生情緒變化多端,思想異?;钴S。在組織班級德育管理活動的時候,班主任需要立足學生的發展特點,善于傾聽、引導、感化。
關鍵詞:班主任;德育管理;傾聽;引導;感化
學生作為班級管理的活動參與主體,是否能獲得有效的發展決定著班級管理質量。立德樹人的提出,要求班主任在實施班級管理活動的時候,善于滲透德育,使學生在班主任的傾聽、引導和感化下,解決發展問題,陶冶情操,塑造行為,實現健康發展。那么,我們要如何傾聽、引導和感化學生呢?
一、傾聽:班主任要多傾聽學生的“聲音”
在組織班級管理活動的時候,為人師表是班主任首先要做到的,樹立權威,贏得學生的支持和喜愛。在樹立權威的過程中,本人認為,善于傾聽學生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在傾聽學生“聲音”的過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學生對某種事物的看法、意見、態度等,從而根據學生發出的“聲音”采取有針對性的方式對他們進行引導,進而使學生樂于接受我們的指導,并在我們的指導下,有效地踐行良好行為,塑造道德品行。
在我組織班級管理活動的過程中,一開始,認為班主任的權威就是學生要對我畏懼。而為了使學生畏懼我,我按照班級規則對學生的言行舉止進行嚴格的要求,一旦有學生出現違反規則的舉動,我會不分青紅皂白地對他們進行批評。久而久之,盡管學生的不良行為減少了,但是他們對我抱有畏懼心理,甚至一些學生的內心深處有一股火,渴望爆發出來。在發現學生的發展情況之后,我對自己的班級管理行為進行了反思。事后,我開始傾聽學生,慢慢地我發現,不少學生在面對違紀行為的時候,總是有不同的態度、看法。而且,部分學生提出的看法,對于解決現存的問題很有效。于是,我嘗試轉換方法,利用學生自己的方法來對他們進行管理、教育。比如,在遇到違反班級規則行為的時候,我不再批評、懲罰學生,而是按照學生的看法,讓他擔任本班的紀律監督員,在對其他學生監督、指導的過程中,自主地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從而學會遵守規則,塑造良好行為,發展自我管理意識。
二、引導:班主任要適時引導學生行為
在組織班級管理活動的時候,實現德育的有效滲透,需要班主任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對癥下藥,在將德育管理工作做好、做活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實現健康的發展。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組織者、管理者,其自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成長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在實施班級德育管理活動的時候,我會從學生向師性的特點入手,對自己的言行舉止進行嚴格的要求,同時言傳身教,對學生的言行舉止進行適時引導,幫助學生潛移默化地獲得發展。
比如,在參與班級活動的時候,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無論是班主任,還是任課老師,還是學生,都會出現遲到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是無法避免的,但是我們卻可以利用自身的行為影響學生,幫助學生減少遲到行為。每天早上,我會提前十五分鐘到達學校,站到教室門口,等待學生們。在學生們進入班級門的時候,我會問一句:“吃早飯了嗎?”或者說一句“早上好”,如此不僅可以使學生對我產生親近之情,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還可以使學生受到我早到行為的影響,按時到校。當我有事情無法準時到達教室的時候,我會提前向班干部說明情況,布置好學習任務?;蛘咴诘竭_教室之后,向學生說一句“對不起”,承認自己的錯誤,并表示自己樂意接受班級懲罰。在我這樣良好的行為表率下,學生們不僅尊重我,還樂于模仿我的行為,實現健康發展。
三、感化:班主任要用高尚品格感化學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組織班級德育管理活動的時候,班主任不僅要用自身良好的行為引導學生,還要學會用適宜的方式感化學生,使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精神關懷,實現健康發展。
比如,在每個班級中或多或少地有一些學困生,這些學生同樣是班級中的一分子,但很難獲得班主任的重視和有效指導。在班主任的忽視下,學困生慢慢地成為班級的邊緣者,難以有效地參與到班級活動中,自身發展也受到消極影響。而且,在班主任的無視下,大部分學困生對班主任抱有敵意,甚至以不良的行為來反抗班主任。要想解決此問題,在組織班級德育管理活動的時候,我開始用賞識的眼光觀察學困生,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給予他們展現自我的機會,鼓勵他們,從而使他們在我的感化下,改進不足,有效發展。
總之,在組織中學班級管理活動的時候,教師要在育人理念的指導下,善于傾聽學生的“聲音”,樂于引導學生,積極感化學生,在平等地對待,有效地幫助學生的過程中,推動學生發展,實現立德樹人。
參考文獻:
[1]趙洪仙.淺談初中班主任實踐德育管理的有效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8(31):188.
[2]任茜.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藝術探索[J].名師在線,2018(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