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新華
摘 要:對于小學數學教學,它的目的并不是僅僅讓小學生了解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生鍛煉能力,使其學會思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發展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自己的想象能力,建立自己的創新思維,這才是小學數學教學最根本的目標。主要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感進行探究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學生數感;培養
現階段隨著我國教育改革腳步的日益推進,更加重視小學數學數感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重視學生數感的培養,創新教學模式,通過合理有效的教學形式提升學生的數感,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一、聯系生活,情境中滲透數感
小學生的數感是在數學學習中反復的練習運用形成的,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兩者的聯系是緊密的。因此,小學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我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數學,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列舉一些實際例子并聯系課本,讓學生認識數學、了解數學,培養學生的數感。學生通過學習之后可以采用學過的各種知識解讀生活中遇到的難題,給學生提供一種新的思考方向。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探究,不斷地嘗試新鮮事物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突破他們的內在潛力,進一步幫助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舉例來說,在學習重量單位的時候(克、千克、噸),可以讓學生親自體驗一下,在課堂上讓學生“掂一掂”再“稱一稱”,對兩者的差距進行記錄,認識重量。學生對重量的感覺和實際的理論的聯系就是數感。這樣新奇的方式和真實的體驗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二、自主學習,探究中體驗數感
之前有這樣一句名言讓我們受益匪淺,同時這句話也點明了數感的重要性。即“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得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內在的規律、性質和聯系。”數感究其根本就是學生對數學的直接感受,是一種心靈的觸動。所以這些感觸就給小學教師提供了教學指導,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增加學生的探究,根據一些生活常識,查看課本聯系數學內容理論,實現兩者的理解認識。在生活中學習數學,通過學習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觸類旁通,融會貫通。這樣就會逐漸地建立數感。舉例來說,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鐘表認識這一節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學會更多的內容,不僅是知識上的還有做人做事的道理。實際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提問學生:大家在一分鐘內可以做些什么呢?然后讓學生自己探索,努力思考。積累學生的答案:一分鐘可以讀一段優美的課文,可以進行120次跳繩,可以踢30多次毽子,可以做30個仰臥起坐。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可以在一分鐘內穿衣服,可以在一分鐘內掃地,可以在一分鐘內做一道簡單的計算題,一分鐘整理書包,一分鐘整理床被,讓學生學會規劃時間,在有限的時間內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如通過學習時間規劃《愉快的六一節》的一天。這樣從數學到生活,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學會認識時間,掌握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懂得了更多的道理。
三、通過數學運算培養數感
在數學中最常見的是運算,運算的方法有三種,即口算、筆算、機器算。但是計算一般是無聊枯燥的,因此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可以盡可能地避免程序化的訓練,用理解和認識加強數感增強運算。舉例來說,對于乘法分配律的運算,教師可以有選擇地出一些有趣的數學題讓學生思考,加深學生對乘法分配律這一知識點的認識。如①1995×1998+1998;②1996×1997+1997;③1997×1996+1996。比較以上三個算式結果的大小,一分鐘后得出正確結果的有獎勵。學生在看到這么大的數字會產生退縮,時間太短根本不可能得出結果。這時候教師可以提醒學生讓他們先不用計算,先進行觀察和思考。在學生進行觀察后,發現這三個算式都是A×B+B的形式,這時候乘法分配律就要發揮作用了。以上的算式是可以變化成1996×1998、1997×1997、1998×1996。這樣一來數學題就已經很簡單了,學生可以不用進行計算就可以得出答案,根據“相差越小,積就越大”這一原則,可以發現1997×1997的差距最小,由此可以得出結論,②1996×1997+1997是最終的結果。
四、通過解決問題強化數感
學習的目標就是讓學生運用學習過的知識,因此教師留的作業要多在這個方向進行設計。學生通過老師設計的各種數學問題記憶、了解、認識、分析數學知識,不斷地增強學生在數學方面的心理感受。教師可以進行課堂設計,比如在周六學校組織學生春游,那么在春游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哪些問題,這些問題我們如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呢?讓學生自主思考,在春游的過程中需要租車,購買食材等,租幾輛車最合算,買食材需要花費多少元等。讓學生思考,多個角度,多個方位進行計算。這樣學生不但可以在生活中運用知識,在遇到困惑的時候還學會運用自己已經學會的知識進行思考,為未來其他科目的學習打下了基礎,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如魚得水。
總之,小學數學是小學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教師應當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對學生數感的培養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瑾.基于學生發展的數學核心素養[J].基礎教育研究,2019(12):20-21.
[2]林秀蘭.基于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良好數感[J].亞太教育,2019(6):14-15.
[3]林芳.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路徑探析[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8(1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