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玄
摘? 要:作為新晉學科——物理,讓初中生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因為物理學科與小學學習的科學課程有相同之處,但更為理性、系統,是人類研究物質世界的一種理論基礎,也與生物、化學等自然科學甚至人文科學關系密切。因此如何教好這門課程成為了教師們熱議的話題,也是本文即將探究的話題。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工作;教學方法
筆者剛剛接觸這門課程的時候就進行了一番調查,發現了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側重理論知識的傳授、教師占據課堂、學生興趣不高、缺少實驗身影等等,這些問題已經影響到了課堂整體教學效率,亟待改正。為此,筆者吸取了教訓,盡可能避開這些問題,還想方設法改善存在已久的問題,以期能改善教學環境,提升教學質量。下面,筆者將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興趣為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在心底對物理產生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進入到課堂中,認真學習并克服遇到的困難,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在現實教學中,學生被迫接受知識,聽從教師“指揮”的現象大量存在,致使本就對物理課程感到畏懼、恐慌的學生更加恐慌、害怕,形成惡性循環。基于此,筆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學建議:教師要重視學生情緒變化,心理感受,不能再一味強制學生學習,而是關注學生興趣所在,嘗試找到學生興趣點,以此為突破口,用興趣引導學生前進。
如,在學習“內能和熱量”這一課內容時,筆者沒有急于教學而是進行了一場師生座談會,談話的內容就是學生的興趣愛好,由此加深了對學生的了解,知道了學生對物理課程的期待,隨后準備了多個實驗:有課前實驗,設置了懸念,埋下了伏筆,引發了學生的思考,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有課中實驗,發現學生走神時,筆者就會暫停講授活動,用分子熱運動的實驗重新喚醒了大家的學習興致;有課下自主練習實驗,即筆者布置課下作業,由學生尋找生活中常見的與分子有關系的現象并自制實驗方案驗證自己的猜想,得出正確的結論,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此外,物理小故事、物理科學家的趣事也受到了大家的喜愛,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貼近生活
任何一門學科知識如果脫離實際生活,就會給人一種華而不實的感覺,也很難讓人將知識活學活用,物理也不例外。為此,筆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學建議:教師要克服舊有的教學觀念,讓課堂教學充滿生活化氣息,或者列舉生活化的實例,或者鼓勵學生走進生活,用所學的知識優化生活。
如,在學習“電阻: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這一課內容時,筆者引出教學主題——電阻后,就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常見的可變亮度的電燈,探尋它變換亮度的原因,與生活建立起了聯系。再如,學到“比熱容”這一課內容時,教學活動一開始,筆者就提出了問題:回到家中想要喝水,但只有涼水,此時你是先燒半壺水解渴還是一壺水?若是發現家里有溫水也有涼水,你準備燒哪種水解渴呢?結合生活實際,大家立即給出了正確的選擇,得到了筆者的肯定并得出了影響水吸熱的影響因素:溫度變化量和質量,幫助學生學到了新的物理知識。
三、營造氛圍
課堂是學生們接受知識的主要場所,那么一個秩序井然,平等和諧、趣味橫生的課堂就顯得十分重要了,這是因為大家能在氛圍的帶動下實現“同化”,盡可能維護良好的教學氛圍。而在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的過程中,教師是“主導”,需要他或她及時調整課堂氛圍,注重學生、肯定學生,鼓勵學生,與學生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溝通,這樣才能避免教學氛圍過于沉悶、壓抑。
如,在學習“電磁鐵及其應用”這一課時,教學重難點是通過實驗研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哪些因素有關;電磁繼電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應用。因為知識點理解難度大,實驗過程復雜,電磁繼電器工作原理難懂,因此教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為此筆者主動與學生進行了溝通,交換了看法,了解了學生的“短板”并有針對性的進行了教學。即便是學生與筆者意見相左,筆者也會耐心地傾聽,聽取合理處并給予相應的鼓勵,在這樣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下,學生思維活躍,動力十足,主動進入了學習中。
四、重視方法
教與學都是一個過程,講求方法,追求效率,因此要教有教法,學有學法才能推動物理教學工作正常進度,為此筆者發揮自身素養,進行了多方探索,試圖找到適合本班學生學習的方法。此外,筆者還會總結概括出優秀學生學習的好方法供全班同學學習借鑒,以期師生合作愉快,推動教學工作。
如,在學習“電路的連接”這一課內容時,筆者認為實踐出真知,如果能讓學生動手實驗或觀看實驗,比單純的理論教學效果更好,因此在確保學生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筆者組織學生進行了“串、并聯電路”實驗,發揮了實驗教學法的價值。學生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好習慣也能提升教學質量,尤其是課后復習能查漏補缺,加深印象,鞏固提升,夯實基礎,是學生學好物理課程的好方法。
綜上所述,物理課程可以帶領學生走進神奇的物理世界,探尋自然界的基本規律,學會用新的眼光看待世界,感知人生,優化生活,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師生共同努力。為此筆者提出了上述幾點建議,以期能為教師同仁們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趙有忠.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教學創新思路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20).
[2]沙勇.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教學創新思路探析[J].新課程導學,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