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黃金柱
【摘? ?要】現今我國的教育體制在不斷發展和改革。而在初中的教學過程中,對于音樂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學生的德育,因此初中音樂教師一定要調整教學方法,對教學方法進行優化和創新,在整個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德育的培養。如此一來就要求教師要具備一定的德育素質,這樣才能給學生樹立榜樣,從而去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奮斗精神,讓德育滲透初中音樂教學的整個過程中。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德育
中圖分類號:G633.95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7-0142-02
【Abstract】Nowadays, our countrys education system is constantly development and reform.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higher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for music teaching and more emphasis is placed on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therefore, junior high school music teachers must adjust their teaching methods,optimize and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and focus on the cultiv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entire music teaching process. In this way, teachers are required to have a certain level of moral education quality, so that they can set an example for students, so as to cultivate students' patriotism and struggle spirit, and allow moral education to penetrate the entire proc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music teaching.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Music teaching; Moral education
一、初中音樂教學中德育教學的含義
初中的學習階段是學生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在初中階段這樣一個時期下,學生的心理發展還不夠成熟,對身邊的事物都具有好奇心,自控能力也比較差,很容易養成不好的習慣,這樣一來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且現今又是一個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很多信息技術都在不斷開發和應用,并且廣泛出現在了學生的生活與學習中。初中生可以借助手機等多媒體設備去了解校園以外的信息,但如果接觸到一些不良的信息,就會讓他們對社會產生一個錯誤的認知,從而影響他們的三觀。而且很多家長思想也比較傳統,他們認為學生只需要學習和中考相關的內容就可以,根本沒有意識到德育的重要性。
傳統的音樂課程都比較單調,可能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說初中教師應該在音樂課堂的過程中去滲透德育,讓每一位學生都了解德育的重要性,正確引導學生建設自己的思想觀念,培養每一位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音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二、將德育展現在歌曲的教學中
(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教師可以在給學生教唱愛國歌曲《紅旗飄飄》時,從2008年的奧運會入手,然后找來一面國旗展現給每一位學生,再介紹一下國旗所代表的含義。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一下運動員們在奧運比賽中獲得金牌的圖片,從而讓學生多方面了解和認識國旗,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反復練唱歌曲,然后給每一位學生分發一面小國旗,讓他們邊唱邊揮舞,并且有感情地唱出這首愛國歌曲,從歌曲的歌詞中,找到愛國的情懷和自己的感受。
(二)感受真實案例,提高親情教育
音樂教學可以將一些東西直觀地表達出來,有些音樂蘊含的政治思想以及倫理道德等,都會讓中學生提高審美的感受,從而讓自己的心靈得到凈化,提高道德情操,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豐富教學內容,滲透德育
在初中的整個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材內容應該是豐富的,要學生能接受的,還要拓寬音樂教育的空間,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要將德育融入音樂教學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了解作曲家的生平以及背景等,要善于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歌曲的內容和歌詞進行深度的理解和分析,在感情上有所升華。
三、通過音樂作品注重情感體驗
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一首很多人都知道的優秀作品,這首音樂以故事的情節為線索,描述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從而對封建的思想進行了控訴和鞭策,表達了對封建時期這一愛情悲劇的深切同情。教師可以讓學生欣賞一下“長亭昔別”“樓臺會”這兩段音樂,此時學生可能會被大提琴以及小提琴的旋律所迷住,深刻體會主人公的真摯愛情,并且被感動。學生可以在這樣的優秀作品中,去體會淳樸善良,以及當時背景下凄美的愛情故事,體會主人公的真摯感情。
四、了解音樂家背后的故事
音樂是沒有國界的,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音樂,但是音樂家都有著自己的祖國,一個偉大的音樂家通常也是一個很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所以說初中教師可以在音樂課堂上給學生講述一下音樂家的愛國事跡,這樣也能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教師在給學生講解這些音樂家的故事之后,就會被他們不屈服的命運所感動,并且對這些音樂家感到敬佩,也能讓學生感受到這些音樂家熱愛祖國和奮斗頑強的精神。也可以讓學生展開探討,看看自己和這些人物相比有哪些差距,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應該怎樣學習,然后使德育滲透到學生學習的各個方面中。
五、結語
音樂課程對學生的發展是很有利的,將德育工作滲透到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是教師應該注重的問題,教師在給學生教唱歌曲的時候,要讓學生了解歌曲的背景以及作家的背景,還要舉一些生活中音樂家的例子讓學生奮發圖強,從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徐偉.分析初中音樂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途徑[J].明日風尚,2018(01).
[2]黃海燕.淺析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09).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