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標識,是中華文明的象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每位中華兒女的職責。尤其是起著宣傳作用的播音員、主持人,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揚更是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在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當下,更是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建立文化自信。本文結合當下中國的文化背景,從對播音員、主持人提出的新要求出發,對目前播音主持教學過程中,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方面的不足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教改建議。
關鍵詞:播音主持;傳統文化;教育
眾所周知,播音員、主持人作為媒體與受眾之間溝通的橋梁,需要準確、有效地將所要傳遞的信息,通過有聲語言進行轉換,并及時傳遞給受眾。同時,作為信息傳播者的播音員、主持人還承擔著文化傳播與推廣的職責,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傳統文化,表達了自己對中華傳統文化思想的尊重與認同,也多次提及了核心價值觀和強調了文化自信,這就對當今的播音員、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播音員、主持人需要依靠自身的文化知識修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傳播與推廣。而作為培養播音員、主持人的搖籃——開設播音主持藝術專業的各大高校,更應該在思想上給予以重視,在政治上提高站位,在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這就不得不對當下的播音主持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在課程中注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元素,加強傳統文化與課程的融合,注重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熏陶,提高學生的文化審美。
隨著我國經濟文化日新月異的發展,受眾對于節目的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一些具有較高文化品味的節目,近幾年來更是備受青睞,獲得了很高的收視率,比如中央電視臺相繼推出的一系列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的節目——《中國成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以及《詩詞大會》等等,通過觀看節目,能讓觀眾在放松身心的同時,品味經典,感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從節目中汲取營養。這樣的節目勢必要求主持人不僅具有扎實的專業功底,還要具有豐富的知識文化儲備,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主持人董卿恰恰就是這樣一名主持人,她知性優雅,具有深厚的文化素養。正是憑借自己多年對傳統文化知識的積累,使她在節目中揮灑自如、游刃有余,輕松駕馭全場。但是,這樣高素質的主持人當下卻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不難看出,這幾檔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節目,在主持人的選用上,除了董卿還是董卿。具有豐厚傳統知識文化儲備的硬核主持人,在當下炙手可熱卻又十分緊缺。而這樣的主持人也應該成為播音主持專業教學所培養的目標之一。
然而,現實的情況是,改革開放以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隨著西方文化思想的滲入,很多年輕一代,他們的思想已經逐步“西化”,更有甚者,在學習西方先進文化的時候,卻漸漸忘記了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此受到極大沖擊,而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由于過多地將精力投入到專業課學習中,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更是知之甚少。現有的播音主持教學體系中,也缺乏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融入,播音主持專業課程設置主要集中在專業課程學習上,對于中國古典文學、書法、繪畫、音樂的課程設置相對較少,甚至沒有開設這些課程。學生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中,對于傳統文化的了解和吸收十分有限。因此,這就需要播音主持教學工作能夠轉變培養模式,順應當下的需求,努力打造具備豐厚傳統文化知識底蘊的優質復合型主持人。
在各大高校播音主持人才培養方案中,要側重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上,多一些傳統文化的課程,比如繪畫、書法、詩詞、曲藝等等。在專業學習中,也應該適當注入中國元素,可以將中華經典詩文作為平時專業課學習朗誦的訓練材料,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深刻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受經典詩文的韻律美。在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中,要積極組織引導學生參與展示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讓學生樹立傳承與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而這些不僅需要高校的努力,同時也需要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
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日趨繁榮,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遺產,國家也相繼出臺了相關文件對其進行保護,同時也開展了相關主題的競賽活動以及藝術展示,旨在提升人們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熱愛。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比如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教育部以及國家語委積極響應號召,印發了《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實施方案》,并舉辦了中華經典誦讀大賽,大賽不僅吸引了來自各省高校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參加,,也有來自社會不同階層的朗讀愛好者踴躍報名,通過比賽,讓人們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這不僅是一項激烈的賽事,更是朗誦者們的藝術展示、一場藝術盛宴。在播音主持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更是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此類比賽,指導學生參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在提升專業能力的同時,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內涵,同時也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更好的傳承和發揚。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燦爛輝煌。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出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它滋養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發展中華文明、促進人類進步,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者簡介:
顧聰(1981—),女,漢族,江蘇蘇州人,碩士,安徽廣播影視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播音主持教學。
基金項目:
2018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藝術教育研究》(項目編號:SK2018A0891)的課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