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妮

摘要:本文從大學英語思政教學的相關背景出發,對2020學年春季學期的大學英語教學中有關疫情課程思政的主要內容、主要手段和效果反饋做出簡要闡述,最后強調了疫情期間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的意義。
關鍵詞:課程思政;輸入-輸出理論;大學英語線上教學
一、大學英語思政教學的相關背景
教育部于今年六月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課程思政綱要》),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確立了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任務,明確了課程思政建設目標要求和內容重點,要求科學設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將課程思政融入到課堂教學建設的全過程中。在疫情來襲期間的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立足于線上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一如既往地對處于困難時期的學生們進行立德樹人的教育教學實踐。下文中,作者將對2020學年春季學期的大學英語教學中有關疫情課程思政的主要內容、主要手段和效果反饋做出闡述。
二、疫情期間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探索
關于疫情期間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主要內容的選擇取決于教師的對《課程思政綱要》的理解深度。《課程思政綱要》中指出,課程思政建設內容要緊緊圍繞堅定學生理想信念,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為主線,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重點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系統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根據《課程思政綱要》的要求,教師應該在疫情中利用一些恰當的英語文本和素材讓學生對新冠病毒有基本的科學的了解,即從英語語言教學方法理論——“輸入-輸出”理論的角度,從疫情相關的英語詞匯、文本輸入端著手,達到使學生能較好運用英語來表達的自己的思想的輸出終端,真正做到“停課不停學”,從而讓學生懂得如何做好個人的科學防護,對戰勝病毒和繼續學業學習都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甚至可以期待在不遠的將來學生們用學到的相關英語語言知識向全世界傳播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成功的抗疫經驗和感人故事。因此,這樣做完全與《課程思政綱要》中對課程思政建設內容的要求不謀而合。
1.有關新冠病毒和防治的英語詞匯和術語
教師搜集有關新冠病毒和防治科學知識的英語詞匯和術語,或要求學生搜集相關詞匯,通過設計一些相關線上詞匯任務使學生在語言教學的輸入端熟悉和掌握相關英語詞匯和術語,并且為語言表達的輸出終端打下詞匯方面的基礎。本文作者設計的這些有關詞匯和術語的任務中要求學生搜集的疫情詞匯和術語的范圍包括:病毒相關熱詞、醫療防護相關熱詞、影響對策相關熱詞、疫情相關新聞熱詞等等,任務形式包括:搜集競賽、填詞比賽、聽寫比賽、猜詞比賽等。這些競賽類的任務非常具有競爭性和趣味性,較好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例如“疫情熱詞搜集競賽”——教師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搜集相關詞匯和術語(中英對照),以word文件的形式上交到QQ班級群中;教師對搜集到最多正確詞匯和術語的前十名學生給出一定表揚和獎勵。此任務主要訓練學生自主學習詞匯的能力,同時也很好地促進了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的自我探索的能力。由于詞匯是聽、讀輸入端的基礎,更是寫、說輸出端的基礎,因此,這些任務的完成為學生有關疫情的英語聽力、閱讀、口語、和寫作能力的提高打下了扎實的詞匯基礎。
2.有關新冠病毒的知識的各種圖片資料
本文作者搜集了一些有關新冠病毒的知識的圖片及音像資料來作為疫情期間的教學資源。這些音畫素材色彩豐富、或平面或立體多維地、直觀地、生動地展示了病毒的來源、傳播途徑、各種癥狀、防治知識等等內容。教師在教學中運用這些資源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能更快地、更直接地獲取相關知識。
從以下圖片中可以了解有關新冠肺炎癥狀的英語詞匯和醫學術語:
3.有關新冠病毒的知識的音像資料
本人在疫情期間的教學中還選取了一些視頻資源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接下來將主要以美國系列紀錄片《好奇》中的《細胞戰爭》這一集為例來闡述如何運用視頻資源在線上教學中實行課程思政。此紀錄片以數字化虛擬的特效手段,呈現了病毒入侵細胞以及細胞抵御病毒的場景。片中細胞層面的世界被放大,非常清晰地描述了病毒如何攻入侵入細胞、如何進一步的攻入細胞核、以及細胞將會做怎樣的有效的抵抗并且消滅病毒,整個場面尤如科幻戰爭大片。
此紀錄片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此片較為詳細的理解有關病毒入侵人體的科學知識,懂得如何運用所學的科學知識有效防治病毒,并希望學生能向自己的家人或朋友傳播這些知識,為全社會抗擊疫情做出一份貢獻。關于此紀錄片的教學過程主要為如下幾個步驟:
1.引入——簡要介紹此紀錄片拍攝背景、內容、手段、效果、及意義和評價。
2.播放——在線上課堂播放此紀錄片,并要求學生在看片的過程中思考一些問題:
1)What kind of war happens inside a human body every day?
2)How does a virus come into a human body?
3)How does a virus attack a human skin cell successfully? What are the major steps?
4)What will human immune system do next after some cells lose in the war against viruses?
5)Is it important to maintain the normal function of human immune system? Why? How?
6)How should everyone do to prevent being attacked by viruses?
3.討論——在線上課堂中,學生打開音頻聲音針對以上思考問題進行實時在線討論(自由討論和點名回答相結合),教師就學生的討論做適當的評價和小結。針對某些重要細節或有理解難度的地方,教師可回放紀錄片中的相應內容。
4.總結——教師就學生的討論做總結,主要針對學生是否準確理解了所要思考的問題,是否有效地回答了問題,以及是否有語言表達方面的錯誤等。
5.后續任務——教師要求學生回看此紀錄片,盡量多的弄懂其中的內容,并寫一篇觀后評論,在規定時間上交給教師。另外,教師還要求學生將從片中所學的有關病毒的知識講給家人或朋友聽,并要求將他們的反應反饋給老師。
從學生參與線上課堂討論和他們寫作觀后評論的總體情況來看,學生們掌握了相當多的有關病毒的語言表達和有關病毒的科學知識,提升了他們防疫抗疫的思想意識。因此,通過觀看《細胞戰爭》這一集紀錄片,學生們首先在語言表達基礎的輸入端有效地獲取了大量的知識,然后才能在語言表達的輸出端——口語和寫作方面能力得到較大的提高。
三、疫情期間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的意義
疫情期間,教師和學生面臨了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但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和教育部發出《課程思政綱要》通知的背景下,可以在大學英語線上課堂教學中運用“輸入-輸出”教學理論,將立德樹人放在首位,將中央防疫抗疫的精神以潤物無聲的方式融入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這樣既提升了學生的思想素質,增加了他們對于防疫抗疫方面的科學知識,也有助于他們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邵光學.輸入輸出理論對大學英語有效教學的啟示[N].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11(08).
[2]王永霞,陳建輝.輸入輸出理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N].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