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夢玲
摘要:課程思政是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但從已有的“課程思政”改革建設實踐來看,我國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呈現碎片化、差異大等問題,并沒有形成一套“課程思政”建設的完整體系,而原本思政教育薄弱的工科專業更是在“課程思政”上面臨很多現實困境。本課題主要對“課程思政”的內涵以及,“課程思政”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在此基礎上,結合工科專業課程特點,著重從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層面對工科專業“課程思政”建設進行探討,以彌補當前工科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研究存在的空白。
關鍵詞:課程思政;工科專業;三全育人
一、工科專業課程思政的建設現狀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注重將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引入專業課程教育中, 摸索出思想政治與專業理念相融合的教育體系結構, 這種體系的構建,是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具體表現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從已有的成效來看,文理不同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存在較大差異。已有的“課程思政”主要集中在人文社科類課程范疇,而在工科專業領域發展較為遲緩。理工科專業課程不同于人文社科類課程,其內容主要是以認識自然規律為主要目的,反映的是自然運行和發展規律,客觀性很強。人文社科課程本身就是按照黨和國家的立場、思想觀點設計的,反映的是黨和國家的意志要求,具有更加鮮明思政教育屬性,相比之下,理工科專業課程實現“課程思政”的難度要大很多。工科專業負擔著為祖國的人民培養卓越工程師的歷史使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就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探索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雙向貫通的培養路徑,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為國家培養擔當民族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二、工科專業課程思政的建設提升路徑探析
1.全員育人,構建多方協同的組織體系
必須發揮學校所有部門、所有教職工的作用,構建一個以專業教師為主力軍,思政教師協同、學校管理人員為補充的多方協同的“課程思政”建設網絡。工科專業教師長期從事專業教育,具有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思政教學的經驗積累還不足,尤其是自身的思政知識儲備不夠,從專業知識的講授到思政內容的引入過渡也不夠自然,所以,在思想理論知識的更新、講授技巧等方面是需要獲得專業人士的幫助的。學校可以組織校內思政課教師對工科專業課教師進行集中的思政理論培訓,幫助教師加強思想理論學習,更廣泛地挖掘自己所授課程的思政元素,開辟工科專業課程與思政教育融合的路徑。而在提供制度保障方面是需要學校管理人員的共同參與的,管理人員必須了解“課程思政”建設的內容標準,并結合學校實際,不斷完善制度建設,為“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保障。另外,學生作為被教學主體,也應該參與建設過程中,能否有效調動學生地積極性,得到學生地認可和支持也是“課程思政”建設取得成效的關鍵因素。
2.全過程育人,構建隱性德育的實踐體系
“課程思政”建設是新時代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個新的挑戰,它要求工科專業教師必須理清思路,拋棄落后的教育教學方式和手段,從教學理念、課程設計、課程實踐、教學評價各個環節都作出新的改變。
在教學理念上,要強化“育人共同體”這個觀念。要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僅僅是思政課老師的職責,也是自身承擔的重要使命。在課程設計上,專業課程的“課程思政”不是專門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把工科專業課程當作思想政治課講。工科課程多是對自然規律和科學定律的探索,我們可以通過探索定律背后的故事,引導學生堅持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在課程實踐方面,需要強調的是,“課程思政”的德育教育是隱性的,是一種將鹽融于水的滲透式的教育方式。首先在課堂上要將德育教育融入到教學當中。其次要基于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和需求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在課程評價方面,要在評價體系中強化“德育教育”的內容。但對學生思想教育成效進行評價并不是那么容易,是需要進一步思考的。
3.全方位育人,構建多方位融合的方法體系
“課程思政”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催生各學科的內生動力,還要確立外部保障動力,整合學校內外各方資源,形成聯動合作機制,構建多方位融合的方法體系。學校黨政部門是政治建設的龍頭,要在思想政治引領方面發揮核心作用。教務部門是“課程思政”建設的主力軍,在制定評估教師教學質量要著重考核教師德育教育成效,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人事部門要發揮“課程思政”建設加油站的作用,要從制度建設上激勵專業課教師積極提育德能力。學工部是“課程思政”建設的守衛者,在學生日常管理中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程思政建設中去,積極反饋教育效果,并正確看待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總之,工科專業“課程思政”建設離不開各個部門的支持,作為“大思政”格局中的每個小單元,各個部門應該協同合作,為實現“三全育人”的目標而努力。
參考文獻:
[1]費騰,張立毅,孫云山.課程思政建設的方法途徑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 ,2020(8).
[2]呂杰,楊戈爾,呂丹,等.“醫療器械概論”課程思政建設初探[J].生物醫學工程學進展2018,39(4).
[3]陳立婧,劉至治,陳桃英,等.從課堂教學渠道融入“課程思政”教育理念[J].教育教學論壇,2018(29).
[4]王光彥.充分發揮高校各門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中國大學教學,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