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淑芳
摘要:在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已經成為當前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能只關注學生的技能訓練,還要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閱讀、學會思考、學會表達,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其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閱讀教學;策略探討
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應該具備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這既是自身長遠發(fā)展的需要,又是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基本內容,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一種渠道,同時也是培養(yǎng)其審美情趣、認識世界、完善思維結構的重要途徑。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開展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提升理解、欣賞等方面的能力,實現其內在價值體系的全面構建,為今后的全面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
一、注重課內引導,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
1.激發(fā)學習興趣
興趣是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就會使其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習慣,在課內外自覺、主動地進行閱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學生的興趣點,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促進其閱讀效率和閱讀質量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以下統(tǒng)稱“教材”)五年級上冊《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呈現了一些有關圓明園的圖片和視頻資料。相較于單純的口頭講解來說,這樣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習慣和學習規(guī)律,有利于激發(fā)其閱讀興趣,以更加飽滿、積極的狀態(tài)投入到后續(xù)的學習活動中。
2.指導閱讀步驟
以教材六年級上冊《開國大典》這篇課文為例。首先,初讀。教師引導學生初讀課文,讓其意識到閱讀是有層次的,通過不斷閱讀來加深對課文的認識與理解。這一階段教師要幫助學生學會整體感知課文,大致了解課文內容,熟悉課文中的生字、詞,實現讀通、讀熟、讀準,有所感悟。其次,精讀。品味課文中的重點句段。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并能在課外閱讀活動中做到學以致用。最后,誦讀。基于初步感知,要求學生深化對課文內容的自我感知,促使學生融入課文語境,體會作者的情感表達。
二、加強課外閱讀指導,給學生導之以航
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教授學生閱讀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表達,提升自主學習能力。但是,由于課堂教學時間和教材內容有限,教師除了要重視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之外,還要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使其可以自主完成課外閱讀,汲取知識養(yǎng)分。對此,教師需要立足于實際,向學生推薦一些具有先進性、代表性的課外綜合讀物,如科普讀物、人物傳記、傳統(tǒng)文化優(yōu)秀作品等,以此來豐富學生的閱讀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如今,我們已經步入互聯網時代,閱讀的素材種類繁多,品質良莠不齊,如果讓學生自己去選擇一些課外讀物進行閱讀,就會使閱讀變得漫無目的,甚至還可能讀到一些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書籍。這時教師就要發(fā)揮自身的指導作用,幫助學生在海量閱讀素材中選擇適合他們閱讀需求的素材。在具體選擇時,要么是同步拓展閱讀,即根據學生的課內學習和協作需求來選擇相關的書報篇章;要么是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年齡特征選擇一些中外名著、古詩詞和童話故事等閱讀內容。
三、開展閱讀交流活動,全面培養(yǎng)學生能力
1.好書推薦活動
教師可以在每節(jié)課前讓一名學生選擇一本自己最喜歡、最欣賞的書籍推薦給大家。在推薦的過程中,需要將自己認為值得閱讀的原因、書中的重要篇章及閱讀感悟等與其他學生分享,還可以將摘錄下來的語句朗誦給大家。在這樣的閱讀活動中,不僅可以實現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相互促進,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文學審美素養(yǎng),營造好讀、樂讀的課堂氛圍。
2.交流讀書心得
每個學期,教師可以專門用幾節(jié)課組織學生開展讀書心得交流活動,讓學生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學生先根據自己的喜好制定個性化的讀書計劃,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確定好自己在本學期要閱讀的書籍。期末,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讀書心得交流活動,先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享與交流,接著由每個小組展示各自的閱讀成果。在這樣的閱讀活動中,不僅可以讓全體學生共同進步,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為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打下了良好基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學生的學習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教師可以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理念,從課內閱讀引導、課外閱讀指導、開展閱讀交流活動三個方面入手,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實現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良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存蘭.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考試周刊,2019(38).
[2]吳純桔.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課外語文,2019(10).
[3]謝麗潔.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語文課內外,2019(22).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李玉夢.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