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發展,以及當今社會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的逐漸下滑,我國越來越重視學生品德教育的培養和教導,增強學生認知新事物的能力,在潛移默化中改變我國教育管理的傳統體制,建立健全在學生管理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理念。
關鍵詞:學生管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共產黨提出來的一項價值理念,是用以促進中國發展的先進思想領導綱要,提升中國人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重要指導思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良好的道路建設和方向引導。這一價值觀的應用,從大的方面來講,是維系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方式,但單從教育管理方面看,在學生管理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前教育管理中應大力培養和踐行的道德標準。在初中教育中,目前學生管理處在一個相對難管的階段,學校教育管理存在著許多潛在的隱患問題,比如,學生課堂紀律差,學校對于學生紀律的管理模式有很大的問題,這就需要學校加強學生在學習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代內涵;而且學生綜合素質普遍不高,缺乏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對于學校的管理不予理睬;所以我們想要在學生管理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出發,要注重把學生管理納入學校思想道德教育課程中的教育安排;老師自身要培養良好的綜合素質,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要根據學校教育形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生管理中,建立健全學生管理體系;老師要帶領學生一起制定強有力的班級建設目標,讓學生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同時要打造誠信、友善的校園管理準則,營造一個有溫度的、符合校園文化的氛圍,下面就是對每個方面的闡釋和總結。
(一)把核心價值觀納入思想道德教育課程,不斷提升學生管理水平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這一門課堂的進一步完善和創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和進步。最為關鍵的是,這是人的價值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內在的核心要求。我們只有在實踐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讓學生在學校管理中更好地感受到核心價值觀的養成,才能更好地培育符合社會發展的新型人才,才能迸發出蓬勃的精神力量,才能為社會建設注入不竭的動力。由此可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做法是學生必須培養的教育目標之一。
思想道德教育課程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修課,老師在進行學生管理的過程中要著重強調把德、智、體、美的教育理念充分體現出來,比如,老師要把思想道德課程加入日常文化課的教育范圍內,通過實行開放式的教育模式,讓學生在自覺管理的意識下得到教育,從而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潛移默化地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老師要注重把“學生管理、教學思想道德”貫穿到“教書育人”的全過程,也可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融入“兩課”教育教學主渠道,從而切實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
(二)老師要提升自身核心價值觀念,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的思想政治修養與理論修養,對學生人生道路的選擇,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都起著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因此,作為教師更要深入學習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實質力量,學習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和優秀經驗,從學生身上找到自身在管理過程中對于價值觀教育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要始終牢記自己的神圣職責,志存高遠,把個人的成長進步同教育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盡可能與學生站在統一戰線,共同提升自我修養。教育要發展,首先教師要發展,我們常說,“教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這桶水是一桶鮮活的水,是常流不止的水,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學習,給自己充電,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
所以,老師在進行學生管理時,要提前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訓,保證老師自身保持良好的價值觀念,為接下來的學生管理工作提供教育基礎。想要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教育者必須要深入了解學生,目前我國教育現狀是現代學生普遍對老師保持著一種敬而遠之的心態,他們不敢與老師接觸,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更不敢上課回答問題,為上課沒有回答對老師的問題而感到耿耿于懷,擔心自己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其實學生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學生對老師有一定的敬畏心理。這時候就需要老師放下嚴肅的教學課堂面貌,以平易近人的狀態主動和學生進行交流,多關懷他們的心靈,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慢慢地,學生就會對老師有了親切感,甚至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慢慢對老師有了依賴感,從而學生對老師的管理就會有服從意識,也愿意把自己的學習想法和老師溝通交流,這樣培養了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能力,又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日常管理中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魅力。
(三)要建立健全學生管理體系,實現管理和價值觀的相互滲透
建立健全學生管理體系,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用到管理體系的過程中。比如,學校要建立科學合理的領導體制,不斷提高領導活動的科學化、引導化水平,形成公平公正的管理系統和合理有效的教育工作程序,保證教學組織能夠在教學管理中做到教與學的有機統一體。同時要注重對“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體系的建設,學生管理的主體是學生,客體是老師,內容是在學生管理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所以要把學生建設放在中心位置,保證做到科學有效地進行思想價值觀的滲透教育。
制定獎罰分明的管理評判標準,老師要督促學生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如果學生遲到或者早退,將按照什么樣的規章制度進行懲罰;如果學生在校園進行打鬧嬉戲,打架斗毆,或者亂折花草樹木,破壞環境,我們又應該按照什么樣的標準進行評判;如果學生不按照老師規定,在課堂上大聲喧嘩,擾亂其他學生的學習,我們又應該按照什么標準進行評判;通過對類似學生管理中常見的問題進行制度評判,逐漸形成學生管理體系與學生的有機統一,從而實現在學生管理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培養。
(四)制定強有力的班級建設活動,從實踐中完善學生管理
優化的班級建設活動是加強學生管理滲透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途徑,這不僅可以提高同學們的自身修養,形成科學的價值取向,也是形成學生在一個班級集體的自我價值的充分體現。班團委要積極組織開展各種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管理活動,實現創建優良的班級文化。比如,通過組織各種比賽、團活動、知識競賽、講座宣傳、主題班會等人文科學教育活動,讓學生感受到豐富多彩的活動,這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的素質提升有很大的作用。同時老師在活動設計環節要公平合理地設置賽事,盡量做到人人參與、人人收獲。同時多進行有助于加強思想政治覺悟、愛國情懷、團隊管理、正確價值觀取向等方面的活動,最終達到增強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內涵,爭取用這種實踐性的活動不斷推動學生自我管理,為學校的思想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方式。
學生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建設是班級管理,對于班級管理,我們還要把班級建設目標放在學生管理的重要位置,老師要充分協調好個人在班集體中的作用,保證每位學生能在老師的管理范疇中活動,不做違背班級集體榮譽感的事,從而不斷培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導向,建立一個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班集體,這樣有利于學生管理的有序進行,對學生個人、對老師、對學校都是產生積極作用。
(五)營造校園文化氛圍,打造友善的校園管理準則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誠實、友善的個人準則,如果我們把價值觀解析應用到學生管理中,也就是要努力營造校園文化氛圍,讓學生處在一個溫暖、和諧的大環境下成長,不知不覺學生就會感受到文化氛圍的重要影響,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個學生的綜合素養。
我們知道,校園文化教育中高一層次的教育是精神文化的教育,是校園文化的抽象和升級,我們要想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滲透到學生管理中去,就要把價值觀中的精神文化運用出來,讓精神文化的力量滲透到校園里去,比如,學校宣傳部門要加強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力度,可以利用學校的宣傳墻,設計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管理方案,經過學生會的海報制作,在校園的各個宣傳墻上進行展示,從而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校園文化的熏陶;同時學校可以申請政府資助,在校園里做一些基礎設施的改善,比如建設文化亭廊,展示學校形象,在校園的小道上建立亭廊,對于學校優秀的教師、成績優秀的學生上墻宣傳,老師可以分享管理學生的經驗,學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發現,學生會在校園文化的熏陶下,悄然地提升了學生自我管理的文化水平,既增強校園文化凝聚力、向心力,又不斷推動學生管理滲透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我國的教育教學的質量提供更好的保障作用。
學生管理是學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管理對象,是維系一個學校思想道德修養水平的重要體現,也是現代教育教學中不可小覷的一部分,更是為培養國家新一代優秀人才進行的培訓課程之一。所以,由此可見,學生管理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我們要把核心價值觀納入思想道德教育課程,不斷提升學生的管理水平,從而潛移默化地滲透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學校教育者要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與學生建立自然的師生關系,并從各個方面對學生的心理管理做建設;同時學校要建立健全學生管理體系,實現管理和價值觀的相互滲透;同時老師要與學生制定強有力的班級建設目標,從實踐中完善學生管理;與此同時,要營造好校園文化氛圍,打造友善的校園管理準則。
總而言之,想把學生管理滲透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教育,需要老師和學生的積極配合,在潛移默化地實踐中不斷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參考文獻:
[1]郝清杰.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特征[J].倫理學研究,2016(1).
[2]劉建軍.高校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四個步驟[J].思想理論教育,2016(3).
[3]肖薇薇,陳文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青年認同的話語賦能[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6(1).
[4]劉曉亮.論大學生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角色定位[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1).
作者簡介:
朱海,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平涼市陜西師范大學平涼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