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中濤
【內容摘要】在高中數學教材排版和設計方面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很多知識點可以形成一個模塊,利用這一特點對學生進行教學活動,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把零散的知識進行整合,而且能夠幫助學生不斷的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數學學習。因此,如何利用模塊進行有效教學已成為所有高中教師重點研究的教學問題。基于此,本文結合高中數學教材內容,對普通高中數學必修模塊的教學方式進行探尋,希望可以為開展科學有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高中數學 教學方法 必修模塊
通過模塊進行教學和實踐,不但能夠將數學必修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串聯,也能夠使學生找到問題分析的出發點,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這些內容,進而使學生的知識體系得到完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就需要數學教師能夠對高中數學教材進行深入探索,找到教材中知識點的安排要素,把握住教材中內容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內容,從而在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到提升。基于此,關于普通高中數學必修模塊的教學方式,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普通高中數學必修模塊的教學特點
1.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
在進行高中數學必修模塊教學中,比較注重學生的學習方法與技能,要求學生能夠牢牢掌握所學的知識,并且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解決問題,對于難度相對較大的內容不會有很多要求。
2.注重教學方法
數學學科是一門比較抽象、繁雜的科目,而高中數學必修模塊教學就是將知識點由具體一點點轉化為抽象,使學生能夠逐漸適應抽象化的數學知識,進而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明白各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有效培養和提升,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3.注重數學知識的特點
高中數學必修模塊教學比較重視數學知識的特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數學知識的基礎性以及廣泛性都能夠得到突顯,使學生明白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同時,在對數學必修模塊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也會學到其他學科的知識,比如需要計算機技術進行操作的統計學知識。因此,對學生進行高中數學必修模塊教學能夠促進學生日后發展。
二、普通高中數學必修模塊的教學現狀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為了能夠使教師更好的完成新課改下的教學目標,很多教師都進行了培訓。但是依然存在一些數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高中數學必修模塊教學時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經過實踐和探究發現,出現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教學模式不夠創新
在對學生進行高中必修模塊教學的過程中,還有一些教師在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學生雖然暫時性的掌握了所學的知識,但是對知識的概念、運用等并不是很了解;而且,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互動也很少,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這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綜合能力十分不利,學生的數學思維也受到了限制。
2.教學方法不夠靈活
很多數學教師覺得學生能夠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數學技能就可以了,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這些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并不夠靈活,注重的是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的程度,而忽視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態度,不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和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厭倦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中的積極性也很薄弱。
3.對高中數學必修模塊教學的認識不夠
在高中數學必修模塊中,主要有五個模塊,其中必修1這個模塊主要是引導學生認識、了解和掌握函數的基礎知識,是進行其他模塊教學的前提,同樣也是高中整個數學教學中的重點以及難點內容。但是有一部分教師并沒有認識到各模塊的教學重要性,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可能會打亂模塊的教學順序,這樣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能力是十分不利的。
三、普通高中數學必修模塊的教學方式
1.通過融入案例教學增強教材內容的實用性
在普通高中數學必修模塊中,所構建的內容有一定的傾向性,有一些內容的理論性十分強大,導致學生并不能很好的對其進行理解和掌握。因此,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數學教師結合數學教材的特點,為學生安排一些生活化,并且相對比較實用的案例,通過對案例的分析,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領會和掌握所學知識。通過這種方式,不但能夠使教材模塊中的難點得到化解,同時還能夠使學生感受到教材內容的實用性,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重視程度,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人教B版高中數學必修4中關于《三角函數》這個模塊的教學時,其中有一節的內容是三角函數的模型,為了能夠使加深學生對三角函數模型的認識,以及應用價值,高中數學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列舉一些比較實用的案例,比如生活化的夏天用電問題,學生們感興趣的天文學相關問題等等。通過引導學生對這些實用且有趣的案例進行分析,可以使學生充分的感受到三角函數模型的重要性以及實用性,有效的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欲望,進而使學生了解相關的知識理念。
2.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
在對普通高中數學必修模塊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引入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從而使學生能夠更直觀、更清晰的了解所學內容。特別是那些涉及到圖形的數學內容,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融入,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吸收和消化數學教師所講述的內容。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人教B版高中數學必修1中關于《函數》這個模塊的教學時,數學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的作圖功能,為學生直觀的呈現出相關函數圖形,為學生展開“函數”學習和研究提供直觀依據,加深學生對“函數”的理解。另外,在教材中,也專門設置了一些關于現代信息技術與應用相關的“函數”知識內容,使學生能夠掌握Excel和幾何畫板進行作圖的方式,同時也講解了如何對數據進行處理,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和歸納“函數的性質”,對“函數的概念”有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利用數學教師更順利的開展教學活動。
因此,數學教師在對普通高中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內容,并且對其進行充分利用,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學生能夠輕松掌握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有效的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3.習題編排要不斷創新和完善
關于普通高中數學必修模板內容,其在編排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尤其是必修模塊的習題編排方面,并沒有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需求進行編排,進而導致有些數學教師在使用過程中不經思考進行教學設計,大大降低了實際教學的效果。因此,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數學教師應該注重必修模塊內容的連貫性,所傳授的內容應該有相應的理論依托,從而加深學生對新知識點的理解,進而使學生的知識層面得到擴展,熟練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在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也能夠使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例如,在普通高中數學必修模塊中,教材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學生有超高的數學能留才能夠熟練掌握,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感覺到阻礙,比如在必修1模塊中,并沒有講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而且在初中教學中,學生也沒有學習十字相乘法,因此就出現了學生在遇到簡單一元二次方程時并不能夠找到簡單的解題方法,而是使用配方法或者是求根公式法進行解題,從而使學生感覺數學學習十分繁雜和困難,久而久之使學生失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而教師能夠根據教材內容對習題編排進行調整,調整教材中的不合理之處,才能夠保證必修模塊下的高中數學教學質量得到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也能夠得到有效提高,實現教學目標。
結束語
在對學生進行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基于必修模塊進行教學,不但能夠加深學生對各知識點之間關系的了解和掌握,也能夠幫助學生構建一個完善的知識體系,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因此就需要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模塊,利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推動學生全方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顧斌元.翻轉課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模式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130-131.
[2]陳永慶.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131.
[3]岳利榮.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145.
(作者單位: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