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笛
摘要:我國一直強調教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教育屬于一項德政工程,目的是提高國民綜合素質,推動社會的全方位發展,增強社會的創造力和活力。財會類專業課程內容看似與思政教育沒有關系,然而在課程思政的背景下財會類專業課程建設也應當加大力度,從而培養出綜合性的高級會計人才。課程思政背景下的財會類專業課程在建設的時候要看到現如今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結合其他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經驗,積極吸收先進的理念,營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圍。本文對此作了詳細介紹,希望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課程思政;財會類專業;課程建設;思考;背景
引言
課程思政建設與思政課程不同,兩者存在聯系,而且核心內涵都是人。不過課程思政屬于一種課程觀,強調的是在課程內融入思政思想和內容,對于原有課程的屬性并不產生影響。課程思政這一概念的提出為許多學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也形成了新的思政教育方法,突破性非常明顯。高校近年來十分重視課程思政工作的開展,課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需要充分發揮課程的德育作用,從學?,F有的條件以及師資力量出發構建科學合理的計劃和方案。財會類專業培養的人才關系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在課程思政背景下財會類專業課程建設非常必要。
一、課程思政背景下財會類專業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與思政建設目標不相協調
目前很多高校在設置各專業課程時都忽視了學生對于知識的需求、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以及國家對于教育提出的要求,從而導致設置的課程具有許多的不足之處,大部分情況下都脫離了實際,無法保證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夠得到提升。加之在思政背景下給各類專業課程建設提出了更深層次的要求,很多高校的課程建設工作做得不夠好。從財會類專業課程來看,由于財會類專業相較于其他文科類專業而言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要想開設專門的思政課程存在一定的難度。在思政背景下要想充分融入思政內容也存在許多的挑戰。因此很多高校即使已經具有了課程思政的理念與意識,仍然無法保證最后的財會類專業課程建設具有科學性。比如現在很多的高校仍然以學分制為主,每門課程的學分、學時都做了嚴格的規定。財會類專業各個課程的學時、學分在規定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學生在完成了基本的課程之后,還需要吸收其他思想和知識。
財會類專業的學生在學時類需要掌握財務會計處理流程、會計理論、借貸記賬方法等。這些知識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教學內容相當豐富,教師無法在有限的時間之內再融入思政知識,使得思政工作一直無法發展。財會類專業課程的建設開展始終還停留在完成專業知識教授的目標上,課程思政的作用無法發揮出來,育人的效果顯然無法達到預期。財會類專業相較于其他專業而言課程思政工作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還有很多。
(二)教師與學生對課程思政均不夠重視
盡管課程思政背景已經存在但是并不意味著各高校已經開始著手開展相應的課程建設工作。財會類專業近年來仍然屬于大熱類專業,很多學生之所以選擇這一專業就是因為想要畢業之后尋求一個好的職位,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若是學生以及教師長期以就業為目標,那么從學校走出去的人才必然存在許多的問題,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也無法對社會、對其自身產生積極的影響。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本身隨著市場人才競爭的激烈而增大,很多高??紤]到學生的就業問題都會不斷地在有限的學時內融入更多的理論知識,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專業實踐機會,盡管無法對這種課程建設的出發點作出評判,但是考慮到人才培養目標,仍然需要積極調整財會類專業的課程建設方案,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
因此從整體上來看課程思政背景下財會類專業課程建設確實存在忽視學生人文素養培養、思想道德教育的情況,始終將重點放在學生考試成績的提高上。加之學校在這一方面并未形成有力的對策,使得教師與學生均沒有意識到課程思政的價值和作用。高校學生處于一個彰顯個性的年齡,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非常重要,在互聯網的普及下,學生接觸到的信息增多,對學生開展思政道德教育工作,關注學生的思想發展、思想動向工作若是沒有做到位,那么存在的問題就會非常多,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個人發展,也會影響到學校專業建設以及學校綜合水平的提升。
二、課程思政背景下財會類專業課程建設的對策
(一)構建財會類專業課程思政育人目標
課程思政背景的存在與我國對于高校人才培養的要求有關。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承擔著重要的責任。課程思政背景的形成給高校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財會類專業課程建設需要構建明晰的課程思政育人目標,從而確保學生能夠在校園的搖籃中健康成長,成為一個身心健康、擁有抱負和理想的人。教育屬于一個國家的重要工作之一,關系著一個國家的發展和壯大。教育是一個國家的未來、民族的未來。大學作為學生步入社會之前的學堂,學校采取的教學方法、堅守的教育理念對于學生的影響非常大,關系到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高校在重視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同時,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財會類專業在融合課程思政理念的時候存在一定的難度,但是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各項有利條件加以克服。財會類專業培養的不僅是擁有嫻熟財會專業技巧、豐富扎實的基礎財會知識的人才,還要保證人才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確保其擁有財會職業道德,能夠在進入社會、參與工作的時候做到誠實守信,擁有高的職業操守。
高校財會類專業課程建設應當構建育人目標,而構建育人目標的時候一定要避免脫離實際,需要從各個環節出發,綜合分析高校課程思政背景下財會類專業課程建設的有利條件,吸收高校具備的資源和條件,綜合調研社會對于財會類專業人才的要求等。育人目標的構建可以確保財會類教師將育人觀充分融入教學過程中,確保學生在無形中吸收思想道德教育。高校教師作為培養人才的關鍵性主體,要充分應用豐富的知識和學識,借助高校提供的平臺,確保學生能夠全面掌握財會類專業基礎知識以及基礎技能,使得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不斷地啟發學生、引導學生。
(二)積極推動財會類專業課程思政師資隊伍建設工作
教師屬于課程思政背景下財會類專業課程建設的重要主體之一,教師在我國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承擔著重要的責任。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為學生講授財會類專業知識,給學生批改作業,輔導學生的專業知識,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還需要利用一系列的教學工作、教學活動,讓學生認識到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具備提高學生觀察能力、記憶認知能力、動手溝通能力、操作實踐能力等基本素養。很多高校學生擁有很好的資質,教師要善于發現這一類學生,鼓勵他們不斷地發展自己的特長,促使他們可以在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全面發展取得成績。教學過程中可以靈活融入做人的道理,逐步深入開展思政教育工作。高校教師承擔的責任重大,不僅是教學責任,還包括了解決學生的道德教育問題?,F在學生們不斷地接觸互聯網,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更多,教學挑戰也更大。學生的個性突出,教師為了避免惹到麻煩,會傾向于僅僅以傳授財會類專業知識為主,從而忽視了學生德育素養的培養,會引起一系列的問題,影響學校以及整個教育行業的發展。教師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源頭,不僅需要堅持創新的理念,還需要構建成熟的價值觀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夠令整個教學工作順利推進。
針對課程思政背景下財會類專業課程建設工作的開展應當以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教學水平為基礎,確保整個教學體系健康有序。高校應當從財會類專業課程教師的選聘入手,積極吸收其他高校的成功經驗,聽取來自社會的聲音,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師選聘方案。選聘的教師應當具有扎實的財會類知識,擁有高超的教學技能。同時要考察高校教師的綜合素養,即思想道德方面的情況。這樣才可以保證進入到教學隊伍中的教師可以承擔起開展課程思政工作的責任。此外當教師進入到教學隊伍中之后要與已經在崗位中的教師合作,積極吸取他人的成功經驗,形成明確的財會類專業課程建設目標。高校也要看到加強財會類專業課程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從而組織開展財會類專業教師綜合素養提升的學習活動。不斷地強化教師對于課程思政的認識,使得他們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理念,促使他們掌握自己的人生,擁有崇高的理想與抱負。
高校財會類專業課程的建設依靠強大的師資隊伍,教師的日常教學過程中,除了完成基本的傳道授業解惑工作,應當看到財會類專業擁有的特點與性質,從而積極地挖掘財會類專業課程思政的條件與內容。比如財會類專業涉及了學生法制觀念的形成,很多財會類專業的學生進入了社會之后,從事的都是會計相關的工作,其工作的質量高低直接關系著整個企業的經濟活動質量,為此要引導學生建立起高度責任意識。其次會計人員的工作關系著自身及企事業單位的納稅義務,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遵守法律法規的意識,從而避免他們在工作中出現不正之風。此外每一個人都負有一定的社會責任,社會責任驅使著每一個人進步與成長,學生作為社會未來的棟梁之材,更應當意識到自身的社會責任,擁有誠信道德意識,以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引導學生、鼓勵學生。財會類專業課程建設中的課程思政理念的融入還可以積極培養高校教師的綜合能力,鼓勵他們引導學生開展納稅活動、誠信道德建設活動,組織開展這一類主題的辯論賽、演講比賽等活動,令學生可以從具體的活動中切身感受思想道德意識的重要性,使得他們可以成為更好的人。
結語
隨著現如今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教育水平也大幅度提高,為了培養一批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各項政策,推進思政教育工作。很多高校即使在課程思政背景下也沒有高效開展思政教育工作,一些高效也存在教學內容與思政建設目標不相協調的情況。在實踐中以改善高效各類專業的教學現狀為目標,積極構建切實可行的課程建設方案值得推薦。財會類專業課程建設思考過程中始終需要結合財會類專業的性質、特點以及人才培養目標,并綜合應用課程思政背景形成有效的實踐方案。
參考文獻
[1]毛華.高校數學課堂教學與思政課建設的協同效應之探索[J].高教學刊,2020(14):70–73.
[2]談仁娟,梅璐璐,張秀華.基于課程思政改革的《基礎會計學》課程建設探討[J].農家參謀,2020(10):272.
[3]韓憲洲.論課程思政建設中的幾個基本問題——課程思政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干、怎么看[J].北京教育(高教),2020(05):48–50.
[4]佘雙好,王珺穎.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新舉措與新變化[J].思想理論教育,2020(15):12–17.
[5]王佃娥,杜發強.“課程思政”背景下體育類專業課程建設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04):56–58.
[6]張瑩.應用型本科財會專業《財務管理學》“課程思政”的探索[J].納稅,2019,13(30):97+100.
[7]胡苗忠.基于“一個引領、一條主線、三個平臺”的課程思政框架體系研究與實踐——以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高職會計專業為例[J].商業會計,2018(14):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