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廖德
摘 要:小學語文作為學生學習的基礎,在社會發展的推動下,其教學模式也在不斷創新變革,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應試,嚴重限制了學生的思想和能力。而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都顯著提高,也更加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閱讀和理解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旨在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運用能力。葉圣陶先生指出,語文教學中的主要內容為閱讀以及寫作,將其進行充分結合,可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水平。采用新型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和課堂質量,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較強,是培養學生文化素養的重要階段,教師要充分把握這一階段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來培養學生。
一、讀寫結合的重要意義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讀寫結合的方式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更多的閱讀和寫作的鍛煉下,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交談能力、思維邏輯都有了顯著提高,既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素養,也提高了核心素養。在傳統教學模式下,許多教師都忽略了閱讀和寫作對學生學習語文以及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在傳統教育下教師對閱讀存在一定的偏見,而為了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必須要改變自身觀念,充分利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在學生提前預習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指導,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教師應當適量增加閱讀課程,并提高閱讀課程的質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學習能力推薦一些適合閱讀的書籍,學生在閱讀時隨手記錄下好詞好句好段,可以將其運用到寫作中,積累更多的寫作經驗和詞匯量,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整篇文章也會顯得更有邏輯性,更有文采。
二、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
1.寫讀后感
教師在設立讀寫課程和閱讀后,要想了解學生閱讀情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讓學生寫讀后感,教師可以通過讀后感更加直觀地了解到學生對該作品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以及在閱讀該作品時的收獲。教師可以結合作品提出幾個比較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圍繞某一問題展開寫作,這樣會使學生在寫作時更有目的性,也能夠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不會在寫作時陷入迷茫,或是側重點過多,不知道該如何寫作。比如,就《小王子》一書,教師可以提問三大問題:第一,關于責任;第二,關于進取;第三,關于愛心。這三大點基本上涵蓋了整本書主要講解的內容,學生對這三大點進行回答,既全面概括了整本書的內容,又可以鍛煉學生的總結陳述和協作能力。又比如,六年級的《少年閏土》,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分角色朗讀,學生在朗讀時,用自己的方式把每一角色朗讀出來,而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深入,在學習完本篇課文后,學生可以就少年閏土這一形象的認知寫一篇讀后感,談談自己理解的少年閏土這一形象。通過寫讀后感,可以體現出學生對作品的個體化理解。
2.仿寫訓練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文中代表性的句式、精彩段落的教學,讓學生在讀的基礎上進行仿寫句、仿寫段的訓練。比如教學《火燒云》中體現火燒云變化多、變化快的句子“一會兒……一會兒……”教師結合教學讓學生展開想象,運用排比句式寫一寫火燒云還會有哪些變化,這樣既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又鞏固了排比句式的掌握和運用。還可以結合不同文章中的寫人、寫景、狀物等精彩段落的教學,組織仿寫訓練。在長期的仿寫積累下,學生也會逐漸形成自己的寫作模式和寫作思維,通過模仿實現由讀到寫的遷移,在之后的寫作過程中,也會更有邏輯,文采更加。
3.想象延伸
小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利用好文章合適的延伸點來鍛煉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針對一些文章大膽地談論自己的想法和內容。比如,在《小木偶的故事》中,老木匠只給了小木偶笑的表情,但小木偶在之后遇到的各種情況,遇到的每個小動物以及與它們相遇而產生的故事,因為只有笑的表情使得它很痛苦。就此,學生可以想象,除了課本內容之外的小木偶,還會遇到哪些動物,還有可能會出現哪些談話?在女巫給了小木偶所有人類的表情之后,小木偶在它的人生旅途中又會出現怎樣的故事?鍛煉學生的想象力也有利于培養創造力,為寫作提供更多的素材。
4.聯系生活
學生的生活經驗基本上從生活中來,并運用到生活中,所以,教師在講課時也可以充分結合現實生活。比如,在學習老舍的《北京的春節》時,教師可以聯系現實生活中我們的春節,讓學生談論自己在春節時會做些什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課堂氣氛。在交流時,教師可以穿插著講解課文內容,使整篇課文的講解更加順利,教師也可以在講課時播放一些有關于春節的視頻和圖片等,學生可以就本篇課文寫一篇“我的春節”,把學習與生活相結合,更有利于展開教學活動,學生學習主動性更高。
5.實踐運用
在課程編排體系中,分階段安排了許多專門的讀寫訓練內容,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不僅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指導,更要注重學生的實踐運用,真正做到學用結合。例如,教學了日記后,可以讓學生認真結合日記的形式寫好日記、周記;在學習批注后,可以讓學生運用批注的形式進行文章閱讀,將自己對文章的理解認識寫出來。通過教師安排的大量讀寫實踐活動,能有效地加強學生的讀寫訓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和運用語文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社會的不斷變革,使得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合當代社會發展速度和對人才的要求,因此,教師必須要及時轉變自己的思想觀念,充分利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鍛煉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中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周霞.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J].學周刊,2020(5):132.
[2]劉愛君.基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35):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