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華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高中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和提高,如何讓高中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學習和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成為當下大家十分關注的問題。課堂是學生吸收知識、開拓思維、培養學習能力和習慣的主要場所,因此,構建高效的高中語文課堂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出發,提出了三條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以期為日后的相關研究提供些許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策略
語文學科從小學階段一直到高中階段都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面臨著高考的壓力,因此,語文科目的學習就更加重要了。眾所周知,高中語文課堂一直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主要場所。因此,這就要求高中語文教師積極更新教學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氛圍,完善課堂評價體系,從而真正實現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提高高中生的語文素養,為高中生日后進一步學習語文知識,進行與之相關的生活和工作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拓展教學,增加高中生的語文知識積累
教學內容是將教師和學生聯系在一起的橋梁,教師要借助教學內容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要依靠教學內容來學習語文和積累知識。因此,在備課的時候,教師首先要充分了解教學內容,選擇學生最能接受的方法來將語文知識傳授給學生;其次,教師還要對學生有一個充分的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給學生安排和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最后,在教材的基礎上,教師還要給學生進行適當的拓展,開拓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從而真正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水平。
例如,學習《蜀道難》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以作者李白為背景進行拓展,補充一些關于李白的人生故事或者李白這一時期的其他作品,引導學生進行比較,體會作者在那個時代的感情。也可以給學生補充一些相關題材的文章,讓學生了解相關題材的文章的不同寫法,從而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
二、創設開放和互動的課堂模式,提高高中生興趣
高中語文知識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單調性,如果只是單純講練課文,很難調動高中生的積極性,因此,這就要求高中語文教師積極給學生創設開放和互動的課堂模式,來提高高中生的興趣。所謂“開放的模式”是指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大膽發言,積極交流,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從而與教師、教材和文章作者有一個更深入的交流和溝通,進而幫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所謂“互動的課堂模式”是指增加教師和學生的互動頻率和互動的有效性。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將問題設計得更有層次,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提出難易度相匹配的問題,從而調動每一個學生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課堂的參與度。此外,增加課堂的開放和互動還可以使用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小組活動中討論問題,積極思考,大膽發言,查漏補缺,真正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構建高效的高中語文課堂,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
三、完善教學評價,激發高中生檢測學習成果的意識
前文我們提到了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在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我們往往會忽略了教學評價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如果只是一味地學習,但沒有教學評價來進行檢測、反思的話,學生很難真正了解到自身學習中的缺陷和不足,教師也很難進一步調整和完善教學內容和步驟,由此可見,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布置練習題的方式來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并就練習內容展開評價活動,讓學生了解自己在哪一個方面容易出現問題,并給學生制作一個記錄表,記錄學生的練習情況,定期給學生一個總體的評價。此外,評價時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多采取積極的、肯定的語言,激發學生自主檢測學習成果的意識。
例如,學完《過秦論》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一下課文內容,并跟學生們分享,在學生分享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補充和修改,同時還要注意選擇肯定的語言來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在積極的評價中激發進一步學習語文知識、檢測學習成果的意識。
總而言之,語文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貫穿在高中生日常學習中的各個階段,也滲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和實現的教學和學習任務。因此,這就要求高中語文教師在備課的時候,給學生準備更加豐富的教學內容,增加高中生的語文知識積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時,積極給學生創設更加開放和互動的課堂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最后努力完善教學評價,培養和激發高中生自主檢測學習成果的意識,從而真正提高高中生的語文素養和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薇.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核心要素與實踐路徑分析[J].才智,2019(26):82.
[2]安娜.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漢字文化,2019(16):131-132.